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楼上文:
昨天无聊,于是翻开经典杂志《读者》拜读。其实每看一本,我的第一想法就是找找有没有晶姐的踪迹。但是每次都是热情的心扑个空……所以,我作为一名晶锐,作为一名读者,突然很想看到晶姐的文字,真真正正从晶姐的内心流出,从晶姐的笔尖流出的文字。
还记的上初中的时候,疯狂的喜欢刘若英(当然那仅仅是孩子式的迷恋,并没有现在对晶姐这样深刻的崇敬)。偶尔在报纸上发现了一篇刘若英写的文章,于是便小心的剪下,把它珍藏在了我的日记本里,视若珍宝般的爱惜。在看惯了照片,听惯了音乐,欣赏惯了视频的今天,或许换种方式,用纸上跃动的文字来讲述生活、工作、公益、态度、感触、思想,我们能体会到不一样的晶姐吧。
我并不是想着晶姐涉足文坛,只是希望晶姐能在百忙之中静下心来休息片刻。文字是最悠久的文化,把自己融于字里行间本身就是一种放松,一种惬意。即使作为晶锐的我们最终并没有看到晶姐的文章,我也并不失望,至少我觉得疲惫的晶姐曾经在文字的幽静花园中小憩过,卸掉了一些沉重的东西。I
昨天无聊,于是翻开经典杂志《读者》拜读。其实每看一本,我的第一想法就是找找有没有晶姐的踪迹。但是每次都是热情的心扑个空……所以,我作为一名晶锐,作为一名读者,突然很想看到晶姐的文字,真真正正从晶姐的内心流出,从晶姐的笔尖流出的文字。
还记的上初中的时候,疯狂的喜欢刘若英(当然那仅仅是孩子式的迷恋,并没有现在对晶姐这样深刻的崇敬)。偶尔在报纸上发现了一篇刘若英写的文章,于是便小心的剪下,把它珍藏在了我的日记本里,视若珍宝般的爱惜。在看惯了照片,听惯了音乐,欣赏惯了视频的今天,或许换种方式,用纸上跃动的文字来讲述生活、工作、公益、态度、感触、思想,我们能体会到不一样的晶姐吧。
我并不是想着晶姐涉足文坛,只是希望晶姐能在百忙之中静下心来休息片刻。文字是最悠久的文化,把自己融于字里行间本身就是一种放松,一种惬意。即使作为晶锐的我们最终并没有看到晶姐的文章,我也并不失望,至少我觉得疲惫的晶姐曾经在文字的幽静花园中小憩过,卸掉了一些沉重的东西。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