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吧 关注:853,431贴子:3,954,410
  • 8回复贴,共1

扬州出土漆器泣问古墓葬保护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百度


1楼2007-09-25 09:03回复

      扬州漆器工艺张长明研究员认为,漆器尽管用的是天然矿物作原料,但埋藏数千年后出土,遇到空气还会发生反应,使之色泽变暗。更为可怕的是,其木质胎坯原来在泥土中饱含水分,出土后变得干燥而收缩,漆皮不能与胎坯同步收缩,自然从胎坯上脱落。

      扬州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对于出土的漆器都是采用浸泡在水里的办法。但最先进的保护方法却是脱水法。而脱水法的工艺很复杂,目前全国仅湖北荆州拥有较高的脱水技术。扬州因为缺乏懂文物保护和化学的复合型人才,这方面的技术相当落后。

      另外,脱水法的技术所需经费极高,仅凭扬州的文物管理单位是没有办法实现的。

      现状:

      古墓遭破坏严重

      据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去年年底向媒体透露的资料,根据上世纪80年代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的结果,全国大约有四十多万处不可移动文物,但现在估计至少三分之一已经没有了,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盗掘。

      对西汉古墓的发掘,考古人员发现这座古墓由于埋的比较浅,只有4.5米。已经被盗多次,近年又被盗过两次,已对墓葬造成严重的破坏。

      9月16日,考古人员对紧挨着前堂的木棺东面的墓门进行清理时发现墓门北侧的模板已经裂成多块。专家在对这些挡板进行清理时,发现这些裂口应是刀、斧等大件工具所为。专家推测,贪心的盗墓贼在进入前堂后想凿开墓门,但被坚固的楠木墓门挡住了去路,所以对墓门动用了大件工具。

      扬州西湖镇蚕桑砖瓦厂附近,是扬州古代墓葬的重点埋藏区,曾发生多次古墓葬被盗被毁事件。由于没有专门的考古经费,导致相关抢救性发掘难以及时主动开展。考古部门呼吁,应该进一步打击盗取损毁古墓葬的不法行为。

      从9月2日开始,扬州市考古队每天晚上都开始派四人留守现场,以保护墓葬不受损坏。西湖镇派出所也加派了人手巡视,以保护墓葬的安全。

      记者注意到,考古发掘越到底层,考古人员越发心细,因为下面的文物叠压关系更为复杂。很多时候,他们连小铁铲也不敢用,生怕伤了文物,一件件文物都是他们用手抠出来的。

      但是,记者在古墓的发掘现场也看到,虽然这里属于古代墓葬埋葬区,但是丝毫没有影响砖厂取土挖掘机的轰鸣。附近好奇的居民们每天纷纷涌向古墓,可笑的是一些卖副食小吃的小商贩竟然因为这里迅速增长的人气,而把这里变成了自己的生意场所。

      不少村民缺乏文物保护意识,一些村民告诉记者,前段时间还看见过有人在这附近盗墓,挖出了一些坛坛罐罐的东西后随意丢弃在了附近。

      考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墓葬的挖掘工作都是抢救性挖掘,不少村民的文物保护意识不强,造成了一些文物流失和破坏,希望各方面多做宣传,重点宣传文物保护法,增强全民文物保护意识。

      期待:

      保护珍贵的文物

      记者了解到,关于扬州出土漆器的保护问题,前不久已列为国家科研计划项目。那些泡了几十年的汉代漆器,有望离开器皿,不用再无奈地被泡在水里。

      由于我国的文物保护工作,一直奉行埋在地下是最好的保护方式的原则,所以导致了文物不断地被盗掘,结果不得不进行被动发掘。对盗墓活动的估计不足,对当地历史了解得不深不透,对文物分布范围勘查不全面不彻底,导致了地下文物保护局面被动。

      专家认为,这个自建国以来奉行了五十多年的地下文物保护行规,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的保护需要。由于我国文物保护工作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各项制度还不完善。因此从制度层面上讲,文物保护是一项重大并且深远的课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案,从而逐步完善这个文物保护的制度体系。

      如果不发掘保护,不建成文物保护区,古墓留给我们的珍贵文物将越来越少。

      新闻链接:

      出土木漆器保护国家科研基地正式挂牌

      出土木漆器保护国家级科研基地2005年8月1日上午在湖北省博物馆正式挂牌。

      有关专家称,这是我国继敦煌壁画保护、兵马俑陶制文物保护之后建立的第三个国家级文物保护科研基地。

      漆器工艺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一项杰出创造和发明,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战国与秦汉时期是漆器制造的繁盛期。

      湖北省文物局副局长黎朝斌说:“目前我国有需脱水的漆木器约15000件左右。其中,急需进行脱水保护的有9000多件,而湖北省拥有的数量接近一半。”

      出土漆器的糟朽问题一直是文物保护工作的一个难题,中国科学家日前成功地找到了漆皮回软的材料和方法,还研制出回软后的展平加固修复材料和技术。据介绍,经过20多年研究,我国文物科技工作者已探索出17种关于出土木漆器保护的技术和方法,其中安徽省滁州市文管所的“小型古代饱水漆木器脱水定型”、湖北省博物馆的“乙二醛脱水加固定型古代饱水漆木器”等成果先后获国家级奖励。


    3楼2007-09-25 09:04
    回复
      2025-11-25 14:28:5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发贴完毕!
      可惜米图>.<


      4楼2007-09-25 09:04
      回复
        支持!顶一下~


        5楼2007-09-25 11:29
        回复
          • 61.154.30.*
          支持


          6楼2007-09-25 12:48
          回复
            这个不错


            删除|7楼2007-09-25 13:18
            回复
              顶~~
              好想看图~~~~


              8楼2007-09-25 13:36
              回复
                • 159.226.205.*
                好荣幸喔 两大楼主都来光临唏寳哒帖子 嘿嘿 ; )


                9楼2007-09-25 14:48
                回复
                  2025-11-25 14:22:5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0楼2007-09-25 15: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