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呼和浩特吧 关注:12贴子:919

回复:站在世界尽头的等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里是湖的南岸,是一路上水声最好听的地方。天气晴朗,冈仁波齐也从左前方露出头角,当转湖的方向由向西变为向北后,由于山坡的阻隔,冈仁波齐又会忽隐忽现起来。经过细细错后,是个开阔的风口,那里是转湖路上最接近神山的地方,暗红色的地平线上,雪白的冈仁波齐仿佛沙漠中圣洁的神谕。 

第二天的路程略短,三十多公里,吸取昨天太过于匆忙赶路的教训,今天一个人当走则走当歇则歇,随时记得补充些东西,午饭的时候还趴在背包上美美的睡了十来分钟,九个小时走到即乌寺的时候,累归累,却没有昨天那么狼狈。司机接我们去山坡上的住处,并且一再推荐旅舍后的温泉,晚饭后,我们决定去看看。 

哪怕有热水洗洗脸也好的,我们的要求也不高。不过,见到实景后,我立刻改变了主意。玻璃屋顶下,听着外面呼呼寒风,小隔间里却亮堂堂暖洋洋的,水龙头一打开,立刻浓浓的硫磺味,热热的温泉水里还能看到一点点叶片类的东东,需要怎样的意志力才能抵抗这样的诱惑呢?当然是心甘情愿的投降。后来我一再和别人说,若非温泉,真走不下来第三天。


21楼2007-09-18 20:26
回复
     
    第三天 · 即乌寺回到霍尔 · 轮回 

    即乌寺给了我意外的惊喜,可若说路上有什么遗憾,那也是在即乌寺。即乌寺是个建在陡峭山崖上的小小城堡,寺山一体,因为岩石的颜色,某些角度比古格还好看,可惜,来去匆匆无暇等待好时机拍张照片。同行七人有三人因伤病放弃第三天的行程,按照攻略今天大约二十到二十五公里的路程,车辆可以在接近霍尔乡的地方接到我们,不过,藏人转湖也多不走这一段,道路情况不太清晰,为了稳妥起见,我们早早就出发了。 

    不是所有的湖泊都能用波澜壮阔来形容,玛旁雍措却不会辜负这个词。每段行程的景致都有不同,比如说,昨天大部分是走在平缓的沙滩上,即乌寺前后就开始像海岸线,出现了陡峭的岩壁,偶尔会有在深圳走东西冲海岸的幻觉。


    22楼2007-09-18 20:26
    回复
      2025-11-15 10:59: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前两天路程长,路况并不差,类似便道,软硬度适中。虽然能看到经幡和类似寺庙遗址的痕迹,但今天的路明显少人,渐渐的路上的石块变多,然后就只能在碎石和沙土间自求多福了。没多久,俺的膝盖就感觉出差别,开始表示异议。 

      中午十二点左右,太阳钻出乌云,开始暴晒,稀疏的草下已经完全都是沙地,行走变得非常耗费力气。看不见老蔡老胡,序曲始终在前面一公里左右的可视范围内,一个小小的黑点在移动。算来已经向东走了十多公里,即使看不到车道,霍尔乡应该也不太远了,为什么一点迹象也看不到?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儿,时间不早了,我还是填饱肚子悠着点比较好。后来我才知道老蔡老胡早就拐上了通往拉普拉寺的土路,而我和序曲却不约而同地以为转湖肯定要紧贴着湖走,根本没有理会任何岔路。


      23楼2007-09-18 20:27
      回复
         
        再动身没多久,就发现序曲在前面站住不动了,远远望去似乎是前路被河隔断无法通过,于是我也停下来等她回头绕行,良久才发现她还是继续前行。赶到后才知道那是个将近十米的河水入湖口,看不到水底应该是有点深度,过还是不过?过,序曲没有太费时就过去了我应该也可以;不过,水流不急但若有淤泥被陷住,如何自救?无数与水相关的意外涌上了脑海。 

        沉吟再三,还是退回,往上游寻找更安全的绕行。不到二十分钟,就发现水清见底,只没足踝的样子,水中还有露出一小块碎石地面,可以作为中间喘口气的地方。赤足下水,走到沙洲是八步,从沙洲走到对岸是二十四步,我不会忘了这个数字。序曲下水的地方水深过膝,我很庆幸自己没有在这种地方这种温度下尝试这种水深。


        24楼2007-09-18 20:28
        回复
           
          水会安慰沙漠上的行人吗?水也会折磨沙漠上的行人。蔚蓝的玛旁雍措就在右手边十米,头顶烈日,脚陷沙地,整整又是两个小时,霍尔乡清清楚楚地出现在前方,序曲和我来到一个小湖边。后来我反复对照地图,这里就是Sham tso,再前面的小湖是Ding tso,Ding tso 与圣湖水面相连不可通行,在Sham tso和Ding tso之间的地带离开圣湖,就直接去往霍尔乡,约十公里。这正和我们想的一样,商量的时候,接到老蔡的电话。 

          老蔡他们从拉普拉寺走到219国道,会合到司机,现在过来接应我们。看山跑死马的俗谚应用在这里就是:能够通联,知道彼此的大概方位,视线上没有任何阻碍,就是看不到对方。没办法,我挥舞着登山杖在沙滩上又蹦又跳,据说当确认我们这两只活物的方位时,爬上车顶了望的司机达瓦高兴得跳起舞来。


          25楼2007-09-18 20:29
          回复
             
            4500也开不过这段沙地,我们只好互相接近。远远就看到朝我们走来的达瓦,谁知快到了他反而坐了下来,低着头也不看我,直到面对面,他才抬起头,坏坏的一笑,嘴里蹦出一句藏式英文:“Hello!” 

            Hello!达瓦,我们回来了!!转湖回来了!!! 

            玛旁雍措,没有丢下背包,紧紧地靠近你,我转湖回来了!


            26楼2007-09-18 20:30
            回复
               
              III.转山路 兄弟情 

              转湖完成的喜悦伴我度过了在普兰休整的一天,不过也不是没有阴影。最后一天湖畔的暴晒和寒风加重了序曲的感冒症状,咳嗽不止,还好输液之后没有恶化,这样去翻越转山途中5630M的卓玛拉山口委实凶险,她只好放弃。而我呢,又成了个跛脚鸭,冈仁波齐近在咫尺,怎么办呢?退而求其次,骑马上山? 

              早早来到塔钦为明天的转山打点,万万没有想到,牧民转场整个村子一匹马也找不到,依靠登山杖爬升一千米,我尚且敢试,下山路上那长长的乱石坡怎么办?失之交臂后哪天才能重来呢?沮丧之际,拉巴的话救了我:“这里的背夫都很好的,他不能背你转山,不行的时候能够搀搀你。”就是这样,找到了主心骨。 

              转山通常是一天半的路程,背夫建议第一天赶早出门当天就翻过垭口,第二天则非常轻松。这个建议比通常攻略中建议在垭口前的止热寺住宿要好,趁着头天状态好的时候多赶路,实际上它还有个好处是,这样就可以在上午尚未化冻的时候通过峡谷和沼泽地区,省去很多力气。


              27楼2007-09-18 20:32
              回复
                 
                在西藏的日子都没在野外看看星星,实在怕冷,这回却得来一个不得不看星星的机会,打着头灯出门,七点钟的塔钦清晨依然有星光点点。据说每到马年,冈仁波齐就会成为苯、佛、印度、耆那教徒以及自然崇拜者的盛会。现在的时代如此流行标签认同,那我可以被归为哪一类?自然崇拜者吗?像崇拜宗教一样崇拜自然,西藏旅游部门就是这么定义我们的? 

                转山的路远比我想象中轻松,表面上和普通的山中漫步没有区别,在冈底斯庞大的阴影里,很长时间里你是看不到冈仁波齐象征神示的巨大万字格,远远的,它是荒漠里圣洁的金字塔,承载着通往天国的阶梯,与冥冥中的神迹相感应,来到近前,它像所有的高山一样,没有绿色的荒漠和遍地的乱石,风景永远都在远方。 

                拉曲峡谷里静悄悄的,偶尔听到冰河解冻的轰响,我遇见一队磕长头转山的藏人,打头的女子分不清是母女还是姐妹,始终维持着同一频率:颔首默诵,合什向天,俯身扑地。动作是麻木的,表情是麻木的,甚至阖着双眼,丝毫不在意路向何方,仿佛行走的只是身体,她的灵魂在某个我望不进去的世界里与神同时沉默着,这里有条转山道是我看不到也无法涉足的。


                28楼2007-09-18 20:33
                回复
                  2025-11-15 10:53: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进山前就被告知背夫的酥油茶钱我们是要付的,在第一个帐篷坐定的时候,我还担心浪费时间,不过他们只背干粮,走了两个小时喝点热茶也不算过分。慢慢的开始觉得走得唇干舌燥之际有个帐篷坐下歇歇,喝口热茶聊聊天很不错呀,看到第二个帐篷的时候,我和背夫一样高兴,再往后都是我第一个钻进帐篷要茶喝。基本上,52公里转山道上的休憩点一个也没有落下,神圣的转山成了我的藏族生活体验之旅。 

                  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就坐在地上喝着茶傻笑。混的熟了,还会要来半碗糌粑拌酥油茶吃,背夫很高兴我也吃他们的食物,面饼、青稞酒都分我尝尝。在止热寺的时候,递过来一块灰白的东西,左看右看不知是什么,馒头不用做成这么奇形怪状的吧?咬了一口才知是羊肉,心下大惊,不会是生的吧?还好是风干的羊排骨。手掌大的羊骨,我啃了二十分钟,喝掉三碗酥油茶,满屋的藏人都盯着我笑。


                  29楼2007-09-18 20:34
                  回复
                     
                    止热寺之后就是漫长的翻越卓玛拉山口,路上会经过一个叫做天葬台的地方,但无从想象它的模样。只是,看到山坡上旧衣服时,我明白,到了。山谷里空无一人,死一般的寂静,一直不离我十步的背夫突然不见踪影,冈仁波齐的东北山脊冷冷得划过天空,破旧的衣物散落在左手的山坡,整个山坡都是,怵目惊心,刹那间,想喊却发不出声音。 

                    没有宗教信仰,寺庙教堂都只是看了就过,也没人教过我应该做些什么,依然低头慢慢地走着。经过最大的玛尼堆停下来仰望白雪皑皑的冈仁波齐的时候,一种莫名的感动攫住了我,——仿佛它懂得我,不远千里而来,什么也不祈求,可是它懂得我没有说出口的话,那个遥远南方的女孩的笑容和泪水它都了然于心。 

                    我终于跪倒在冈仁波齐之下,撑着登山杖放下右腿,再抬起头来的时候,嘴角尝到了咸咸的味道。


                    30楼2007-09-18 20:34
                    回复
                       
                      5630M会是我此生经历的最高海拔,在那之前要在五千米之上爬升五百米。一步三停,用尽全身力气喘息着对抗稀薄的空气,很有默契的,我只字不问还有多远,背夫也不催,就静静地靠在石头上等。最后一个山坡我已经喘得像个老刺猬,实在慢的不像话,他才摘下我脖子上的相机,开始拉着我的手往上走。他的手很温暖,连带的,我觉得垭口的风都不那么寒冷。 

                      三个小时后,五点半登上卓玛拉山口,七点整到达宿营地。没有想象中的高反,漏风的帐篷看得见星空,在岗仁波齐的佑护下,我睡过了入藏以来最安稳的一晚。


                      31楼2007-09-18 20:35
                      回复
                         
                        第二天的二十二公里完全称得上是轻松愉快,十点钟太阳颇有暖意才出发,我不想下山走太快,就不时停下来吃点东西,昨天我把水壶里的奶茶递给他的时候,他还直摆手,经不住我的坚持才接过去,怕他不好意思我转过头不看,他喝完的时候还不忘擦擦水壶口。今天就不会,他接过奶茶仰头就喝,我们开心地分吃水果零食,就像两个小孩。 

                        远远的看到塔钦了,他突然要去路边的小店买东西,拿回来的居然是瓶啤酒。我翻出小刀给他打开瓶盖,他却把啤酒递到我手中。 

                        碧空如洗,骄阳当空,在冈底斯和纳木那尼之间这片广袤的荒原上,轮流着一口接一口地喝着啤酒,我和我的背夫兄弟静静地快乐地走向塔钦。


                        32楼2007-09-18 20:36
                        回复
                           
                          离开塔钦,随后的日子不过是达瓦和拉巴带我们体验新藏线而已,会很轻松的,我想。中午十一点半,离开G219从巴尔兵站拐上去往扎达的山路。盘山路边的山陵开始变得五颜六色起来,棕红的,暗青的,焦渴得仿佛一场大火留下的痕迹。七拐八绕后经过源头模样的冰河,老胡很高兴,“一定是象泉河!”那么扎达县城就不远了。 

                          两个小时后,已经没人这么想。经过了一个又一个溪水的源头,在一个又一个荒漠的山谷里绕啊绕,我已经彻底失去了方向感,这是整个新藏线上唯一一个对着地图我都不知道东南西北的地方,后来唯一的乐趣就是搜寻那些桥的名字:打昌桥,偏误桥,如峥桥,别致外还有些哲理味道。


                          34楼2007-09-18 20:38
                          回复
                             
                            下午两点半,路边的电线杆仍然没完没了地向远方延伸,原野啊原野,扎达县城成了不可望也不可及的海市蜃楼。大伙儿都饿得前心贴后心,不得不下车找吃的歇口气。干巴巴的大饼被翻了出来,卤鸡蛋终于有人问津,榨菜是非同一般的美味,压缩饼干的口感不错哦,狼狈模样不一而足。 

                            进入县城前会穿过土林,其实土林不是扎达的一处景观,扎达就是淹没在土林里的城市,进出土林会有几个小时陷在土里,我会说“陷”,因为那确实是“土”的林,“土”的世界。虽说阿里的路都是尘土飞扬,扎达的尘土也绝对是个中翘楚,你想体验新藏线的路况又不想去新疆吗?那就来扎达吧,我们两辆车,达瓦当前车的时候居多,也就在这段路上,我常常鼓励达瓦要牢牢占据前车的位置,不可被拉巴超车,呵呵。


                            35楼2007-09-18 20:38
                            回复
                              2025-11-15 10:47: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黄昏时分的土林一定会成为摄影家的宠儿,不过我已经有点受不了烈日下尘土的煎熬,只想快快赶到扎达。从县城到古格遗址还有二十公里的路程,说是路,其实就是在纵横交错的干枯河道里穿行,没有雨水的大地能够干渴到什么样子?除了沙漠,扎达也是种可以想象的选择。那是从前的河道,从前的峡谷,崖壁上还有吃水线的痕迹,现在却是实实在在的土路,是沧海桑田最好的印证。 

                              有人说正是象泉河流域的气候变化水量骤减造成了古格的消失,也许吧。夕阳西下,落日余晖中的古格王国遗址上,你可以在心里上演每一种历史可能。八百年历史的古格王朝以佛教为立国之本,十七世纪葡萄牙人进入古格开始传教,国王改信天主教,王国内部宗教冲突愈演愈烈。1630年,在原属同宗的拉达克王国的支持下,两种力量终于走向战争,持续的战争之悲壮惨烈,可以从遗址的千尸洞略见一斑。


                              36楼2007-09-18 20: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