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娜,一个在2006年时而听见、看见的名字,沉默了一段后,又回来了:带着一部刚刚杀青的电视剧和一张马上发行的专辑。和她聊天发现,她是个矛盾体:身为歌手,却说从来不觉得自己会唱歌;她说一直都认为自己是个害羞的人,但是最近却变得很能侃;她还说艺人不好当,但又很享受目前的状态……
--------------------------------------------------------------------------------------
从北影旁听生到北漂 吃牛肉面遇上月薪7000的合约
1999年,16岁的厉娜为了自己的演员梦想,在北京呆了一个暑假,“北京电影学院的老师在暑假办了学习班。”那是她第一次去北京,“第2年,爸妈花钱走了很多关系,我才报上了北影的旁听生,从那以后我在北京一呆就将近8年。”
然而,在北京电影学院和本科生们一起上课,却让她感到万般苦闷:“我们几个旁听生觉得很压抑,难以融入那个圈子。慢慢的,大家都不再去上课,但同学们对我们都很好,我后来参加超女时,还给我集体投票。我被指控上过北影是谎话时,同学们也站出来帮我证明。”离开电影学院后,厉娜开始了北漂生活,如今,她可以笑着说自己当初不被认可的经历,“拿着自己的资料和照片去剧组自荐,不过基本没有被看中的。其实每次被拒绝,都让我很难忘,被拒绝的次数多了,就会觉得不适合干这行。但新的面试机会一到,我又会重新拾起自信,我就这样的不断跌倒再爬起来,在跌倒中成长。”
“偷偷告诉你一件事,我从来没对媒体说过的,”厉娜很神秘地笑着,凑近记者,“其实刚到北京不久,我签了一家公司。我在吃牛肉面时,有个自称是经纪人的陌生人跑过来,说想签我。”厉娜回忆说,“当时觉得不靠谱,骗子见多了,但他们接下来的一周每天给我打电话,似乎挺有诚意,我最终还是去和老板见了面。”直到现在厉娜还不明白:“我从来没唱歌给他们听,我也说了不会唱歌,但他们说会送我去学。”签约后的一年,厉娜说过得特别滋润,“他们给我工资,底薪7000元一个月,周围的人都羡慕我,但是那时的我不乖,也不够成熟,这一年也没做出什么东西,所以没再续约。”
厉娜坦言,从小喜欢演戏的她想做演员,所以才从浙江跑到北京,“在北京的大多数时候,我靠拍800~1000块钱一个的广告补贴生活,但还是需要家里的经济支持。”回忆最难忘的事情时,厉娜回答得很干脆:“每一件事都让我难忘。这8年我的变化很大,可以用脱胎换骨形容。”
--------------------------------------------------------------------------------------
从北影旁听生到北漂 吃牛肉面遇上月薪7000的合约
1999年,16岁的厉娜为了自己的演员梦想,在北京呆了一个暑假,“北京电影学院的老师在暑假办了学习班。”那是她第一次去北京,“第2年,爸妈花钱走了很多关系,我才报上了北影的旁听生,从那以后我在北京一呆就将近8年。”
然而,在北京电影学院和本科生们一起上课,却让她感到万般苦闷:“我们几个旁听生觉得很压抑,难以融入那个圈子。慢慢的,大家都不再去上课,但同学们对我们都很好,我后来参加超女时,还给我集体投票。我被指控上过北影是谎话时,同学们也站出来帮我证明。”离开电影学院后,厉娜开始了北漂生活,如今,她可以笑着说自己当初不被认可的经历,“拿着自己的资料和照片去剧组自荐,不过基本没有被看中的。其实每次被拒绝,都让我很难忘,被拒绝的次数多了,就会觉得不适合干这行。但新的面试机会一到,我又会重新拾起自信,我就这样的不断跌倒再爬起来,在跌倒中成长。”
“偷偷告诉你一件事,我从来没对媒体说过的,”厉娜很神秘地笑着,凑近记者,“其实刚到北京不久,我签了一家公司。我在吃牛肉面时,有个自称是经纪人的陌生人跑过来,说想签我。”厉娜回忆说,“当时觉得不靠谱,骗子见多了,但他们接下来的一周每天给我打电话,似乎挺有诚意,我最终还是去和老板见了面。”直到现在厉娜还不明白:“我从来没唱歌给他们听,我也说了不会唱歌,但他们说会送我去学。”签约后的一年,厉娜说过得特别滋润,“他们给我工资,底薪7000元一个月,周围的人都羡慕我,但是那时的我不乖,也不够成熟,这一年也没做出什么东西,所以没再续约。”
厉娜坦言,从小喜欢演戏的她想做演员,所以才从浙江跑到北京,“在北京的大多数时候,我靠拍800~1000块钱一个的广告补贴生活,但还是需要家里的经济支持。”回忆最难忘的事情时,厉娜回答得很干脆:“每一件事都让我难忘。这8年我的变化很大,可以用脱胎换骨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