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晚,浙江卫视第二季《中国好声音》迎来那英组“冠军之战”,姚贝娜、侯磊、萱萱、朱克为角逐本组向“年度好声音” 冠军晋级的唯一一张入场券发起冲击。全国101家媒体组成了大众媒体评审团,为最终的小组冠军定夺投票。令人遗憾的是,被外界一直看好的姚贝娜和侯磊却双双被媒体评审团秒杀,尤其是唱功无敌、被汪峰大赞“顶级歌手”的姚贝娜,在与“草根歌手”萱萱的终极对决时,竟在媒体投票环节以26比 75的大差距失败,从而引发争议。而萱萱在现场胜券在握和对姚贝娜蔑视的表情,更是激怒了许多观众。观众大呼:“《中国好声音》在用自己的愚蠢行为挑战观众的智商。”并断言:“定有黑幕。”有网友直言不讳地讽刺:姚贝娜惨遭众媒体合谋"轮奸"。
这两人那个才是观众心目中真正的冠军?
做为《中国好声音》聘请的媒体评审团成员之一的《人民日报》记者,也在当晚的报道中对这次评审提出了质疑:“姚贝娜的演唱堪称零瑕疵,却仅获得26票(本报记者投给了姚贝娜),萱萱以高出49票的压倒性优势在媒体评审环节完胜,而那英手中100分的配比,萱萱是52分,姚贝娜是48分。最终,姚贝娜以74:127的悬殊比分输给了萱萱,就此止步“好声音”。”间接地对媒体同行的职业操守提出了批评。 那么,“好声音”的媒体评审为何要要将票投给被网友戏称为“长一张囧字脸、唱功无特色的东北大傻妞萱萱呢”?媒体评审团的回答是:“姚贝娜败就败在过于完美,没有差错,但也难有突破。”有的甚至不无妒忌地说:“姚贝娜已是成名歌手了,凑什么热门?好声音对草根歌手萱萱来说,机会更难得。”一语道破天机!可以说,姚贝娜的败并非自己不是好声音,而是自己没有好关系。而这点也恰恰背离了《中国好声音》“选出中国最美声音”的节目宗旨,媒体评审团整个混淆了节目的主体:即“好声音”是发现中国最美声音的,而不是挖掘歌坛新人的。 毫无疑问,在观众眼里,自打站上“好声音”舞台第一天起,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的姚贝娜就被视为今年“年度好声音”的最强人选,作为圈内有一定名气的歌手,她不仅是第十三届青年歌手大奖赛流行组金奖得主,更有《甄嬛传》主题曲《红颜劫》、《画皮2》宣传曲《画情》、《一九四二》主题曲《生命的河》等压箱底货。就连四位导师都不得不承认:她的唱功无敌,甚至挑不出丁点儿毛病。
那英组冠军 东北丹东的萱萱而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的萱萱也并不是什么“草根歌手”也非什么应届大学毕业生。她曾于2011年参加湖南卫视举办的《快乐女声》沈阳唱区的比赛,获唱区季军,在代表沈阳进军全国37强总决赛初赛时就惨遭淘汰,至今也没有什么代表歌曲。这样的一个歌手竟然能连败姚贝娜和侯磊(《你的温柔》词曲作者),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观众和网友大呼:“有黑幕”显然不是空穴来风! 了解此类选秀节目内幕的人都知道,除“海选”外,从初赛、复赛到决赛,每一名选手的命运均在节目组的掌控中,每个选手都是他们桌上的一道菜,什么时候要“爆点”、什么时候需“出锅”,什么时候成为“回锅肉”,只要收视率和广告商需要,节目组定会毫不手软,因为节目的质量和结果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只是他们盈利的工具,而经济利益才是他们追求的终极目标,这也是中国电视改革中“制播分离”所带来的一大顽疾。《中国好声音》如此,其它选秀节目也一样。因此,《中国好声音》第一季上演冠军富二代,这次又在复赛环节就上演了“东北大傻妞”的闹剧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令人可悲的是,在这场闹剧中,全国101家媒体中的大多数记者尽丧职业操守,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突破了公众的底线,再次应验了人们对中国娱乐记者没有操守的责评。毫不夸张地讲:9月20日晚,姚贝娜遭到了现场充当僵尸的众媒体的合谋“轮奸”!媒体的颠倒黑白,对姚贝娜、对参赛选手、对观众的伤害要远比《中国好声音》的“黑幕操作”深得的多、痛彻的多。说穿了《中国好声音》也就是一家民营电视制作公司制作的一档节目,而媒体却是人们心上中正义和真理的化身,是无冕之王,它的背叛会让民众对公众媒体的诚信度产生强烈的质疑,尽然对整个社会失去信心。 当中国的媒体成为娱乐场上的僵尸时,中国的媒体早就死了,而中国人的人心也就跟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