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07日漏签0天
中国好声音吧 关注:1,378,109贴子:30,460,606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3回复贴,共1页
<<返回中国好声音吧
>0< 加载中...

为什么有人发消息非得沾上吴莫愁博眼球?以她为奋斗目标?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混乱的图案
  • 声出金石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为什么音吧很多贴子发自已偶象非得要抱着吴莫愁大腿?不粘吴莫愁的名字怕没人看吗?难得有清息就不能以独立发?要比也拿个天王天后的巨星比较啊,吴莫愁还只是正在上位的新星!难道你们真以她为奋斗超越的目标了?超越她就当了蠃了全世界???
上周看到有个因长得象莫愁的人的短片也上了优酷头版头条,难怪有人要抱大腿了!
I


  • 永远的丝绸
  • 声震林木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没热点就没人,没回复就找热点,因此.....


2025-08-07 22:27:5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愿圣光指引我
  • 笙歌鼎沸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好图


  • 因为Momo吴莫愁
  • 飞泉鸣玉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混乱的图案
  • 声出金石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寂寥星河吾主
  • 声出金石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大家都说小妖女的歌怪,哈林评价《美丽笨女人》时说莫愁唱中文歌时有一种唱英文歌的感觉,这种感觉从来哪里来的呢?这首先要从中文和英文的发音区别说起。
~
英语和汉语是发声方法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汉语用的是口腔的“前部发声方法”,而英语用的是口腔的“后部发声方法”,前部发声法是一种比较放松的、动作较大的、速度较慢的粗旷发声方法。而后部发声是一种发音拘紧的小动作快速发音方法,它可以细腻地区分英语的相近音,并适合于英语的快速发音
~
为什么汉语和英语要采用一前一后的发声方法呢?英语发音归纳起来总体上有三个特点,即:音多、音相近、发音速度快。汉语几个音就说清楚的东西,用英语说就要滔滔不绝地说上一大堆音。英语一句话几十个音、上百个音是很平常的事,这说明英语发音比汉语的负担大,汉语发音可以放开嘴巴大动作地大大方方地舒舒服服地发每个音,而英语发音就必须收起嘴巴小里小气地发每个音,甚至还要轻发和省略好多音,不然的话音太多发不过来。其次是音相近,汉语发音由于是大动作发音,音和音之间相差很远,即使放开发音也混不到一起去,而英语发音天生就是“小动作”发音,音和音之间区别很小,一不小心就会混到一起,不能敞开了发音,必须小心翼翼地细腻发音。若说英语时放开嘴巴发音,则往往会出现一团糟的发音状况,因此英语发音时必须采用收式口型来发音。第三是发音快,音多了要想发得过来,自然就得快发音,这是很好理解的,快发音就要求发音时嘴巴紧张快速,把每个音发得短小精悍,不能敞开嘴巴缓慢地动作。
~
英文发音时会采用大量的略音,使得英文语句整体上是连贯的,而中文则是颗粒状的,一个个字很分明。因此在音乐中英文表现力要强于中文,而在诗歌中,格式化的中文则把英文甩出不知道多远,这种语言特点也导致了中外音乐的不同。
学古典音乐的朋友肯定知道,中国的古典音乐是“颗粒状”的音乐
~
因为中文已经在语言层面上,自然实现了节奏和格式。唐诗,宋词,讲究格律和韵律,一首诗读起来抑扬顿挫,比唱歌还爽。因此,随便的吟唱出来就是一首歌。
~
因为中文语言的强大,承载了格律和节奏,表达情感的能力太强,甚至超过了音乐,因此向来重诗而轻歌。音乐也沦为为语言的附庸。因此古典音乐因此不像西方音乐般注重节奏和韵律,而更讲究和诗歌相符的内涵,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听听古筝古曲的演奏,你会发现,诗歌讲究炼字,古典音乐讲究炼音。特别是琴曲,一个音搞半天,不明白的人实在听不下去,则才有所谓的高山流水的传说。
~
中国很重视音乐,琴棋书画琴排在第一。但注重的是音乐的修养。对音乐的曲调,旋律、节奏不是很看重。琴师们巴不得弹一个音就让你情感产生共振,而那种音节很多的音乐,注重旋律节奏的音乐,却被视为靡靡之音,难登大雅之堂。
~
看看现在的越剧、京剧就明白了,一个字能咿咿呀呀唱半天,来来去去就那么些“西皮”“流水”“二黄”那些旋律,但那些票友们还越唱越陶醉,来来去去就那么几句也能唱上一辈子,还美其名曰越唱越有味,有什么流行歌曲能到这种程度?
~
而西方则由于语言天然是连贯的,不具备节奏感和格式化。因此,跟需要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来配合这种连贯性。音乐和语言是一致的,都是通过声音来表达情感。这么说可能不明白,诸位只需要想一想,朗诵一首唐诗和朗诵《哈里路亚》。哪个更爽就知道了。唐诗一朗诵起来抑扬顿挫,意境深远,读者和听者都是一种享受,除了听觉上的享受外,还能回味无穷。读《哈里路亚》呢?语言自白,枯燥,估计对读者和听者都是一种煎熬了。怎么办?唱呗。没有音乐,估计连教都传不了。
~
因此音乐这个载体,在西方,承载了更多的情绪化的东西。飞快的从语言的附庸里脱离出来,成了另一种比语言更广泛的艺术形式。因此,现代音乐启蒙和发展,都是在西方。
~
以上说了半天中外古典音乐的特征差异和产生原因,现在说说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的落后导致的民族自卑感,使得中文所谓的新诗的兴起,完全抛弃了古体诗中的节奏感,这导致了中国音乐史的第一次变迁。古典音乐被抛弃,开始引入西方的乐理。
~
而西方却开始语言改革的尝试,那就是抛弃旋律,希望调动语言本身的节奏感,那就是R&B。但这个是浮在语言外部的节奏感,跟中国的诗歌内在的格律比起来就苍白多了。也就是说,中国的语言特点,导致了中国的音乐,可以玩得比国外更加丰富多彩。只是没人去玩。
~
这个跟绘画一模一样。在西方画家从写实到抽象过程中苦苦挣扎后,却发现中国的水墨画和书法远远的在永远无法企及的天边站着。同样国外的诗歌再怎么发展,也无法能达到唐诗宋词的艺术高度。
~
现在把视线转回来,中国流行音乐表现力落后于国外,就是因为语言的特性不一样。
新诗的兴起虽然打破了诗歌层面的格律,但文字本身的格律依然坚不可摧,字与字之间依然颗粒化。国外在进行语言格律化的尝试同时,国内也有人开始了文字的反格律化尝试。
~
对,这个人就是周杰伦。周杰伦通过破坏文字的完整性,吐字刻意模糊,追求字与字之间平滑过渡。因此有人说,周杰伦的音乐,国外更能理解。但是,这种方法导致了咬字不清,起伏不大,显得懒散。这也是周杰伦后期歌曲的特点。大家看看周杰伦的转变,从西化慢慢转向中国风,因为中国风的平和的特点,更能支持周杰伦的吐字特点。起伏不大,
我认为,周杰伦的尝试,并不算很成功。
~
而妖女莫愁的出现,却给世人揭示了另一条道路,比周杰伦走的更彻底、更丰富的道路——复古。不可思议吧?这种怪里怪气的唱腔是复古?你没看错,就是复古。复到什么时候呢?估计复古到魏晋时期去了,呵呵。小妖女的风格很符合那个时代的特点。
~
前面我说的中国古典音乐的特点是什么,想必大家还有印象:对,就是“颗粒化”。妖女莫愁的演绎方式,就是将颗粒化做到极致。每个音节,采用不同的唱法、技巧,甚至一个音节里,也分轻重真假音的转换。将一首歌拆的七零八落再重新组织,这就是哈林所谓的摧毁重建。这种摧毁重组,已经不仅仅是风格的重组,而是最基础元素的重组——音节和文字,摧毁地彻底到不能再彻底。
~
同样一首《笨女人》有人说听不懂,也有人说像京剧,也有人说想英文歌,为什么呢?莫愁的音乐,回到了原点,对每句话揉碎了逐字处理。根据情绪来改造文字本身的格律性。中文歌最基本的特征——文字本身的格律性被弱化,因此,歌听起来会像英文歌。而京剧的特征——颗粒化被加强 ,每个字的处理更加颗粒化,字与字之间差别更大,因此,这又像是京剧。
~
大家可以听下笨女人的那句“她的故事发生在每个角落里”这一点表现地尤其明显。你仔细听,会发现她每个字之间很清楚,每个字都处理得很饱满,但听着又不是那么回事;整句话像英文那样流畅,又像京剧那样有味道。
~
颗粒化更为明显的,是她的第二首英文歌Bad romance的前半部分,是不是有人感觉她英文歌也发音不标准?因为她将英文也打散重构了。加强了音节的情绪表达。搞得某个音节特别突出。小妖女玩疯了,那是中文英文通杀,统统让你听不懂。
~
最后《一个人生活》,其实发音依然不标准,但为什么能被大家接受呢?因为她这种演绎方式,一旦到了慢歌,你就会发现,这种唱法并没有像周杰伦一样破坏文字的完整性,这种唱法反而让语言更加立体,更加丰满。但快歌时,就会冲击太强烈。有的人会无法接受。
~
刘欢评价《爱是怀疑》时说,语言到了歌曲里就会变味,是一个课题值得研究一下,这有什么好研究的?因为歌曲的情绪表达要求改善文字格律本身而已。
~
刘欢的表情如此不解,因为在他眼里,文字格律一向是牢不可破的。可是在这个夏天,这个定理被一个小女孩无情的打破了,因此他听不懂,自然是有道理的。他能容忍歌曲被摧毁重建、风格被摧毁重建,但不能容忍文字被摧毁重建。
~
你们能不能容忍?历史有没有过文字格律打破重建?有!很多!所以现在有这么多的方言。每种方言演唱歌曲有不同的味道。你们知道了吧?都说莫愁在创新。到底在创新什么?不是风格,不是!!可以说,小妖女在歌声里创造一种属于她自己的方言。甚至是每首歌特有的方言,这才是妖女在音乐史上应呆的地位。
~
莫愁还不够成熟,但她已经是中国流行乐的一个划时代的人物,就算她从此沉沦不起,但她已经存在过了。流行音乐的历史进程恐怕因为她而开启一个时代,因为她告诉我们,文字格律不是牢不可破的,可以根据音乐进行适度的再创造。这层窗户纸一捅破,可以想象,以后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改造、甚至完全把语言揉碎的人物也会陆续出现,但,这个潮流的先行者,却是这个20岁的小妖女——莫愁。
为小妖女喝彩。
I


  • laren8888
  • 声震林木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混乱的图案
  • 声出金石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话没完又有新贴出现502,他们怎么一点自信心都没有!


2025-08-07 22:21:5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秋洵
  • 穿云裂石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行啦,音吧这三四家的恩怨纠结是502能说明的?莫愁粉这么清高?
与外人看来,不过都是新出道的小明星罢了。
粉粉发发酸斗斗嘴也就算了,现在各个乌眼儿鸡似的,破口大骂,还是散了吧。
吵一百年谁能赢了谁?谁后死谁赢。


  • weyi2000
  • 清新入肺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因为还能看到点儿影。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3回复贴,共1页
<<返回中国好声音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