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本布衣吧 关注:26贴子:1,084
  • 2回复贴,共1

【史海沉钩】二战后东亚局势解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数月前,在和网友交流中,萌生了写一篇关于东亚局势文章的想法,试图在个人对历史认知的基础上,糅合一些史实资料,从个人角度提出一些见解看法。在整理(不敢说创作)过程中,一些网友表达的某些观点让我颇为不爽,消解了我继续写下去的欲望,这种情况已经多次发生,让我留下了许多虎头蛇尾的半拉子文章,很郁闷。多年来,我写文章从来没有功利性的动机,很多时候是因为想写便去写了,然而,我无法忍受有的人曲解我的本意甚至质疑我的动机,特别是在我看来,一些根本不具备一定的水准和资格来评头论足我的文章时,我的感觉就像吞了一只苍蝇一样的难受。这也反映了我性格上的一个严重的缺陷:缺乏包容和气度。
这篇文章仍是如此,仅仅开了个头,本来准备束之高阁不予理睬了,今天还是把它搁这儿吧,没准哪天兴致来了,再继续完成它?


1楼2013-11-07 16:18回复

    【雅尔塔协定的影响和性质】
    雅尔塔协定建立在美国和苏联势力均势的基础上,在后来美国放弃了战时与苏联的同盟。雅尔塔协定规定了二战结束后的国际方针,有积极的一面。但是美国为争取苏联参加太平洋对日作战,以及讨好苏联以保得自身太平,居然出卖中国的利益,强行把中国(国民政府,1927~1949)的国土分割开来,这是绥靖政策的完美体现,又被称作远东慕尼黑阴谋。
    1945年8月14日,中国国民党政府在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924~1991)会商的基础上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基本上接受了《雅尔塔协定》中有关中国的规定。


    4楼2013-11-07 16:22
    回复
      2025-11-01 00:26:2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雅尔塔体系】
      ————————
      [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英、苏、中等大国先后举行了一系列首脑会议(个别会议苏、中分别没有参与,但通过沟通并认可),其中主要有:开罗会议(1943年11月22~11月26日)、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4~11日)和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18日~8月2日)。
      这一系列会议达成了以下协议:
      1.打败德国、日本法西斯,并在两国彻底铲除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以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
      2.重新绘制战后欧亚地区的政治版图,特别是重新划定德国、日本、意大利等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其被占领地区的边界。
      3.建立联合国,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联合国的核心机构安理会的表决程序实行“雅尔塔公式”,即“大国一致原则”。 以美、苏、中、英、法五大国为核心,以联合国为主导,保护中小国家的安全,维护世界和平。
      4.对德,日,意的殖民地以及国际联盟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计划,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以上的首脑会议形成一系列影响战后世界秩序的公报、议定书、协定、声明和备忘录,特别是以《雅尔塔协定》为主体的国际关系体系,即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的形成条件]
      1.欧洲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削弱,德国沦为战败国;法国元气大伤;英国实力消耗极大。
      2.美国的军事实力空前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3.苏联壮大了自己的政治军事力量,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
      4.二战后初期,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形成抗衡苏美的力量。
      [雅尔塔体系的实质]
      二战结束后,按苏美意志划分全世界势力范围。
      [雅尔塔体系的特点]
      1.世界两极格局形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抗,国际关系以美苏冷战为主线。
      2.欧洲一分为二,东西欧分别被苏联和美国控制。
      3.德国一分为二,社会主义的民主德国和资本主义的联邦德国分别被苏美控制。
      4.朝鲜一分为二,社会主义的朝鲜和资本主义的韩国分别被苏美控制。
      主角终于隆重登场了……


      5楼2013-11-07 16: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