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吧 关注:36,536贴子:1,265,776
  • 9回复贴,共1

告别舒适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人随时都在进行有意识的心理活动,这些活动分布在三个区域:舒适区,专注区,压力区。
当我们发呆,休闲,打游戏,回顾以前的成就时,我们的心就处于舒适区,这能给我们情绪带来愉悦,但由于这是一种简单重复的思维活动,它不能给我们的质带来提升。
当我们沉腻在舒适区,突然收到外界压力的刺激时,我们的心就很容易转入压力区。处于压力区的特点:清醒,焦虑,并且不得不告别舒适区,转入专注区。
学习,脑力劳动,以及接触新事物的人们,都处于专注区,这是带来自我提升的途径,习惯于专注的人,并不会太累,并且能够得到真正的愉悦。
可是我们摆脱不了惰性,也难以在自觉的前提下随时摆脱舒适区。唯有在外界压力的迫使下不得不专注,这样也难以摆脱焦虑。楼主的大学生活,也就是在舒适与专注间徘徊,直到要毕业了,社会的强劲压力一下子让人惊醒。可是时间也找不回来了。
能随时告别舒适区,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如果做不到自觉,那么就什么都别想,直接去做事儿吧,什么都好,不要老是发呆了,毕竟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3-10-18 19:48回复
    个人见解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3-10-18 19:49
    回复
      2025-08-24 04:51: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广东3楼2013-10-20 09:00
      回复
        补充一些,我的想象是,将三种状态看做三个圆圈,圆圈的交叉部分便是同时受两种状态影响的区域。交叉部分的大小视个人而定。
        比如说,抗压能力强的人,压力区和专注区的交集比例大,这意味着他能在承受较大压力的同时高效率工作。
        又比如,杰出人士的工作效率出众,因为他的专注区和舒适区的交集非常小,因此工作时基本不会存在分心走神的情况。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3-10-20 21:25
        回复
          个人认为,最理想的三圆构成模式是呈环套环串联状,压力圆在中间,舒适与专注圆与之相套。
          这意味着,适当的压力是工作与休闲的转换纽带,压力能给休闲带来节制,而工作也会受到自身的限制。 同时,专注与舒适互不干扰,保证了工作与休闲的质量。
          要达到这样谈何容易!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3-10-20 21:33
          回复
            不错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3-10-20 21:57
            回复
              与哈佛幸福公开课中提到的如出一辙,赞个。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3-10-21 13:0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