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11月28日漏签0天
编剧兰晓龙吧 关注:617贴子:5,565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 99回复贴,共7页
  • ,跳到 页  
<<返回编剧兰晓龙吧
>0< 加载中...

回复:【转贴】 了望周刊采访记录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战地雷达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了望东方周刊》:但王宝强说这个戏还是很多儿童喜欢看的,尤其是喜欢他。 

兰小龙:尤其是喜欢他?是吗?才没有呢。我所知道的儿童最喜欢的史今和伍六一。喜欢到什么地步呢?他们上次在昆明做宣传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很熟的朋友的妹妹就把张译和邢佳栋叫到一边——那时候她根本没说她是我们朋友的妹妹——说,我是你们的观众,我非常不好意思,你们能不能上我家去一趟?两个人听了肯定不想去啊,本身宣传一天就很累了,而且哪有这样随便去一个观众家里的啊。那人就说我们家两个孩子在等着呢,一个五岁一个六岁。那时候已经十点多了,俩人一听没辙那就去吧。去了以后,两个小孩送给他们一张十六开的白纸,上面写满了史今和伍六一的名字,伍六一还写成了561。反正两个人在那儿一直陪两个小孩儿玩到凌晨一点半,出来以后邢佳栋特别难受,上车以后说我心里堵得慌,说我们凭什么?我们这个戏的演员是我特别喜欢的,这个时候能说出这种话来。我们凭什么?凭什么让观众这样对我们?我们不就是演了个戏吗? 
后来他们跟那两个小孩儿成了好朋友。我去昆明的时候我也去他们家了,跟两个孩子一块儿玩,但是人家不喜欢我。而且他们绝对不是追星族的小孩子。我那时候问我能给他们买点什么,我们那个朋友说他们喜欢玩围棋,我去看了以后发现他们还真是喜欢玩围棋,而且是摆残谱。看电视是看英语节目,自己躺在床上一句一句地跟着说,完全没有大人管他们。我都看傻了。还听说那个小女孩大半夜突然哭起来了,说我想伍六一了,我要给他打电话。弄得大家先打电话给张译,问到刑佳栋的电话,再打过去,刑佳栋还关机了。 
对,小孩儿最喜欢的不是王宝强,我还没听说过王宝强被喜欢到这个程度的。 
 
 
 作者: 等待升仙 2007-9-16 01:51  


  • 战地雷达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了望东方周刊》:这个戏的演员确实选得好,每个人都很贴切。 

兰小龙:对,我非常佩服老康和选演员的执行导演李义华,他们挑出来的演员性格里都有那种生命力的东西。确实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们中间很多人都是我很敬重的。而且我发现一件好玩的事情,我们这个戏演完之后有两个最失控的人,张国强越活越像高城,前不久才拧过来,因为又给他安排了另外的角色嘛。张译就越活越像史今,活得我们都不习惯了。张译本来是那种永远在背后给你捣乱的人,叽叽歪歪,你说什么他都不好好答应你,最简单的事儿也不行,就说你给我拿张纸呗,我靠他能给你绕八十个弯最后你一看那张纸还是没有到你手里,属于这样一个货色。演了史今之后他突然变得舍己为人越来越好了,我们都很不习惯。好在现在又慢慢回去了,前几天刚把我气得够呛。他本来说前几天就要到这儿来的,结果现在给我拖到月底了,我本来从北京有一大堆东西要托他带,老段要过来我都没让他带,现在这些东西都砸在他手上了。人家一点内疚之心都没有,就是你信我你活该那种。 
张国强呢,就是做出一副很刚硬的样子呗,走路都不带打折的,不知道什么叫拐弯,越来越仗义。你已经习惯他以前了,突然变成这样让人特别不能适应。张国强最早给我的印象是什么,那时候在昆明我住在二楼,每天中午下面就有一个穿着裤衩的傻冒,在那儿顾影自怜搔首弄姿地看着自己,哎呦这块儿黑了没有那块儿黑了没有,然后过一会儿发现你在看他,就冲你喊:下来晒晒呗下来晒晒呗!属于这样的货色,你说这个人跟高城哪有一点靠谱的?不过这个人属于一个戏疯子,这个没办法。 
张国强刚到剧组的时候都有点抬不起头来,因为张译啊、陈思成啊、老段啊一大堆科班出身的嘛,他不是。他们用来衡量自己的自尊啊什么的标准就是,我这场戏演没演好,这也是这个剧组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所以张国强一开始老抬不起头来,因为迟迟没有他的戏。刚开始我们拍的是许三多老家那一部分,都是民团在那儿忙,弄得正规军在那儿急得都不行了。而且张国强的戏还要靠后,他就特别着急。但是后来他的戏刚上不久,有一场让我特别感动的,就是钢七连解散之后他在那儿骂许三多,哇靠,从此以后他就是高城,没说的。 
 
 
 作者: 等待升仙 2007-9-16 01:51  


2025-11-28 05:31:5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战地雷达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了望东方周刊》:有没有你特别喜欢但是后来被删掉的戏? 

兰小龙:有一些,但是都是现实原因。比如我原来给何洪涛安排了一个三岁多的儿子,见了所有穿军装的都叫爸爸,只是管他爸爸叫叔叔,一出场嘴上画着非常完整的络腮胡子。这段戏很长的,这是很搞笑的一个角色,就跟一个军队的小混混一样。但是后来老康跟我商量说这段戏拿掉好不好?我当时就急了,这段戏怎么能拿掉呢?他说你要真找这么一个小孩儿来演我这档期至少超过两个月。我一看也是,你要找一个三岁多的可爱的小孩儿非常容易,问题是你怎么调教好他,这太麻烦了。我没辙了,就说那你自己删去,我不管。我们关于人情的戏几乎都没有删减,删的都是因为现实原因或者是装备问题。 
 
 
 作者: 等待升仙 2007-9-16 01:51  


  • 战地雷达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了望东方周刊》:士兵这本书好像是以小说形式出现的? 

兰小龙:我最早写的是剧本,但是书商觉得剧本形式没人看,然后他又想发,就问能不能改成小说格式。但实际上我宁愿发剧本,因为剧本的文学性其实是非常强的,但你要把剧本改成小说格式其实挺不伦不类的。最后基本不是我改的,对我来说这是没有意义的事情,这个东西已经是我嚼过的馒头了。我要是自己改的话基本会把这个重写一遍,我改过一次,最后发现不能这么干,我花这个力气完全可以去嚼一个没嚼过的馒头。最后改出来的我基本没看。 
 
 
 作者: 等待升仙 2007-9-16 01:52  


  • 战地雷达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了望东方周刊》:最初创作士兵这个剧本是什么契机? 

兰小龙:我写一个东西可能就是因为它有趣,这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让我感动,如此而已。没有想告诉大家什么啊,想证明什么啊,想改变什么啊,绝对没有。我写东西更多的是顽童的心态,就是自己觉得有意思,原来这样做一个东西也可以啊。而且通常会在一个戏里面树立一个以前从来没有做到过的,甚至没有去想象过的东西,比如说我跟老康现在想做一个非常喜剧化的战争片,从头到尾要不死一个人,但是他又要很凝重,这个题就很难了。我给自己立的这个题目我到现在还没有想出辙来,到底该怎么做。就说中国人是否能接受一个虎口脱险似的东西,而且我们在一个非常严肃的环境里面说这件事情。我们能不能用这个突破官方一向的审美口径?不断会有这样的问题出来。像我们现在做的团长也是,都要给自己一个题目。 
许三多这个当时写得时候27岁,现在看来还比较混沌,所以拍之前我又改了第二稿。 
 
 
 作者: 等待升仙 2007-9-16 01:52


  • 战地雷达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了望东方周刊》:现在拍出来跟你对它的预期有差距吗? 
兰小龙:比我预期得好。我做电视剧做了这么多年了,我知道剧本拍成电视剧减分能减到什么地步,而且有时候还会减到你无法忍受的地步。我非常清楚老康顶着多大的物质上的匮乏在做这件事,当然不只他一个人,这些主创人员都是在用自己的心力把这块儿给补上。非常难的,比如说这戏我们在云南拍的,能上高原的直升机只有几种型号,当时正好没有。然后怎么办,好多场景都得现改。主要困难都是在军事方面的。 
 
 
 作者: 等待升仙 2007-9-16 01:53


  • 战地雷达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了望东方周刊》:不过不少观众觉得你们在军事方面做的还是很真实的,包括一些军事论坛也做了很高的评价,不像其他一些军事题材的感觉都在瞎掰。
 
兰小龙:那些是基本常识的东西都弄错了。这个怎么说呢,你也没法说我们多严谨,老康也是个很有责任心的人,就算是能活动得来他也不会说,你们这个团这几个月什么都别干了,就陪着我拍戏吧。坦克一发动起来,搞不好老康比指战员心里还要心疼。一个坦克几百马力的发动机,你想它烧多少油吧!我们那个主战坦克88B,一个摩托小时好像是3600吧,99式好像一个摩托小时都已经上一万了。老康在军事上面更多的是抠一种细节上的东西,比如说战术动作啊、临战状态啊这些方面。再比如说瞄准镜,这个网友的评价是很中肯的,这大概是第一部军事题材电视剧把各种型号的瞄准镜都区分开来的。老康在这些方面非常认真,尽管他一天军人也没有当过,所以他也做得非常累。因为他担负着两方面的责任。一方面是对军队的责任,他刚开始的时候都快魔障了,最魔障的就是袁朗。因为袁朗是个新派军人,那你在一个新派军人身上不能误导,要给大家展现出来一个什么样的东西?他就天天在那儿苦思冥想的,我看着都不行了,我说老康,一会儿军委开会是不是要请你去啊?往下中国军队的发展方向是要你定吗?他就说,我得想好啊。 
就是他拍这个戏不仅是不能在装备上乱花钱,还要为自己表达的东西负责任,不给军队添麻烦。同时还有另外一个责任,就是社会责任。尽管这是一个没法再纯粹的军事题材了,便装在这个里面都是当成戏剧因素来用的,但是作为主创人员肯定还希望它有更大的受众面。 
 
 
 作者: 等待升仙 2007-9-16 01:53  


  • 战地雷达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反正现在我觉得我们应该尽力像许三多那样做戏,不要像成才那样做戏。目的性太强的话,就丧失了他本来的意义了。就像现在央视“黄一”“黄八”的军旅戏,已经形成了一个套路,成了“军八股”,女记者啊、上校的女儿啊之类,其实是“土八股”,就算是军区政治部,我认为他们也不喜欢看到这样的东西。但是军队还是在协拍,投入了就得要回报,所以就往大了做,然后去央视排队去吧。还是定向思维。而且现在又出了新的八股,主角出来都是一口粗话的那种,一下出来了一批这样的戏。以前我们说政党英雄,现在我们说草莽英雄了。这算是一种进步,但是怎么说呢,如果我们往前走了一步,千万别停在这一步上,赶快想下一步应该怎么走。 
这其实也就是我们一直感叹的创造力的问题。中国人其实不是没有创造力,他到今天也一直在创造,但是说,快一点,稳一点。其实快和稳不是冲突的,反而在原地踏步的时候是非常容易不稳的。你拼命在一个经验之内做事情的时候就是这样,观众很快就会腻烦了。就像一条船上只能装10个人,大家都看着这条船好,一下上去一百个人,结果这条船很快就沉了,大家都游下来,又看到那一条船好,所有人又都上去了,结果那条船也沉了。这其实不是单说军事题材,所有题材都这样。涉案剧、武装剧、历史大戏、谍战戏……都是这样。 
不过我倒是觉得国内电视剧编剧这一块儿这两年相对成熟了很多。我很期待中国有一天出现这样的东西,每一个编剧都是自己的一套东西,那才好玩死了。 
 
 
 作者: 等待升仙 2007-9-16 01:54  


2025-11-28 05:25:5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战地雷达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了望东方周刊》:你觉得那些方面是更进了一步的? 
兰小龙:编剧在台词方面、戏剧情节、人物上的讲究,还有一点非常好的就是他们在争取变换视角。这一点不光是编剧了,如果导演不配合的话你是根本做不到的。比如刘惠宁的《半路夫妻》,你第一眼扫上去的时候,你就能从这个导演的用镜啊、画面啊感受到他在试图换一种视角。这个非常重要,而且现在中国电视剧做得越来越敬业,相对来说。我们当然没法跟兄弟连这样的电视剧比,我们的投入啊每天的工作量啊根本没法跟人家放在一起去比。但是至少是在有限的环境内吧,做到更好,所以他们开始去注意一个世界的东西,就是一个戏是一个世界,一个世界有自己的气质,这是非常形而上又形而下的东西。这些注意到的导演都是中国导演里面的佼佼者。有这么一批人带着中国的电视剧往下走,还是可以很稳定的走下去的。我感觉港台现在对我们的电视剧非常服气,台湾人已经认为自己的历史剧、武侠剧是根本没法看的。 

你作为一个电视剧的主创人员,究竟心目中第一位的是什么。现在很多电视剧并不把观众放在第一位,编剧想的是怎么糊弄住导演让自己一稿通过,导演想的是怎么把其他人包括投资方都治得服服帖帖,制作方想得是怎么把电视台搞定,电视台呢想得就是我怎么压你怎么插广告啊。每个环节都是自己管自己,我们永远忘了观众,观众被排在最后了,但实际上这是最重要的一块。 
我们刚才说的谍战啊、军事题材啊都是这样,现在大家拍片子想得都是好卖不好卖,想得都是片商。片商怎么看片子啊?他看你一个第一集,看你最后一集,其他的都不看了。现在就导致有的电视剧第一集和最后一集都砸两三百万,中间那叫一个水,都没法看。观众是很容易被糊弄的,你搞出一个新鲜的说法宣传让他看了第一集,也许他觉得还行还会看看第二集,然后反正两集都看了,人物也熟悉了,可能就会接着往下看。其实就跟我看网络小说一样,有的很烂的小说,但是我已经看了一万字了,索性就看完吧。于是乎它似乎收视率高得要死,但实际并不好。 
1990年之后我基本没看过电视剧,所有看的都是在那之前。对我影响最深的三个电视剧,一个是南斯拉夫电视剧,《卡比拉的篝火》,绝大部分人估计都没看过,写南斯拉夫游击队的,非常诗意,跟《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什么的都不一样。我觉得是一个非常伤感也非常童真的人写的,小说的开始就是献给xxx,一个永远记不住的南斯拉夫名字,我曾经一起作战的朋友。他现在已经死了,我还活着。我简直觉得无法了解的镜头,一个小孩儿去摸意大利人的哨所,拿着枪往前冲,前面有一个梨树他看着突然就呆了,因为他老家也有一颗梨树,他就在那儿看一直到意大利人把他抓走。当时我特别小,但是看了这个特别有感觉。另外两个就是《蹉跎岁月》《凯旋在子夜》,我毫不夸张地说这三部电视剧构成我以后的电视剧观,到今天很多画面我还记得很清楚。 
 
 
 作者: 等待升仙 2007-9-16 01:54  


  • 战地雷达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了望东方周刊》:你第一次看到样片是什么感觉? 
兰小龙:有时候呼吸比较急促。为了要压制一些东西。我绝对不要在老康面前表现出来。那时候音乐什么的都还没有配上去。 

《了望东方周刊》:你们会长久合作下去吧? 
兰小龙:其实我们都很想摆脱对方,因为跟一个人合作太久的话,会造成一种惰性。我太清楚你了,我清楚你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或者短缺什么,下意识地我就会避开一些东西,但这样是不是好事呢?有时候觉得也许不是好事。 
我想我们是不是能长久合作是由我们的才情决定的,就是说能不能不重复。这种重复绝对不会归咎到对方身上,而是要考虑我们是不是应该各自去闯一片新的天地,而且还惦记着什么时候再回来一起做个戏。 
 
 
 作者: 等待升仙 2007-9-16 01:54  


  • 战地雷达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了望周刊采访记录 
 
 
 作者: 等待升仙 

http://post.baidu.com/f?kz=263208591


  • 渭水岸边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这个是从编剧兰小龙吧,战地雷达那里转贴来的,略有删节


  • 渭水岸边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发错了,羞愧


  • 扬帆_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楼上你转去哪里的? 呵呵...:)


2025-11-28 05:19:5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扬帆_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这采访真的不错,仔细看了,看得我眼睛都湿了~~!

又看了大吧几位吧主在249吧的发言,今天的心情真的不同.

谢谢雷达,终于让我又看见兰编的影子了,这阵子真的太想念了,想念所有的人...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 99回复贴,共7页
  • ,跳到 页  
<<返回编剧兰晓龙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