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杏林
时年九岁,从母出游。适春,花开遍野。乃从小径,入后山,见杏花林。花色纯白,飘落如雪。吾痴,请母折之。已折二三,置于吾怀。怀花而游,日晌乃归。
其后数年,世事已变,未尝重反杏林,与母言亦少矣。至他乡,寄于师长家,年十二。师有一女,长吾一岁,性活泼,与吾相交甚欢。
初,吾颇腼腆,羞与其言。随其上楼,忽闻其言:“汝好书邪?好戏邪?余独衷鬼神之说。”吾奇之,曰:“若不畏乎?”其笑曰:“畏之何哉?心无是非,神鬼不来。”自是同居三年久,吾遂亦好魍魉之说。
及还家,不见杏林矣。唯旧时留影可窥一斑,其一小女奉杏花立于庭落,巧笑嫣然。
感物华易改,人事易非,余故作词一首:
忆当年七岁离家,杏花树下,花枝压眉影。乱红飞入时光里,白驹过隙朱颜改。
且十年寄人篱下,转转徙徙,又十年悲伤。岁月匆匆总无暇,流年易逝人易非。
古人尝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余思及此,亦叹:昔我往矣,杏花漫漫。今我来思,不见青山。
年岁长而见远,行路漫而知还,然吾所归何处?闻歌言:吾心安处是吾乡。不禁感叹,吾离家八九载,少时之玩伴今能识者十一。及见亲戚,无母在侧则不能言,又见兄姐,不过寒暄耳。岂其悲哉?非也。世之望子成龙者未尝鲜也,舍他人所不舍,得他人所不得。古有孟母为子三迁,而今余亦有幸得遇之。余自当惜之,怜之,奋力以达之。
若得化身成凤凰,必将冲天帅百鸟。
时年九岁,从母出游。适春,花开遍野。乃从小径,入后山,见杏花林。花色纯白,飘落如雪。吾痴,请母折之。已折二三,置于吾怀。怀花而游,日晌乃归。
其后数年,世事已变,未尝重反杏林,与母言亦少矣。至他乡,寄于师长家,年十二。师有一女,长吾一岁,性活泼,与吾相交甚欢。
初,吾颇腼腆,羞与其言。随其上楼,忽闻其言:“汝好书邪?好戏邪?余独衷鬼神之说。”吾奇之,曰:“若不畏乎?”其笑曰:“畏之何哉?心无是非,神鬼不来。”自是同居三年久,吾遂亦好魍魉之说。
及还家,不见杏林矣。唯旧时留影可窥一斑,其一小女奉杏花立于庭落,巧笑嫣然。
感物华易改,人事易非,余故作词一首:
忆当年七岁离家,杏花树下,花枝压眉影。乱红飞入时光里,白驹过隙朱颜改。
且十年寄人篱下,转转徙徙,又十年悲伤。岁月匆匆总无暇,流年易逝人易非。
古人尝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余思及此,亦叹:昔我往矣,杏花漫漫。今我来思,不见青山。
年岁长而见远,行路漫而知还,然吾所归何处?闻歌言:吾心安处是吾乡。不禁感叹,吾离家八九载,少时之玩伴今能识者十一。及见亲戚,无母在侧则不能言,又见兄姐,不过寒暄耳。岂其悲哉?非也。世之望子成龙者未尝鲜也,舍他人所不舍,得他人所不得。古有孟母为子三迁,而今余亦有幸得遇之。余自当惜之,怜之,奋力以达之。
若得化身成凤凰,必将冲天帅百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