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小牛!”马丁惊惶地在后边追着、叫着。可是经过老虎训练的小牛,跑得比奔马还快呢。马丁跟虎牛的距离越来越远了。这个奴隶突然停住脚,伏在地上,绝望地嚎陶大哭起来。他能不哭吗?丢失了让他看管的小牛,西蒙回来会怎样处置他呢?
听到马丁的哭声,虎牛迟迟疑疑地站住了。他回过头,看到那个瘦瘦的奴隶,正趴在地上,肩头一耸一耸地痛哭。这一瞬间,他记起了那个老年奴隶,在虎妈妈跑掉之后,怎样被绑在树上,遭受着皮鞭的抽打折磨。那斑斑的血迹,似乎现在就印在这个瘦瘦的马丁身上。
难道以前发生的一切,是马丁的过错?
虎牛慢腾腾地走回来,用舌头舔舔马丁那抱着头的双手。马丁抬起脑袋,在模糊的泪光中,他看见了虎牛那双又是愤恨、又是同情的眼睛。他明白了,他猛地抱住虎牛的脖子,把脸紧紧地贴住,哭得比以前越发伤心。
其实虎妈妈猜错了,西蒙看中虎牛,既不是让他拉车,也不是派他拖犁,而是要训练他干一种特殊的营生。
这天,庄园主西蒙回来了,带回来一个叫驯牛师的中年男人。这个人,是西蒙专门为了虎牛请来的。驯牛师把虎牛拴在木桩上,然后让人在他面前晃动着一块红色的毯子。虎牛不明白,这是搞的什么名堂。但接着,驯牛师就用鞭子朝虎牛抽打起来。长长的鞭子,像一条毒蛇,在空中翻卷舞动,然后“啪”一声抽到虎牛的背上。虎牛背上的毛马上陷下去一长条,接着皮肉却鼓了起来,涌出了细细的血珠。虎牛咆哮着,挣扎着,但无法挣脱。接着,第二鞭又抽来了。
一天进行一次这样的训练,使虎牛越来越对那块红毯子产生了仇恨的心理,因为每次挨鞭子都是它首先出现在虎牛面前的。只要一看到这块红色绒毯,虎牛就愤怒得浑身颤栗起来。眼里要冒火,恨不得一下子冲上去把它撕得粉碎。
就这样,西蒙把虎牛训练成了一头斗牛。
原来那时候,这儿盛行着斗牛的游戏。说是游戏也不恰当,事实上这是一种赌博。斗牛场是一处圆圆的露天大厅,四周是一层比一层高的看台,当中就是场地,用铁栏跟看台分开。人和牛的搏斗就在这宽敞的场地上进行。斗牛士戴着宽边的呢帽,披着短斗篷,一手执着锋利的剑,另一手就拿着一块使那些受过折磨的牛最恨的红毯。牛放进来了,下意识地朝着那块红毯冲去。斗牛士舞动着红毯,躲闪着,让牛每次都扑空。最后,斗牛士在看客们的叫喊声中,把利剑从牛背的肋骨缝里,刺进牛的心脏。斗牛带着剑轰然倒下了。斗牛士扬扬得意地举起帽子,转着圈儿向四周看台上那些疯狂了似的看客们答谢。这是斗牛士最光荣的时刻,人们在他们的头上冠以“英雄”的称号。
但看客们关心的不是牛的死亡,而是人和牛搏斗的结局。并不是每一次斗牛士都能赢得胜利的,有时候牛比人要厉害些,斗牛士就会受伤,让人用担架抬出去。这胜利的牛和它的主人,也会获得喝彩。因为人们在斗牛士和牛的身上是押了赌注的,谁输谁赢,关系着看客们——也是赌客们的钱袋。
斗牛的季节终于来到了。这一天,西蒙和驯牛师带着虎牛进了城。同去的还有马丁和另外几个奴隶,他们是去照顾虎牛的。这个当儿,一定要让斗牛吃得饱饱的,更不能容许他生病。对西蒙来说,虎牛如果胜了,不只是会充实他的钱袋,而且还会给他带来荣誉。
我们简单一点说吧,轮到虎牛上场是那天进行的最后一场斗牛赛了。这最后出场的一位斗牛士,是全国最有名气的,人们称他为“斗牛士之王”。在他从事斗牛生涯的二十来年中,已说不清有几百头牛丧生在他的剑下了。今天,是他最后一次斗牛,从此他将退出斗牛舞台,回家当富翁去了,因为每一次从牛身上淌出来的鲜血,都会给他带来巨额的酬金。
今天,斗牛士之王特别兴奋,出场的时候面带笑容,显得英俊而潇洒,风度格外不凡。看台上的看客们向他们的这位英雄欢呼,有的把嗓子都喊哑了,简直是如醉似痴。不过当斗牛士之王看到虎牛被驯牛师牵进来,解开绳子的时候,也不免微微一怔。站在他面前的,看样子是一头年轻的公牛,但却长得格外健壮,躯干又粗又高;四条腿牢牢地踏着地面;硕大的脑壳上,竖着一对弯曲的长角;一身黄色的长毛,在夕阳映射下,闪闪发光。这些都没什么,引起斗牛士之王注意的是这头牛的两只眼睛,瞪得圆圆的,似乎在向外喷射着愤怒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