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永恒吧 关注:28贴子:6,647
  • 4回复贴,共1

职场五大流行词排行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No.1 PK

流行指数:★★★★★

典型代表:超级女声

啥叫“PK”?有人说是player kill(玩家互杀)的缩写,也有人说是player killer(玩家杀手)的简称。其实,没必要搞得如此复杂。PK,单挑、大比拼是也!这个早就存在于电脑游戏中的词能在今年大热,完全得益于一档被斥为 “低俗”的电视选秀节目《超级女声》。一时间,靠不靠谱的两个事物都要被拉出来PK一下。这股流行风甚至还走出了国门,吹到外国人耳中。BBC中文网说: “PK是继Yes、No、Bye-Bye、Ok之后中国人最喜欢用的第五个英语热门单词。” 谁也没想到,两个英文字母居然搞出了这么大的动静。

一些社会学家认为,“PK”一词言简意赅地表达了处在上升时期的中国人的精神特征,即渴望竞争,渴望上进,相信自我才能。如此一来,“PK”有了流行的理论依据。但也有人说,“PK”不会流行太久,因为这只是一个特定时期出现的名词,它在日常生活中难有用武之地。朋友见面会问“近来还好吗”,但不会问“你PK了吗”;互相道别会说“Bye-Bye”,但不会说“明天再PK”。呵呵,管它呢!谁都不知道“PK”还能流行多久,先用着再说。



1楼2007-09-14 11:25回复
    No.2 博客

    流行指数:★★★★☆

    典型代表:一众明星

    博客真正流行起来是在今年,而且还出现了细分化趋势。在人生能有几回“博”的精神指引下,人们“博”得不亦乐乎。

    人们为什么如此钟爱博客?徐静蕾这样解释:“出书要经过出版社、经过编辑,还要经过商业标准的种种考验,然而这里(指博客)不需要。每个人都可以是作家,鸡毛蒜皮的事情就可以是天大的事情、津津乐道的事情。”有人说,博客唤起了人们青春年少时的记忆。那时候,同龄人似乎都在写日记,甚至如何与家长斗智斗勇,藏好日记本都成了乐趣。讨厌老师、暗恋邻座……说不出来的话都可以写在本上。如今,习惯了电脑打字的人们索性将这一少年情怀搬到了 Internet上。也有人说,博客是能自由表达观点的安全地带。想想也是,在浩如烟海的网虫中,没有人会知道那个在博客中痛骂老板的人是谁。


    2楼2007-09-14 11:25
    回复
      2025-08-19 03:02:3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No.3 混搭

      流行指数:★★★★

      “混搭”(Mix Match)本是服装界的流行概念,却被用到了职场上——各类行业、各种职业的混。于是,也就有了“混搭从业”这个词。李嘉诚曾说:“如果我将这个行业项目做垮了,我靠另一个行业来弥补亏损。”这可能就是“混搭从业”的中心思想。在中国富豪排行榜上,李嘉诚名列第一,他的财产来源一栏里赫然写着:多种经营。

      想想阿诺-施瓦辛格,从体育明星到影坛巨星再到餐厅老板,现在又成了政坛红人。离我们近一些的例子还有田亮,拍广告、做代言,甚至大张旗鼓地成了签约艺人。不过,“混搭从业”的难度不小,弄不好还会引火上身。这不,田亮就为此付出了代价,尽管拿了十运会冠军,却还是进不去国家队的门。


      3楼2007-09-14 11:26
      回复
        No.5 忽悠

        流行指数:★★★

        典型代表:赵本山

        按词典上的解释,忽悠的意思是晃动。但在东北一带,忽悠成了方言,意思也变了。东北人口中的忽悠,过去不易理解,但去年春晚,赵本山和范伟的演绎让人茅塞顿开。春晚之后,“忽悠”的影响已然超出了东北那旮旯,全国人民不分南北、不论老幼,大约都能体会到“忽悠”的意思。

        打开电视,所谓的专家、学者就在扯着嗓子吆喝,什么什么液喝了能治百病;打开手机,一些公司就在不遗余力地通知你中了大奖。说白了,这就是在忽悠你。更有甚者,总结出了忽悠营销学。

        原以为忽悠是大陆特产,后来发现台湾偶像剧中,常常出现主角气愤地大叫:“xxx,你晃点我!”呵呵,“晃点”何意?指被人耍了一把,和“忽悠”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这个口语化的词只适用于善意的玩笑或不太严肃的场合,千万别拿着它四处忽悠。

        衍生词:大忽悠、防忽悠热线等


        5楼2007-09-14 11:27
        回复
          心情,你的这“职场五大流行词排行榜”是真是假?
          不会是忽悠俺们吧?
          嘿嘿,,


          6楼2007-09-23 10: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