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这个辩题有些感想法:
1、首先辩题中的“矛盾”应该理解为:互斥,二者只能选其一。这是辩“现实”一方须定义的。
2、为什么会出现想当富翁和吃不起饭不矛盾的状况——即吃不起饭我也可以“坚持”当富翁的理想。这是因为成为富翁的前提条件有两种(1)精神条件:我要当富翁的想法(2)物质条件。真正出现矛盾的是物质条件,比如当富翁应受的教育、资金、人脉;而精神条件,而当富翁的想法(辩题中的理想)虽然受到物质条件的制约会改变,但是在辩论场上会被肆意夸大成“任何条件下都会坚持的理想”,虽然符合日常思维但实际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一个不以物质条件为转移的理想在客观和主观上都有唯心的嫌疑(虽然我很喜欢),可是在这里被隐藏得相对较深了。理想本身不会与现实矛盾,与现实矛盾的是实现理想的物质条件,通过物质条件的制约直接造成理想的不可实现,进而得出理想与现实存在矛盾——我们的思维过程应该是这样的。
3、如何破“吃不起饭也要坚持当富翁”等类型例子:1、按照此逻辑,会出现一辈子吃不起饭,一辈子相当富翁的人,这是坚持理想吗?肯定不是。2、按照此逻辑,会出现穷困潦倒却整天做白日梦的人,这是坚持理想吗?肯定不是。
4、如何破“生命受到威胁仍坚持理想”等类型的例子:理想并不会因为个人牺牲而有所改变,(理想没有与现实矛盾),理想不管逆境、顺境、险境都在那里!但对方会说:这些理想都是坚持的结果!我方此时可以唱唱高调:理想从来都在那里,不管过去、现在、将来他都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亘古不变!此时我方处在客观唯心主义的漩涡里,虽然很有意思,但一定要注意哦。
5、尊重现实不一定和坚持理想矛盾,即坚持理想也是对现实的一种尊重。
6、在这个辩题中,理想已经属于客观存在了。
综上:作为“尊重现实”一方,应基本可破对方了。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