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法
1.1 沉淀和絮凝 沉淀和絮凝沉淀作用通过提高水体pH,使重金属以氢氧化物或碳酸盐
的形式从水中分离出来,也有加入硫化物沉淀剂使重金属离子生成硫化物沉淀而被除去。
1.2 氧化还原法 氧化还原法利用的是重金属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被氧化或被还原的
性质,把它们转化为无毒、低毒的物质,或转化为容易从水中分离出来的物质,从而达到
处理目的。常用的氧化还原法可分为药剂氧化法、药剂还原法和电化学还原法等。
1.3 电解法 可回收Cu、Ag、Cd等金属,大约有30多种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可进行电
沉积。
2.物理化学法
2.1 河流稀释法 稀释是改善受污染河流的有效技术之一,通过稀释能够降低污染物
在河流中的相对浓度,从而降低污染物质在河流中的危害程度。
2.2 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法是重金属离子与离子交换树脂发生离子交换的过程。
2.3 吸附法 吸附法是应用多孔吸附材料处理废水中重金属的方法。传统的吸附剂是
活性炭,活性炭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去除率高,但价格昂贵,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国
内外开展了利用天然矿物包括沸石[7]、蛭石[8]、海泡石[9]、硅藻土等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
2.4 溶剂萃取法 溶剂萃取法是利用重金属离子在有机相和水中溶解度不同,使重金
属浓缩于有机相的分离方法。
3.生物法
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动物、植物等生物材料及其生命代谢活动去除和(或)积累
废水中的重金属,并通过一定的方法使金属离子从生物体内释放出来,从而降低废水中重
金属离子的浓度。生物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中取得了较多成果,该技术在投资、运行、
操作管理和金属回收、废水回用等方面优越于传统的治理方法,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3.1 微生物和藻类修复法 利用水体中的微生物或者向污染水体中补充经驯化的高效
微生物,在优化的条件下经过生物还原反应,将重金属离子还原或吸附成团沉淀,以此完
成对重金属污染水体的修复。
3.2 植物修复法 利用重金属积累或超重金属积累水生植物,将水体中的重金属提取出来,富集输运到植物体内,然后通过收割植物将重金属从水体清除出去。
3.3 动物修复法 水体底栖动物中的贝类、甲壳类、环节动物等对重金属具有一定富
集作用。如三角帆蚌、河蚌对重金属(Pb2+、Cu2+、Cr2+等)具有明显自然净化能力。
1.1 沉淀和絮凝 沉淀和絮凝沉淀作用通过提高水体pH,使重金属以氢氧化物或碳酸盐
的形式从水中分离出来,也有加入硫化物沉淀剂使重金属离子生成硫化物沉淀而被除去。
1.2 氧化还原法 氧化还原法利用的是重金属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被氧化或被还原的
性质,把它们转化为无毒、低毒的物质,或转化为容易从水中分离出来的物质,从而达到
处理目的。常用的氧化还原法可分为药剂氧化法、药剂还原法和电化学还原法等。
1.3 电解法 可回收Cu、Ag、Cd等金属,大约有30多种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可进行电
沉积。
2.物理化学法
2.1 河流稀释法 稀释是改善受污染河流的有效技术之一,通过稀释能够降低污染物
在河流中的相对浓度,从而降低污染物质在河流中的危害程度。
2.2 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法是重金属离子与离子交换树脂发生离子交换的过程。
2.3 吸附法 吸附法是应用多孔吸附材料处理废水中重金属的方法。传统的吸附剂是
活性炭,活性炭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去除率高,但价格昂贵,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国
内外开展了利用天然矿物包括沸石[7]、蛭石[8]、海泡石[9]、硅藻土等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
2.4 溶剂萃取法 溶剂萃取法是利用重金属离子在有机相和水中溶解度不同,使重金
属浓缩于有机相的分离方法。
3.生物法
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动物、植物等生物材料及其生命代谢活动去除和(或)积累
废水中的重金属,并通过一定的方法使金属离子从生物体内释放出来,从而降低废水中重
金属离子的浓度。生物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中取得了较多成果,该技术在投资、运行、
操作管理和金属回收、废水回用等方面优越于传统的治理方法,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3.1 微生物和藻类修复法 利用水体中的微生物或者向污染水体中补充经驯化的高效
微生物,在优化的条件下经过生物还原反应,将重金属离子还原或吸附成团沉淀,以此完
成对重金属污染水体的修复。
3.2 植物修复法 利用重金属积累或超重金属积累水生植物,将水体中的重金属提取出来,富集输运到植物体内,然后通过收割植物将重金属从水体清除出去。
3.3 动物修复法 水体底栖动物中的贝类、甲壳类、环节动物等对重金属具有一定富
集作用。如三角帆蚌、河蚌对重金属(Pb2+、Cu2+、Cr2+等)具有明显自然净化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