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都市人饱受头痛困扰。头痛分为多种,慢性头痛可能是肿瘤、病毒感染等重病的警号。卫生署调查发现,15 岁及以上的港人当中,11.5 报称过去一个月经常头痛,当中女性患有头痛的比例较男性多一倍,署方提醒市民不要忽视头痛,以免延误治疗。
根据国际头痛学会的详细分类,头痛分为多个类别,原发性头痛包括紧张性头痛、偏头痛和丛集性头痛;继发性头痛则是由感染、创伤、不同疾病和失调所引致;还有神经痛及其他类型的头痛。而不同类型的头痛,痛楚程度亦不一,位置可以是头部单侧或两侧,痛楚可持续30分钟至数日不等。
紧张性头痛最普遍
卫生署最新一期《非传染病资讯天地》报道,03至04年人口住户健康调查显示,本港15岁及以上的非住院人士,11.5%报称过去一个月内经常头痛,其中女性的比例较多,15.3%有头痛困扰,男性则只有6.8%。若按职业分类,文员较多出现头痛问题,其次是行政人员及失业人士。
调查又发现,紧张性头痛最为普遍,成因包括精神紧张、焦虑、疲劳、不良的姿势或长时间用同一种姿势工作、饥饿和荷尔蒙转变(女性经期前后)等,部分人服用尼古丁、咖啡因和酒精等,亦可诱发头痛。
慢性头痛是危疾警号
卫生署表示,对于偶尔发作的紧张性头痛,很多时可透过服用止痛药或休息来治理,但慢性头痛可能是其他严重疾病的警号,例如脑血管病、感染、新陈代谢失调、肿瘤,以及涉及眼、耳或鼻窦的疾病等,须及早诊断和治疗,如头痛严重并伴有发烧、颈部僵硬、意识迷糊、抽搐、乏力、麻痹或说话困难等,应立刻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