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武吧盟吧 关注:3,557贴子:99,163
  • 13回复贴,共1

长武,我的黄土塬故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久居新疆,对渭北黄土塬故乡的恋念,一直是我心中挥之不去的情结。生我养我的村庄在长武县县塬以北,地势如碟,周高中低,北临一道开阔深长的沟壑,村子就绕在这块形似手掌的塬边上。村北的十里沟壑外面,是“泾渭分明”所指的泾河。村名因地貌取名叫地掌。
像黄土塬上的许多村庄一样,地掌村并不起眼,实在平常,但在我心里却有足额的分量。她的沃沃厚土是养育我生命的热怀暖抱,我的人生路程是依偎她的恩泽起步。就人户原籍而言,我是地掌人,但我生命的履历并非仅属地掌,我更是地掌所在的长武人。长武给了我知文识史的哺育,铺垫了我走向独立人生和服务社会的道路。
夏日里我回故乡探亲,车子出咸阳机场,进入福银高速,两小时不到就抵达长武县城。记忆里走西(安)兰(州)公路乘坐咸阳至长武的班车,从乾陵那里开始爬坡离开关中平原,继而翻越永寿梁山道,又攀塬、下沟,沿泾河南岸行四十里川路,再上塬抵达长武县城,路途漫漫得走四个小时还多。如今走的是全新景观的高速,几乎没有了往昔翻山越岭的感觉,交通的快捷令我惊叹不已。快到长武的时候,看到高速公路出口的三角路岔处,有凌空而立的“长武↗1公里”的新颖路牌,就直感“愈近情愈怯”了,心情禁不住又激荡起来。早些年从故乡来信得知,福银高速要从地掌村边经过,村里的几十亩土地已被征用。这次回乡,高速公路已经通车,临近长武时,我极力想从路边搜寻地掌村的摸样,却没有辨认出来。回到老家,在村边走上高速公路的架空高桥,发现那个“长武↗1公里”的路牌就在高桥下面,那里距离老家的庄院仅仅数百米,竟让我禁不住顿生感慨。
我在村里信步走,随便看,几乎辨认不出记忆里的旧貌了。最显眼的是主干村路变成了水泥路面,村路两旁毗连着一家又一家平顶屋舍的,或两层小楼的宅院,许多人家修建了新崭崭的镶着书法门斗的瓷砖门楼。扑进眼帘的村景村貌无声地叙说着发展、变革、富裕、祥和这些字眼的含义。我想起,人老几辈的村路从重叠的岁月中延伸而来,晴天里疙里疙瘩,浮土随风而起;一到雨天,又尽是粘滑的泥泞,踏脚行走,鞋成泥鞋,裤腿也被溅成泥巴串子。现在,坎坷的村路不再坎坷,平直顺畅的水泥路面铺出了时代新变的气息。打问中,乡亲们的言语很是欣然:县里拿的资金给各村铺设水泥路面,连村的大路也铺了柏油,这是政策为百姓办的好事哩!村人普遍富裕起来,许多家户砖木的或是土木结构的瓦房,变成了红砖砌墙、水泥板盖顶的新式屋舍,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我的几位堂兄和侄子也都住进了新铮铮亮堂堂的新式宅房。在逗留故乡的日子里,我走了长武塬上和泾河滩里好几个村庄,村村都是如此,青少年时代留在印象里的贫困落后已经成了远去的历史。
长武县城的扩展和巨变,更使我这个在外的长武人颇感新异,由衷振奋。原有的街道拓宽了路面,新植了风景树木。变宽了的大街,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开辟了绿化苗圃。繁华街头的休闲场地,彩色地砖与苗木灯饰相互掩映。城区向西关以外延伸了许多,一些政府机关也迁址到西关一带。新城区还在拓路铺路,预示着来日还会增添新美的风景。与发达地区相比,长武县城的变化虽然尚有距离,但因为我曾经经历过它的落后与贫穷,现在在我眼里这实在就是很不容易的巨变了。在时代的发展中,故乡人一直穷则思变,用坚韧的奋斗打造着自己的美好家园。几十年过去了,这种孜孜以求的奋斗和创造,犹如山塬上兴旺发展,满眼繁茂的苹果林园,结出了红艳可人的硕果。
长武——养育我血肉身骨的地掌,我曾经走熟了的县城街市,我倍感亲切的山山水水,都不再是往昔印象里的面目。二十多年前长武的县城街市、农田村庄、横斜阡陌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仅仅只有一些影子存留在今天变化了的图景之中。在故乡的土地上行走,一切都是熟悉里交织着陌生,陌生里又生发着新变……I


1楼2013-11-02 16:31回复

    回到故乡,每每言及过世了的家人亲戚、中小学老师、有名望的县里干部,以及村里的一些老人,我都莫不怀念。熟知的故人远去,只能在记忆里音容长留,这不免让我心里翻涌难以言说的酸涩。县城、乡村毕竟踏着时代的步伐发生了大变,这是更让人喜心的事情。沧海桑田,如梦似幻,长武不变的是它充满亲情的民风民俗。
    同属古豳,故乡的民情风俗,年节讲究,与彬县、旬邑以及县域周边的甘肃的正宁、泾川、灵台诸县农村很是相近。农家打制院门屋门,喜欢镶制门斗方框,用楷体或隶书写上“和为贵”、“勤为业”、“谦受益”、“永思修”等格言警语,这重文化习俗世代流传,别是一番韵味。长武方言土语里的乡音乡韵,丧事仪式中的道场音乐,婚丧礼品里的方块花馍,生日节庆时的白面耍货,都浓浓地引动着我的心灵。我回故乡探亲正值麦收时月,收碾忙罢以后,乡村请来戏班,演秦腔,唱皮影,办乡会,男女老幼衣着时尚,跟集赶会,塬村山乡欢乐与和谐的气氛令人倍生喜悦。问及许多亲友,都说故乡的村村镇镇,一年里最有兴味的,依然是春社欢庆,最热闹的依然是耍闹社火。浓郁的过年气氛中,白天耍高跷,晚间闹地摊,皆是锣鼓铿锵,装扮、演绎三国、西游和传统戏曲中的人物故事。高跷、地摊必进家户院落,闹腾一阵之后,锣鼓手和装扮人总会享受到主家递送过来的酬谢烟酒、节日美食,都是象征性地接受一点,都要说上几句祝贺、祝福之类的节日吉言。
    居住故乡的时日,我几乎每天都吃一顿家乡的风味饭食。长武的地方饮食,我是久食不厌。长武人过年时擀长面,麦收时洗淤面,亲友行礼送花馍,婚丧招待食用血条汤泡细面馍,但锅盔、馇酥、烧鸡等独一无二的长武特色饮食,一般是商饮食品,只在街市上见卖。这些特色饭食养成了我一生的饮食嗜好。陕西的锅盔和羊肉泡馍名扬天下,而长武的锅盔和羊肉泡馍自有独绝的特色。长武锅盔直径尺五,大如锅盖,厚达一寸,白中透亮,细腻如粉,嚼在嘴里,筋实柔绵,满口麦香,独特极了。长武锅盔本地人常常作为走亲访友的礼品,外地人离开长武时也喜欢带上一鏊两鏊,足见其身份高贵。而长武羊肉泡馍泡的就是这种锅盔,大老碗里掰碎的锅盔,厨师加肉片、粉条、黄花、木耳单锅烹煮,出锅盛在大老碗里,再撒一撮芫荽花子、加一调羹油泼辣子,往你面前一搁,浓浓的厚绵淳香就香喷喷扑面而来。这样的风味出了长武,别处是绝对没有的了。叫作水豆腐的饭食也是长武一绝,大碗里掰碎的锅盔加入点好的卤水豆腐,煮沸后调进艳红的油泼辣子,是纯粹的带汤食用,别具风味。还有血条汤,是用猪血拌白面擀成暗红色面条,切成二三寸再蒸熟晒干,年节或红白喜事时加鸡汤煎沸,汤里加木耳、黄花、豆腐条子、油泼辣子、葱韭花子,舀一碗便红、白、黑、绿俱全;再泡进掰碎的细面白馍,一碗在手,泡胀的精粉蒸馍水浸浸的满口辣香,汤里的血条儿筋道得诱人口味。平时用血条汤待客,是一种隆重的礼仪。
    在久别的故土,品味特有的风味饮食,我又回到乡俗风情的浓郁熏陶之中。故土的乡风地俗总使人颇感亲切,难以割舍,因为它化入了生命灵魂。世世代代的长武人气质淳朴,心性厚道,诚实得像高塬沟坡的黄土,只要来点薄云细雨就能生长庄稼果蔬。岁月匆匆,人生易老,但长武的村风民俗中,不老的是它的文化继承。这种继承有类于他处的共同之处,更有本地独有的品质品性。无论你离开长武多久,暌隔多远,只要投身故乡怀抱,你就能在身心与情感的体味中,感受一种根须扎土、血脉相系的乡情乡意。I


    3楼2013-11-02 16:33
    回复
      2025-08-12 10:10: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读了一个小时,好贴,顶起!


      5楼2013-11-03 11:05
      收起回复
        我居然看完了~好文,顶起~~~I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3-11-03 11:39
        收起回复
          不错不错!!!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3-11-03 12:03
          回复
            又是一片好文, 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故土的眷恋和深情!


            8楼2013-11-05 11:07
            收起回复
              无论你离开长武多久,暌隔多远,只要投身故乡怀抱,你就能在身心与情感的体味中,感受一种根须扎土、血脉相系的乡情乡意。


              9楼2013-11-08 19:11
              回复
                情真意切很感触,有时间多回家看看吧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3-11-09 00:27
                回复
                  2025-08-12 10:04: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无论漂泊多久,家永远是家,永远温暖。
                  ——年轻的我们总是肆无忌惮的去爱,年轻的我们总是把美好的友情当爱。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3-11-09 00:56
                  回复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3-11-09 07:32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3-11-09 12: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