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空来回复楼主这个帖子。我谈一谈我个人的看法。首先我很赞同启用摄像机对动作进行跟拍。尤其是托举,我比较关注托举的进入方式和水下的搭建形式,若摄像机能捕捉到这一点,将是非常有价值的参考材料。我建议中国花游队应该向2011年上海世锦赛、2010年常熟世界杯的比赛转播方索要水下的录像资料,尤其是俄罗斯的录像资料。全运会之前我在微博发布了许多配有解说词的GIF图片帮助花粉了解花游,其中有一张是俄罗斯双人做鱼尾三周的图片。伦敦奥运会的机子是水面水下都能看见的。当时文婷就在贴吧的微博下评论感慨,说她们如果采用和俄罗斯相似的划手,水位肯定掉到膝盖以下了。如果能得到强队的录像资料,可以给我们的队伍以技术参考,还能认清彼此的差距。
至于镜头特写,我个人认为属于锦上添花的环节。花游更注重的是整体的效果,比如集体的队形变换和推进,必须将所有队员都摄入才能体现其技术特点。摄像机对托举的跟拍也不太现实,先不讨论摄像机能否跟上队员腾空的速度,即使二者速度匹配完美无缺,也将会有新的问题出现。即,托举的腾空高度这一重点考量因素被摄像过程弱化了。观众只会看到队员在空中肢体进行了哪些变换,而无法辨别托举的高低。镜头特写,建议给队员的表情、上肢和脚面。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