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吧 关注:10,977贴子:383,877

晚明最大的BUG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题,本书到现在其实有个极大的BUG


1楼2013-11-04 12:58回复
    这个BUG不是金手指啊什么的,也不是百战百胜,更不是朝廷的猜疑,这都问题不大。


    2楼2013-11-04 12:59
    收起回复
      2025-05-16 01:48:21
      广告
      而是和当时社会有交流冲突,而无矛盾摩擦,最重要的是无渗透。
      怎么说呢,登州镇现在也天下扬名了,可是没有人来投奔?上次路上碰到个文人,属于异数不谈;山东现在登州独霸;当地也算牛人众多,咋就没各种读书人投靠;相当一部分人可能有利益冲突,可是如宋闻贤般的落魄文人和投机文人应当如过江之鲫纷纷上下钻营。而屯堡已经扩大到青州,当地的秀才等文化人除非搬走,不然必然和登州体系有融合,怎么在队伍扩大后,保持思想的统一,尤其是保持文化人的思想统一,这可是一大难题。更何况这是在山东,孔子老家。I


      3楼2013-11-04 13:04
      收起回复
        个人估计这个话题不好解决,所以柯大只写了内部斗争和外部斗争,而假设屯堡进来的都是流民和军户;当地的既有社会体系一个田皮就轻描淡写带过;不过随着地盘迅速扩大,这个问题是没法避免的,要早作考虑。朱八解决好了,掌控天下;李闯没解决好,被放倒在九宫山。


        4楼2013-11-04 13:08
        收起回复
          有道理!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3-11-04 13:11
          回复
            登州还是军镇,;依托的还是明朝的军户制度,只不过把卫所的称呼换成了屯堡而已,解决的是军户的土地问题,挂的还是军户制度的羊头,所以一切都在朝廷、士绅的理解和容忍范围内;至于人才问题,登州自有一套吸纳、归并、使用的人事制度,而且都是从基层开始,没有那种牛逼人物纳头拜主公,冒然登上位的狗血剧情,陈主任不是也说嘛!就是依靠先进的制度打败建奴,而这个制度就是制度化运转,尽量消除人为因素。


            9楼2013-11-04 22:32
            收起回复
              参见老毛怎么培养知识分子的,还有延安讲话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3-11-05 08:18
              回复
                说得直白点,李自成都闯到什么地步了才有牛金星这些文人来投?登州在大萌文人眼中撑死了算是个强悍的军镇,对于朝廷各种资源的分润还远远比不上关宁,有啥吸引力?凭什么投靠过去?


                IP属地:江西11楼2013-11-05 11:44
                收起回复
                  2025-05-16 01:42:21
                  广告
                  不算吧。登州有自己的人才培训制度。。。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3-11-05 15:56
                  收起回复
                    晚明最大的问题是怎么样避免变成清朝和GMD那样的封建集团。
                    现在的登州军镇,凝聚力的核心有两个,一个是对满洲的仇恨,另一个更长远,是为自己和家里人赢得更多的财富和权力地位。这和历史上的封建王朝肇始之初没什么区别。
                    我们可以想象,一旦陈新打败满洲,并趁机获得PEIKING的统治权后会怎么样统治万里河山。但问题是,当时的中国大地封建基础雄厚,没有适合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土壤。而海外,欧洲列强兴起瓜分殖民地的浪潮。


                    14楼2013-11-05 20:09
                    收起回复
                      其实作者的思路还是不错的,那么多细节要注意就不是YY作品了,有书看就不错了。


                      IP属地:陕西15楼2013-11-06 09:32
                      回复
                        关宁有啥文人投靠吗?我不记得有吧!登州在明面上还不如关宁呢!你以为每个人都是穿越过去的,那时候人的眼光还是蛮狭隘的,当然不排除有些比较特立独行的。至于那些穷亲戚,徐卢二人落主任手上的最大的把柄是啥,不就是亲戚开店帮他们牟利吗?这个应该不是单一的现像,只不过吃香有些难看而且撞主任枪口上了!


                        IP属地:北京16楼2013-11-06 09:55
                        回复
                          看了楼主几次解释,大概明白楼主说的了。如果是读过几本书认识些字的,无论本地人还是外地来的,大概都会编入屯堡,在事务中发现的有些能力的人会当个甲长或工头;如果是进过学的(这种肯定是拜过师学四书五经的)童生秀才,族中有力者会安排进县里当个吏员(明末山东的进士比例不高),无力者会进屯堡当个文书。
                          楼主肯定忘了登州镇并未控制县级以上人事,且在地方上不存在"西选官",各县或收买或安插一些吏员就够了。而且现今大明只是已经呈现乱象,改朝换代的迹象在山东还不明显,又有几个生活安稳的文士烧登州的冷灶劝进呢


                          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3-11-06 11: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