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吧 关注:4,559贴子:20,092

回复:【推书】死者的书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441-445. 米兰·昆德拉【捷/法】
一个捷克人,申请签证移民。官员问:你打算去哪?哪都行。官员给他一个地球仪:自己挑吧。他看了看,慢慢转了转:你还有没有别的地球仪?
米兰·昆德拉终于让我对捷克文学有了那么点兴趣。他倒是很符合那种从多灾多难的国家中孕育出的天才的定义——他大多数享誉世界的作品,都是在苏联武装入侵捷克后写成的。在极端的环境下,人被迫伴着压力(更多的是痛苦)来进行思考,所以,往往有天才的设想/臆想/狂想出现。
所以,我不为现在被称作死水的中国文学界而悲哀,因为我知道,这也代表着社会的稳定。大作往往伴随着大变革,大麻烦,大灾难……
有人问梁晓声:文化大ge命造就了你们这批出色的作家,那么你认为文ge是好事还是坏事?梁回答,二次世界大战也同样造就了一批出色的作家,那么你认为二战是好事还是坏事?
我想,这个故事可以解释我对某些作家的看法了。
本贴第391有昆德拉的作品《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本楼中昆德拉的作品包括:
苏联占领背景下的《生活在别处》
吐槽:又是一个一心往上爬后摔死的倒霉蛋。
背景同上,但是剧情更加曲折巧妙的《为了告别的聚会》
吐槽:就是因为还有这些巧合,生活才有趣。
私以为最有艺术性的《缓慢》
吐槽:很魔幻,很粗俗,很给人印象深刻。
关于情人之间别扭问题的《本性》
吐槽:两个人能在一起很容易,能长时间保持下去,则需要点小手段,如果玩不了小手段……就得靠偶发事件,比如做梦。
文学评论性质的《被背叛的遗嘱》
吐槽:看了他对卡夫卡的看法,再看看卡夫卡的书,不得不承认自己境界未到。


IP属地:辽宁279楼2014-12-10 23:00
回复
    448.《霍乱时期的爱情》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
    简介:一起葬礼引出一段五十余年的爱情,而最后有情人竟然还能双宿双飞。(这个“竟然”不是我的本意)
    引文:1.母亲在儿子向她倾诉前就发现了他的心事。因为他不言不语,茶饭无心,晚上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成眠。在他等待她的第一封回信期间,焦虑使他的身体状况更加复杂化了,他腹泻,吐绿水,失去了辨别方向的能力,还常常突然昏厥。母亲十分惊慌,这些症状不象是爱情引起的身体失调,倒象是染上了可怕的霍乱。(爱情是最难治的病症)
    2.阿里萨眼睛眨也不眨地听他说完,然后从窗户中看了看航海罗盘的刻度盘,看了看清晰透明的天际,看了看万里无云的十二月的天空以及永远能航行的河水,说:
    “我们一直走,一直走,一直走,再到‘黄金港’去!”
    费尔米纳震惊了,因为她听出了昔日圣灵所启发的那种声音。于是她瞅了一眼船长:他就是命运之神。但船长没有看见她,他被阿里萨冲动的巨大威力惊呆了。
    “您这话当真?”他问。
    “从我出生起。”阿里萨说,“我从来没把自己的话当过儿戏。”
    船长看了一下费尔米纳,在她的睫毛上看到了初霜的闪光。然后他又看了一眼阿里萨,看到了他那不可战胜的自制力和勇敢无畏的爱。于是,终于悟到了生命跟死亡相比,前者才是无限的这一真谛,这使船长大吃一惊。
    “您认为我们这样瞎扯淡的未来去去可以继续到何时?”他问。
    阿里萨早在五十三年七个月零十一个日日夜夜之前就准备好了答案。
    “永生永世!”他说。
    吐槽:阿里萨早已把所有的爱情方式,能爱的所有对象都在五十多年内使尽了(御姐,萝莉,人妻,人母……柏拉图的,肉欲的,理智的,疯狂的),当他转了一大圈回到费尔米娜身边时,我相信……他只是寂寞了,如同费尔米娜一样。
    添了五十多年柴的爱情之火早已烧尽,余下的灰烬尚有温暖,足以抚慰两颗干枯的老人心。


    IP属地:辽宁282楼2014-12-12 15:13
    回复
      2025-09-11 00:42:5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449.《百年孤独》作者同上
      简介:以一个家族的兴衰史反应整个拉美世界的兴衰的故事……
      引文:1. 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开头就不凡,这一句很是可以吸引人看下去……直到读者被混乱的人物关系搞疯)
      2. 多年以后,在临终的床上,奥雷连诺第二将会想起六月间一个雨天的下午,他如何到卧室里去看自己的头生子。儿子虽然孱弱、爱哭,一点不象布恩蒂亚家的人,但他毫不犹豫就给儿子取了名字。(第十章的开头……作者不会想用这种手段吸引着大家往下读吧。)
      3.家族中的第一个人将被绑在树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个人将被蚂蚁吃掉。(让人心生寒意的预言)
      吐槽:如儿童编出的故事一般混乱,幼稚,但又如同史诗一般壮丽,宏大——但愿预言不成真,阿门。


      IP属地:辽宁283楼2014-12-12 15:24
      收起回复
        450.《莫罗博士岛》赫伯特·乔治·威尔斯【英】
        内容简介:一个海难幸存者飘到一个全是人造怪兽的岛上,而岛的主人莫罗博士最后会被自己的造物毁灭……
        引文:1.暗处的声音开始一行行地吟唱一种疯癫癫的祷文,我和其它的兽人便重复它的话。它们一边吟唱,一边晃着身子,用手拍打着自己的膝头,我也如法行事。我当时觉着我似乎已经死去,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幽暗的窝棚,奇形怪状的模糊身影,这里那里投下摇曳不定的光斑,大家动作整齐划一地摇摆着,吟唱着:
        “不得四脚爬;这是律条。难道我们不是人吗?”
        “不得舔水喝;这是律条。难道我们不是人吗?”
        “不得吃肉和鱼;这是律条。难道我们不是人吗?”
        “不得抓挠树皮;这是律条。难道我们不是人吗?”
        “不得追赶其他人;这是律条。难道我们不是人吗?”
        就这样,从禁止这类愚蠢举止到禁止一些我当时认为简直是最疯狂,最不可能发生和最令人不齿的行为。
        大家被一种充满节奏感的狂热攫住了;我们越说越快,身体越摇越快,重复吟唱着这怪诞的律条。表面上我被这些兽人的热诚感染了,然而内心深处却感到又好笑又厌恶。
        我们唱完了一长串禁律,便转而开始吟唱新的律条:
        “他的屋是疼痛屋。”
        “他的手是创造的手。”
        “他的手能伤害。”
        “他的手能治愈。”(这些疯狂的话实际代表两样东西,智慧生命对自己的疑问……以及宗教)
        2.所谓道德教育的大部分内容就是本能的人为调节和放纵不羁的问题;好斗被调教成勇敢无畏的自我牺牲精神;性欲被压抑成宗教狂热。
        3.肌肉并不需要感觉疼痛的能力,而且没有疼痛的感觉。皮肤也不太需要感觉疼痛的能力,只有大腿的一些地方才能感觉到疼痛。疼痛只是我们身体内的医生,给我们危险的警告或刺激。不是所有的肌肤都有疼痛的感觉,也不是所有的神经都能感觉到疼痛,即使是感觉神经也不例外。视神经就没有一点真正疼痛的感觉,如果你的视神经受伤,你只是眼冒金花,如同听神经生病时只能听到耳鸣一样。植物感觉不到疼痛;低级动物,如海星、小龙虾可能也没有疼痛的感觉。那么人类是一种什么情形呢?人类的智力越发达,就越能明智地照顾自己的利益,就越不需要疼痛来提醒危险的存在。我只知道没用的东西迟早会在进化的过程被消磨掉的。你以为呢?疼痛已无存在的意义。
        吐槽:因为莫罗博士并不是用人类来做改造,所以本书并不反人类……但是no zuo no die这一点倒是屡见不鲜。又:本书写的有点恐怖,慎读。


        IP属地:辽宁284楼2014-12-16 15:11
        回复
          452-457.芭芭拉·卡特兰【英】
          通俗爱情小说家,其故事均为“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为结局。其背景均为过去时代。另外这老太太的作品超过600部!
          本楼芭芭拉·卡特的作品包括:
          1.野蛮王子驯服刁悍公主的《驯悍记》
          2.《峡谷之恋》
          3.《香花》
          4.《玉女私情》
          5.《野鸭变凤凰》
          6.《意乱情迷》
          吐槽:谁能告诉我爱情小说的魅力何在……


          IP属地:辽宁286楼2014-12-30 15:14
          收起回复
            458.《极乐游戏》【美】拉尔夫·格莱迪内
            内容简介:一个神秘的杀手在小城里突然大开杀戒,他的目的,是杀能凑够一副扑克牌数量的人,而他的真实身份却是……
            引文:其人确信警察抓不到他,他们决不会把他查出来,也找不到他。他隐藏得很巧妙,就藏在另一个人身上,全部受他的另一个自我掩盖和保护。他们必须绞尽脑汁去找他。
              同时分享同一个身体,这不是什么居住空间的问题,而是个性分裂的问题。从出生以来,他一直处于屈从的地位,另一个自我占据着统治地位。他静坐等待,耐心地等待,盼着出头的日子。在儿童时代,他仅有一次摆脱了理智的束缚,就是那一天,他杀害了他的继父。
              他的逃避方式几年来已臻完善。慢慢地,慢慢地,他控制了身体内的性冲动,控制了这种强有力的中心,他就能够调动并控制越来越多的思维功能。现在,在任何需要的时候他都能使用他的整个理智。他的另一个自我正被推到潜意识之中。这没有危险,一点也没有。另一个自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甚至不知道他的存在。(看到这段时,我差点掀桌了)
            吐槽:看推理小说猜凶手是个好玩的事情,但是……不带用双重人格这么玩人的。另外其杀人手法并不是展示他有多巧妙,而是展示美国警方有多无能而已。


            IP属地:辽宁287楼2015-01-14 14:59
            回复
              460.《地铁2033》【俄】德米特里·格鲁克夫斯基
              内容简介:公元2033年,由于核战爆发,人类被迫躲入地下的地铁中,和层出不穷的变异生物争夺生存空间。主人公阿尔乔姆因为一个故事,而踏上拯救人类之旅。
              引文:为什么他要做这一切呢?就这样地铁中的生活就能继续下去?是这样的.这样一来他们在VDNKh就能继续种蘑菇,继续养猪,他的继父和甄卡的家庭就会在那里安宁地居住,这样一来那些住在Alekseevskaya站和Rizhskaya站的他并不熟识的人们就能安顿下来了,这样一来在Byelorusskaya站那些惨淡经营的商贸活动就不会结束,这样一来在大都会闲逛的婆罗门们就能继续穿着长袍,把书页翻得沙沙作响,把那些古老的知识传给后人.这样一来那些法西斯分子就能继续建设他们的"帝国",抓捕他们的种族敌人,把他们折磨致死,这样一来信仰大虫的人们就能继续"教化"陌生人的孩子,并且吃掉大人,这样一来在Mayakovskaya站的那个女人就能在未来继续把她的儿子当做交易的筹码,给她自己和儿子挣得一些面包.这样一来在Paveletskaya站的老鼠赛跑就不会终止,这样一来革*命旅的战士们就能继续突击法西斯分子,继续他们搞笑的逻辑辩论.而且这样一来地铁中成千上万的人们就能继续呼吸,吃饭,爱别人,繁衍后代,排泄,睡觉,做梦,战斗,杀戮,被抢劫,被背叛,理性的思考,厌恶,这样每个人都能够信仰自己心中的天堂与地狱……这样地铁中的生命,无论是无意识的,还是心中充满光明的,还是肮脏易怒的,还是无穷尽变化着的,都将会奇迹般地得以生存下去.(贴吧版本,某些词汇没有翻译,但大致能看出人类的地下世界已经混乱到什么程度了)
              吐槽:故事的结局是悲惨又光明的。而同名游戏估计是看不下去,让玩家有了得到真正HE的机会。


              IP属地:辽宁289楼2015-01-14 15:24
              回复
                由于手机直接翻不到最后一页,所以果断顶楼…………


                IP属地:陕西来自手机贴吧290楼2015-01-14 17:57
                收起回复
                  2025-09-11 00:36:5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461.《追风筝的人》【美】卡勒德·胡赛尼
                  内容简介:一个逃难到美国的阿富汗人的赎罪之旅。
                  引文:1.父亲随心所欲地打造他身边的世界,除了我这个明显的例外。当然,问题在于,爸爸眼里的世界只有黑和白。至于什么是黑,什么是白,全然由他说了算。他就是这么一个人,你若爱他,也必定会怕他,甚或对他有些恨意。(有能力的父亲,强势的父亲大多如此)
                  2.为你,千千万万遍.(大概腐女会为此尖叫吧)
                  吐槽:一个很平凡的赎罪类故事,不平凡的是发生在阿富汗这个国家。我一直觉得我们读者的口味被养的越来越刁。离奇的故事几乎无法打动我们,于是,作者君为了卖小钱钱真的是穷尽心思。情节编不了,就换背景,从地球到月球到平行世界;背景编不了,就换人物,从平凡的王老五到富二代到超能力者;人物也用光了,就来猎奇的玩意,从异性恋到同性恋到人兽恋……
                  最后,看了一圈书又回到了原点,能值得一看再看的,就那么几本能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名著而已。


                  IP属地:辽宁291楼2015-01-22 17:25
                  回复


                    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294楼2015-01-23 09:22
                    回复
                      465.《那时汉朝》【中】月望东山(王月旺)
                      内容简介:通俗的汉朝历史。
                      引文:争是必然的,不争是枉然的。这个世界,如果没有欲望,它就会停滞不前;如果没有野心,它不过是一潭死水。正是无尽的欲望和野心,激发了人类体内的荷尔蒙,从而得到极度合理及不合理的宣泄。天下有争,所以我们看到了大地的千姿百态;如果天下全是无争,那么人类就只能永远做吊在树上歇凉的猴子;如果萧何和曹参不争,他们就只能做野外的孤魂野鬼;如果周勃不争,他不过是村落里那个丧面囚首的农夫;如果灌婴和樊哙不争,他们还只会是一个小奸小诈的商人和一个跟动物搏斗的屠夫;如果陈平不争,他头上可能不会有盗嫂之冠,但他会沉默至死!
                      吐槽:这本书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确实是用很通俗的方法写完了汉史,也确实平和的可以让人瞌睡连连。


                      IP属地:辽宁296楼2015-02-09 02:31
                      回复
                        468,469.《高卢战记》+《内战记》【古罗马】盖约·尤里乌斯·凯撒
                        内容简介:著名军事家凯撒所著对征服高卢和与庞培内战的记录
                        引文:1.凯撒在比尔及过冬时,他抱有一个具体的目的,即保持跟各国的友好,不让任何国家起战争的念头和有战争的借口。实际上他最最不希望的事情就是在他即将离开行省的前夕,被迫纠缠到战争中去,这样便会在他一旦要带着军队离开时,在自己背后留下一场战争,高卢人会认为反正目前再没付么危险要担心,都高高兴兴地参加进去。因此,他用种种方法——以殷勤有礼的语言接待他们的国家、馈造丰厚的礼物给他们的首领、不增加他们新的负担等等——顺利地使多次失败后精疲力尽的高卢,在更加驯服的情况下保持着和平。《高卢战记》
                        2.这些事情被报告给了凯撒,他向士兵们发表了讲话。他向他们提起过去这些时间里他敌人对他进行的恶意中伤。他还抱怨庞培受到这些人的引诱和腐蚀,出于妒忌,一心想伤害他的声誉,虽说他自己对庞培的荣誉和尊严一直是爱护有加、竭力促进的。他责怪他们给共和国开创了先例,把几年前刚用武力恢复的保民官的否决权,又用武力加以污辱和破坏。苏拉尽管剥夺了保民官的所有各种权力,但却仍旧留下了自由运用否决权的权力没有触动,庞培虽然号称恢复了他们过去失掉的东西,但实际上反把他们原来有的都夺走了。过去,除非是在有什么破坏性的法律提出来。或者是在有保民官肆行强暴、有人民闹分裂、寺宇和高地要塞被占领了的时候,否则是不会发布命令叫官吏们注意不让共和国受到侵害的,这种号召、这种元老院的决议,就意味着号召全体罗马人民都武装起来。他向他们指出,过去时代的这些先例,就是以萨图尼努斯和格拉古兄弟的毁灭作为代价的。此时此刻,别说没这一类事情在发生,就连想也没有人在想。他鼓励士兵们,既然他们是在他的统率之下,才能在八九年间一帆风顺地为国家干了许多事业,作了多次所向无敌的战斗,平定全部高卢和日耳曼,现在该为了保卫他的声名和尊严,起来对付敌人了。(内战记)
                        吐槽:此书虽据称是凯撒所写,但提到凯撒时处处都用第三人称,另外全书表现的谦和有礼,很少提自己的指挥多么出色——尽管大部分战斗都是在凯撒的指挥下得胜的。但是归根到底,一切文字下隐藏的都是野心。
                        此书可以作为了解历史的参照文献。


                        IP属地:辽宁299楼2015-02-11 16:25
                        回复
                          470.《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捷】博胡米尔·赫拉巴尔
                          内容简介:一个饭店侍应生的跌宕起伏的人生。
                          引文:1.我一来到金色布拉格旅馆,我们老板便揪着我的左耳朵说:“你是当学徒的,记住!你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见!重复一遍!”于是我说,在这里我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见。老板又揪着我的右耳朵说:“可你还要记住,你必须看见一切,必须听见一切,重复一遍!”于是我惊讶地重复了一遍说我将看见一切,听见一切。就这样开始了我的工作。
                          2.当海尔·塞拉西边鞠躬边告别离去时,所有客人也都跟着鞠躬,两国的将军们互换勋章,互相佩戴。政府官员们则将星徽别在燕尾服的一侧,将皇帝赐给的绶带挂在胸前。而我,这个最小的小人物,莫名其妙地被人牵着手,领到皇家大臣面前,他为我的出色服务而握着我的手,并将一个虽然价值最低,但个儿却最大的勋章和蓝色绶带挂到我身上,以表彰我为阿比西尼亚皇帝效劳的功勋。我因燕尾服上披着这条别有勋章的蓝色绶带,不好意思地垂下了眼睛。大家都很羡慕我。我看到最眼红的是饭店总领班什罗贝克。这个勋章本该由他得的,看到他那眼神,我真恨不得立即将那勋章给他,因为再过几年他就要退休了。也许他等着的正是这个哩!因为有了这个勋章他完全可以在喀尔克诺谢山麓或捷克天堂开个旅馆,开个阿比西尼亚皇帝勋章得主饭店。可是新闻记者们只给我拍了照,写下了我的名字。于是我就这样挂着勋章佩着蓝绶带收拾着餐具,将它们送到厨房里。(因为伺候好皇帝就能得勋章……吗)
                          3.晚饭后,像平常的每一天那样:小马蜷缩在炉灶旁,甜美地叹息着,山羊躺在小马旁边,我则在继续描绘着我的画面。开始我觉得这些画面模糊不清,甚至有的画面是不必要的,可是突然写顺了,我一页一页地写下来,画面在我面前越来越快地闪过,弄得我都有些来不及。这些急匆匆出现的画面让我没法入睡,我甚至听不见外面是刮大风,还是月亮照得窗板噼啪作响,我只顾一天天地打扫路上的积雪,在扫雪的过程中想着我晚上的这条路,直到我拿起笔。我所写的都是我一天之前就已经想好了的,晚上我实际上只是誊写一遍我在公路上干活时已经想好的。晚上,动物们也在等着我,因为动物爱安静,它们总是甜滋滋地呼吸着;我也这样呼吸着,继续往下写。我将一段木头塞进炉灶里,火苗悄然蹿起,烟囱里抽吐着呼哨的风,冷风从门缝底下挤进屋里……到圣诞节半夜时分,窗子下面亮起了灯光。我放下钢笔,不可置信的事情成了事实!我出门一看,村里的老乡,几个经常坐在小酒馆里的贫病交加的不幸公民坐着带犁的雪橇从老远的家中来到这里。他们因为想念我曾经把替我去买东西的狗打死了,如今又坐着带犁的雪橇一直来到我这里。我请他们进到里面,我这现今的住处。(这一段莫名的感到温馨)
                          吐槽:一个侍者身上浓缩的历史,他的人生虽然精彩,却并不快乐。而当他最后被流放后,反而悟道了。


                          IP属地:辽宁300楼2015-02-11 17:16
                          回复
                            关于三大反再说一句,10年前的评论,远远激烈尖刻于今日的评论,有人可能说这是国家洗脑出色,而我认为:国家强大了,人民生活好了,谁TM会bb这些?


                            IP属地:辽宁302楼2015-02-16 17:07
                            回复
                              2025-09-11 00:30:5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472.《亚当之子》【英】哈里·宾汉
                              内容简介:一对并无血缘的兄弟因为一战反目成仇,在各自建立了自己的石油帝国并针锋相对后,二战让他们再次走到了一起。
                              引文: 在突如其来的沉默震惊中,他们听到了巨响。它撞穿油井的底部,又在岩石中向下穿出半英里。
                              然后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有沉默以及锅炉蒸汽渐渐平息的嘶嘶声。
                              沉默弥漫了整个山谷。
                              然后就传来一种他们从没听过的声音。从地中心传来的低沉的隆隆声。在这一声隆隆声后传来其它的轰隆声,这些轰隆声逐渐汇聚成持续的雷声。
                              “锅炉,”艾伦大叫道,“把火扑灭。”
                              他们疯狂地搬着水。他们把大量的水泼到锅炉上,直到炉火嘶嘶熄灭,变得冰冷而死寂。
                              然后它就出来了。
                              石油。
                              借着喷入七十英尺高空的喷泉涌出地面。浓稠的、黑色的、湿湿的、发出异味的、含有硫磺的石油。七个人都被它洒了一身。他们的头发、衣服和眼睛上都是稠稠的石油。躲避他们这么久的石油正穿过尘土向外喷涌着稠密的溪流。它填满了那两只山羊死去的小坑——这两只山羊是被油井里冒出来的致命天然气给毒死的。
                              这七个钻探工就像疯子一样在墨黑的喷泉中跳着舞。他们朝彼此身上泼着这种神奇的物质。他们在里面打滚。他们用双手接住它然后洒向天空。
                              这一天是1921年8月23日,艾伦的二十八岁生日。
                              有些油井会把你的头发都吹走,另外一些只会从地下渗出来。虽然人人都喜欢看到喷油井,但其实这一幕并没有切中要点。挖出石油就是挖出石油,重要的是多少桶和多少钱。
                              吐槽:一战和石油带来的经济繁荣为背景的书,鸡肋一块。


                              IP属地:辽宁303楼2015-02-16 17: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