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消费者在移动电源使用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移动电源在使用过程中都无法达到其标称的容量呢?为什么一款号称容量为6000mAh的移动电源,仅仅能够为1470mAh的电池充两次半的电呢?这到底是不是就是人们常说的虚标问题呢?
目前消费者在移动电源容量上仍然存在着一些误区。这里我们就为大家详细阐述关于移动电源的各种“容量”上的区别,同时也告诉那些想购买移动电源的消费者,对于我们的需求来说,到底该买多大容量的移动电源。 首先我们来看看移动电源的虚标问题。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对于虚标最简单也是最直观的理解就是移动电源的真实使用次数无法和厂商所标注的吻合,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使用1470mAh电池的用户,在使用一款号称容量为6000mAh的移动电源时,很多消费者的想法都会通过简单的除法来计算其使用次数,也就是6000mAh/1470mAh=4.08次。但是在用户将这款容量为6000mAh的移动电源进行充满电后的使用过程中发现,其实也就能够为自己的电池充两次多一点电。那么这到底是不是我们所说的虚标呢?其实完全不是!通常我们所说的虚标是指移动电源内部电芯的真实容量小于厂商在外包装上所标注的容量。
我们都知道移动电源其实就是由电芯、电路板和外壳三大部分组合而成的大容量可充电电池。不过在目前移动电源市场上,由于没有出台相应的国家规范和标准,所以几乎所有的移动电源厂商都会在其外包装上标出内部电芯的实际容量。也就是说,通常我们在移动电源外包装上所看到的容量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其内部所使用电芯的容量值。 而从消费者的理解来看,也会认为这个电芯的容量值是可以直接拿过来使用的,也就是在为手机等设备进行充电时,能够真正使用到的容量。其实根据移动电源的升压或者降压特性来看,其内部电芯的容量是要经过一定的转换才能够成为我们需要使用到的那个容量,也就是移动电源的实际输出容量。那么同为容量,它们之间到底有何区别呢? 对于移动电源来说,容量的概念包括电芯容量和实际输出容量两种。前文已经说过,由于移动电源是将内部电芯的能量经过电路板的一系列升压/降压以及稳压的转换,最终才能够实现模拟USB充电器的目的。所以在能量转换的过程中,难免会造成一定能量的浪费。
▶什么是电芯容量?
电芯容量就是指移动电源内部作为储电单元电池的容量,也就是目前绝大多数移动电源厂商在外包装上所标注出的容量,单位为mAh。其大小受到厂商所选用的电芯影响。
▶什么是实际输出容量?
移动电源的实际输出容量就是其输出接口在额定参数下持续提供的总容量值,即经过一系列转换后的容量,同样以mAh为单位。以普通USB输出接口的移动电源为例,其内部所使用锂电芯的电压为3.7V(单块或者多块并联),由于用户所需要用到的输出电压为5V,所以移动电源内部电路板会把电芯的3.7V升压至5V输出,这就是升压电路,而对于使用串联电芯连接方式的移动电源来说,通常为降压电路。 所以,虽然同为容量,两者在本质上有着截然不同的概念,而我们消费者通常都会把电芯容量误认为成实际输出容量。不过,对于消费者而言,为什么移动电源的实际输出容量就一定要小于电芯容量呢? 不过对于移动电源来说,将锂电池的能量转换成用户所需要使用能量之后,其总能量在转换的过程中难免会被电路板上的元器件所消耗掉一部分,变成热量排出。所以对于转换后的容量来说,难免会相比之前电芯内部的容量要少。
还有一个影响输出容量的参数就是移动电源内部电路板的转换效率,不同的电路设计对于转换效率来说都有着不同的影响。 所以,一款转换效率出色的移动电源,在使用相同容量电芯的前提下,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容量,即续航时间和使用次数。 除了转换效率之外,移动电源的容量比也是能够让用户最为直观的去了解到一款移动电源的真实使用次数的参数。简单的来说,移动电源的容量比就是电芯的容量与其输出端口的总输出容量之间的比值,我们用百分比来进行简单的计算。
比如一款电芯容量为6000mAh的移动电源,在额定5V/1A的输出下,测得其输出端口在总放电时间下的总输出容量为3500mAh,那么这款移动电源的容量比为3500mAh/6000mAh=58%。在我们aipao移动电源频道近期所测的众多移动电源中,绝大多数移动电源的容量比通常都在55%-65%的范围之间。当然我们并不排除一些容量比更加出色的产品存在。
目前消费者在移动电源容量上仍然存在着一些误区。这里我们就为大家详细阐述关于移动电源的各种“容量”上的区别,同时也告诉那些想购买移动电源的消费者,对于我们的需求来说,到底该买多大容量的移动电源。 首先我们来看看移动电源的虚标问题。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对于虚标最简单也是最直观的理解就是移动电源的真实使用次数无法和厂商所标注的吻合,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使用1470mAh电池的用户,在使用一款号称容量为6000mAh的移动电源时,很多消费者的想法都会通过简单的除法来计算其使用次数,也就是6000mAh/1470mAh=4.08次。但是在用户将这款容量为6000mAh的移动电源进行充满电后的使用过程中发现,其实也就能够为自己的电池充两次多一点电。那么这到底是不是我们所说的虚标呢?其实完全不是!通常我们所说的虚标是指移动电源内部电芯的真实容量小于厂商在外包装上所标注的容量。
我们都知道移动电源其实就是由电芯、电路板和外壳三大部分组合而成的大容量可充电电池。不过在目前移动电源市场上,由于没有出台相应的国家规范和标准,所以几乎所有的移动电源厂商都会在其外包装上标出内部电芯的实际容量。也就是说,通常我们在移动电源外包装上所看到的容量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其内部所使用电芯的容量值。 而从消费者的理解来看,也会认为这个电芯的容量值是可以直接拿过来使用的,也就是在为手机等设备进行充电时,能够真正使用到的容量。其实根据移动电源的升压或者降压特性来看,其内部电芯的容量是要经过一定的转换才能够成为我们需要使用到的那个容量,也就是移动电源的实际输出容量。那么同为容量,它们之间到底有何区别呢? 对于移动电源来说,容量的概念包括电芯容量和实际输出容量两种。前文已经说过,由于移动电源是将内部电芯的能量经过电路板的一系列升压/降压以及稳压的转换,最终才能够实现模拟USB充电器的目的。所以在能量转换的过程中,难免会造成一定能量的浪费。
▶什么是电芯容量?
电芯容量就是指移动电源内部作为储电单元电池的容量,也就是目前绝大多数移动电源厂商在外包装上所标注出的容量,单位为mAh。其大小受到厂商所选用的电芯影响。
▶什么是实际输出容量?
移动电源的实际输出容量就是其输出接口在额定参数下持续提供的总容量值,即经过一系列转换后的容量,同样以mAh为单位。以普通USB输出接口的移动电源为例,其内部所使用锂电芯的电压为3.7V(单块或者多块并联),由于用户所需要用到的输出电压为5V,所以移动电源内部电路板会把电芯的3.7V升压至5V输出,这就是升压电路,而对于使用串联电芯连接方式的移动电源来说,通常为降压电路。 所以,虽然同为容量,两者在本质上有着截然不同的概念,而我们消费者通常都会把电芯容量误认为成实际输出容量。不过,对于消费者而言,为什么移动电源的实际输出容量就一定要小于电芯容量呢? 不过对于移动电源来说,将锂电池的能量转换成用户所需要使用能量之后,其总能量在转换的过程中难免会被电路板上的元器件所消耗掉一部分,变成热量排出。所以对于转换后的容量来说,难免会相比之前电芯内部的容量要少。
还有一个影响输出容量的参数就是移动电源内部电路板的转换效率,不同的电路设计对于转换效率来说都有着不同的影响。 所以,一款转换效率出色的移动电源,在使用相同容量电芯的前提下,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容量,即续航时间和使用次数。 除了转换效率之外,移动电源的容量比也是能够让用户最为直观的去了解到一款移动电源的真实使用次数的参数。简单的来说,移动电源的容量比就是电芯的容量与其输出端口的总输出容量之间的比值,我们用百分比来进行简单的计算。
比如一款电芯容量为6000mAh的移动电源,在额定5V/1A的输出下,测得其输出端口在总放电时间下的总输出容量为3500mAh,那么这款移动电源的容量比为3500mAh/6000mAh=58%。在我们aipao移动电源频道近期所测的众多移动电源中,绝大多数移动电源的容量比通常都在55%-65%的范围之间。当然我们并不排除一些容量比更加出色的产品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