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知名经济学家汪丁丁在其博客撰文谈到,每年长假大约等于损失10个工作日,保守估测损失折合约2000亿元,建议进一步取消三天以上的法定长假。
汪丁丁表示,目前每年两次长假,假前假后的低效率、心态调整,约等每年损失10个完整的工作日。长假旅游,主要是年轻人,其中劳动力约两亿人日。全国损失20亿人日。据2012年城市人均产值数据,劳动生产率以每天百元计,即2000亿元。若问损失上限,可达2万亿元,主要是基础设施和旅游景点的低质投资及超额损耗、消费品质的降低、环境污染等成本。人口老龄化,劳动工资快速增长,于是长假的“机会成本”快速增长。建议取消三天以上的法定长假,争取两年之后普及弹性休假制度。
此外,汪丁丁对“长假消费拉动总需求”之说表示质疑。他提到,我询问过旅游景点的朋友们,得到普遍的回答:这些游客的消费额远低于本地客人!为什么?因为,呵呵,你只要看看这些游客整日围着西湖行走,手里拿着何种食物——老玉米、油炸各种廉价食品、水、自带的各种干粮。在西湖边最好的餐厅,我看到一群上海游客走进来,固执地要一桌“片儿川”(就是杭州的面条),最后悻悻然离开。外面游人如织的日子,那里的经理告诉我,日均营业收入比平日大幅下降……所以,游客的消费,可以拉动的总需求,实在很可怜。
对于汪丁丁的看法,有网友赞成,认为长假经济是“拔苗助长”的低效模式,本来该花500元的地方,由于资源紧张不得不花1000元,而且身心享受还不如平时花500元来得好,客观上造成天量的浪费。但也有网友认为,长假名曰七天,实际上刨去调休的日子又有几天?难道调休日的产值就忽略不计了吗?也有网友调侃,账不能这么算,每天睡觉还耽误了八小时呢,吃饭拉屎占用了五小时,“损失”也不小,可以直接省去了。I
汪丁丁表示,目前每年两次长假,假前假后的低效率、心态调整,约等每年损失10个完整的工作日。长假旅游,主要是年轻人,其中劳动力约两亿人日。全国损失20亿人日。据2012年城市人均产值数据,劳动生产率以每天百元计,即2000亿元。若问损失上限,可达2万亿元,主要是基础设施和旅游景点的低质投资及超额损耗、消费品质的降低、环境污染等成本。人口老龄化,劳动工资快速增长,于是长假的“机会成本”快速增长。建议取消三天以上的法定长假,争取两年之后普及弹性休假制度。
此外,汪丁丁对“长假消费拉动总需求”之说表示质疑。他提到,我询问过旅游景点的朋友们,得到普遍的回答:这些游客的消费额远低于本地客人!为什么?因为,呵呵,你只要看看这些游客整日围着西湖行走,手里拿着何种食物——老玉米、油炸各种廉价食品、水、自带的各种干粮。在西湖边最好的餐厅,我看到一群上海游客走进来,固执地要一桌“片儿川”(就是杭州的面条),最后悻悻然离开。外面游人如织的日子,那里的经理告诉我,日均营业收入比平日大幅下降……所以,游客的消费,可以拉动的总需求,实在很可怜。
对于汪丁丁的看法,有网友赞成,认为长假经济是“拔苗助长”的低效模式,本来该花500元的地方,由于资源紧张不得不花1000元,而且身心享受还不如平时花500元来得好,客观上造成天量的浪费。但也有网友认为,长假名曰七天,实际上刨去调休的日子又有几天?难道调休日的产值就忽略不计了吗?也有网友调侃,账不能这么算,每天睡觉还耽误了八小时呢,吃饭拉屎占用了五小时,“损失”也不小,可以直接省去了。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