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史料记载冲突很大,各吹各的,估计大家也不太信。我们来分析一下:一日本投入兵力。日本的战略是以强凌弱、水路并进、速战速决,希望在明朝完成调动前就完全战胜朝鲜,其国内稳定没有后顾之忧,将领中除德川系担任后备外,其他重要武将全部登场。以此来看,日本动用了全部可以调动的兵力,应该不少于之前的九州征伐,即不少于20万。二明朝的投入。明朝全国兵力应上百万,但国土广阔,主要威胁还在北方蒙古方面,虽然万历年和蒙古关系有所缓和,但不可能大量抽调防备,加上西北西南也在同时用兵。估计投入兵力要小于之后的萨尔浒,万历三大征中朝鲜战征的费银比另外两大征总和还大,除路远并因为是海外作战因素外,作战不够顺利,兵力投入可能略大于另外两大征,估计接近10万为合理。三三方的损失。朝鲜:萨尔浒之战中朝鲜投入军队数万人,那么推测朝鲜全国军队应该在20万人左右,那么这战损失军队应该在20万,如果把这个数算到明军头上,很多数字就可以解释了。明朝和日本兵力损失都不大,未见某兵团成建制被歼灭,仅李如松、平行长各一次涉险。牺牲将领中如不计最后一战李舜臣、邓子龙意外战死,无大将战死,战死将领包括:日,金甲倭将;明:李有声,史儒,估计一般人都没听说过这几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