这个世界的幸福观也可分为两类:一个是普世幸福观,另一个就是中国式幸福观。这两种幸福观也可归结为两种不同的人生意义选择:前者是“为了更好地活出自我”,后者是“为了更好地让自己活着”。
普世幸福观就是以普世价值观作为核心理念的一种生活方式的追求,自由、平等、理想,是普世幸福观最基本且连环递进的三要素。没有自由,平等就是空谈;没有平等,理想就是拼爹;没有理想,人的创造潜能就必遭扼杀;当人性潜能都得不到释放,就不可能“更好地活出自我”,幸福何在?因此,我自由、我选择、我成功、我幸福,这就是普世幸福观的幸福逻辑。这也是世界其他各国均用“人类发展指数”来衡量国民幸福水平的原因。
中国式幸福观是以等级价值观作为核心理念的一种生活方式追求,比较、攀附、炫耀是等级幸福观最基本且时时存在的三要素。这是典型等级秩序体制下的幸福观,每个人都在等级秩序的网格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并左顾右盼和上行下效地比较,接着就是攀附和炫耀。因此,中国式幸福观就是比较幸福观。这种幸福观是建立在非平等社会结构中的一种生活方式。一个学生给我的一个问题,让我陷入长期的沉思中。他说:“由于幸福来自比较,如果社会人人都平等了,大家都幸福了,岂不是幸福也消失了吗?”这是一个神问,但难以神答。等级社会里的“幸福感”全部来自社会性的比较,这种幸福感之“恶”,根源于“看还有多少人比我不如或更痛苦”。这种“向下比较”的幸福,是自己继续生活下去的最正当的理由。由于在等级社会里的幸福来源于比较,本质上就是来源于不平等,长期适应之后,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人生价值观也就彻底固化,进一步,人们就固化了“哪里都有不平等”的社会认知。自己在不断接受不平等的同时,又在不断地给他人制造新的不平等,并把这打上“能力”的智慧标签传递给每一个人。因此,中国幸福观是导致人性冷漠、上谄下骄、欺软怕硬、奴性十足、缺乏人性社会责任的心里认知,活脱脱丛林法则下动物世界的幸福观。
普世幸福观就是以普世价值观作为核心理念的一种生活方式的追求,自由、平等、理想,是普世幸福观最基本且连环递进的三要素。没有自由,平等就是空谈;没有平等,理想就是拼爹;没有理想,人的创造潜能就必遭扼杀;当人性潜能都得不到释放,就不可能“更好地活出自我”,幸福何在?因此,我自由、我选择、我成功、我幸福,这就是普世幸福观的幸福逻辑。这也是世界其他各国均用“人类发展指数”来衡量国民幸福水平的原因。
中国式幸福观是以等级价值观作为核心理念的一种生活方式追求,比较、攀附、炫耀是等级幸福观最基本且时时存在的三要素。这是典型等级秩序体制下的幸福观,每个人都在等级秩序的网格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并左顾右盼和上行下效地比较,接着就是攀附和炫耀。因此,中国式幸福观就是比较幸福观。这种幸福观是建立在非平等社会结构中的一种生活方式。一个学生给我的一个问题,让我陷入长期的沉思中。他说:“由于幸福来自比较,如果社会人人都平等了,大家都幸福了,岂不是幸福也消失了吗?”这是一个神问,但难以神答。等级社会里的“幸福感”全部来自社会性的比较,这种幸福感之“恶”,根源于“看还有多少人比我不如或更痛苦”。这种“向下比较”的幸福,是自己继续生活下去的最正当的理由。由于在等级社会里的幸福来源于比较,本质上就是来源于不平等,长期适应之后,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人生价值观也就彻底固化,进一步,人们就固化了“哪里都有不平等”的社会认知。自己在不断接受不平等的同时,又在不断地给他人制造新的不平等,并把这打上“能力”的智慧标签传递给每一个人。因此,中国幸福观是导致人性冷漠、上谄下骄、欺软怕硬、奴性十足、缺乏人性社会责任的心里认知,活脱脱丛林法则下动物世界的幸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