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靓颖的眼中,我看到了生命的无奈
对何洁直过我毫无异议,靓颖待定我也不感意外,何洁和靓颖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歌手,如果从今晚比赛性质来说,何洁胜得理所当然;但从音乐的角度,靓颖后来的通过也是毫无悬念(我没有追加投票,我有这个自信)。关于两者的差别我早在我的帖子《浅谈周笔畅、张靓颖、何洁之选歌篇》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没有谁比谁好的问题,何洁和靓颖是两个极端类型的歌手,请理智。我这里只摘录对何洁的那段:
“何洁的最大的优势还不在与她的声音(不是说她唱的不行),而是她对舞台空间的演绎,如果叫她不动手不移步的唱歌,简直就是暴殄天物(而对张靓颖的歌最好是闭眼静听)。何洁的音色介于周笔畅和张靓颖之间,对用来演绎中、西结合的歌曲是再合适不过了,加上她的舞台优势,可以说就是第二个CoCo(当然这里指的是她的自身条件)。”
--------------------------------
对靓颖,我突然有了新的认识,她只为歌生,过多的音乐之外的装饰都是对她的歌的损害,她的歌需要去掉环境、舞台、观众,让她的歌声在寂静的空间回荡,她的歌声中就是自己的世界,这才是她生只为歌手的世界。
突然,我从靓颖的眼睛里发现了自己,落寞的自己,喧闹人海里独行的自己,世界越美,舞台越大,寒冷却越浓。我还是把我那篇帖子《快乐与众人分享,孤独留自己独尝》重提一段:
“了解靓颖越多,我对靓颖的心情越复杂,一半是欣赏靓颖的率性、诚恳和坚强;一半却有隐约能体会靓颖笑容背后的忧伤,靓颖的歌声不仅是音乐,更是靓颖对人生态度的流露。
我总觉得靓颖不善(或许是不愿)同人交往,保持着一种低调的人生姿态。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又仿佛能捕获它的影子。我希望自己的理解是错误的。
我记得靓颖说过,她的生日一直都是很平淡的度过的,不过当看到文瑶的生日party后,也希望能过一个这样热闹的party。我想靓颖的生日不应该缺少美丽,为什么靓颖会说是平淡呢。
我记得有位哲人说过:“孤独使人深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孤独地来 ,又孤独地去。无论靓颖重如泰山,或是轻如鸿毛,都只有一个孤独的结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拼命制造热闹,或是像靓颖一样把挑战当作乐趣,是否也是为了掩饰孤独的存在?
“荣耀都会过去的”。静夜里,当我们躺在床上,回想白日的喧闹,越发感到寂寞和孤独像毒药一样侵蚀着我们的灵魂。听着时钟滴答作响,仿佛是自己生命在叹息,白驹过隙,红颜易逝。
有人说过,有百分之九十的诗都是描写悲愁;又有人说:喜剧带给人欢乐,但却容易遗忘;悲剧带给人痛苦,却刻骨铭心。靓颖说靓颖喜欢慢歌,但凡慢歌,无论低吟或是引亢,旋律背后都有悲伤的影子。不知道是靓颖是心合曲还是曲由心。
有一首词靓颖听说过没有: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真正的深刻是骨子里的,无声无息的。
在靓颖的歌中让我在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快乐与众人分享,孤独留自己独尝。”
————————————————————————————————
我自己也很矛盾,一方面希望人气越来越旺,在音乐的道路上越行越远,在音乐梦想中展翅高飞;一方面又感到她的压抑,完全违背了自己的个性,让我心疼。如果将来她成为专业歌手,为了配合节目的宣传,舞台的效果,去笑,去表现,去扮演一个完全不同的自我,也许是一种更大的折磨。我们自己在生活中何偿不是在扮演另外一个自我呢,我们不可逃避,只有逃避到靓颖的歌声中,靓颖又往何处逃避呢?
最后关于靓颖今天的歌,可能很多人觉得旋律不是那么琅琅上口,不过你认真听,去掉舞台的背景,你能听到那是靓颖的心情故事,那才是真正的用心讲述的故事。Jazz音乐,我还没有在华语歌坛听到这么动人的女声表述。Jazz的灵魂就是真实的自我,有靓颖的歌,夫若何求。
对何洁直过我毫无异议,靓颖待定我也不感意外,何洁和靓颖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歌手,如果从今晚比赛性质来说,何洁胜得理所当然;但从音乐的角度,靓颖后来的通过也是毫无悬念(我没有追加投票,我有这个自信)。关于两者的差别我早在我的帖子《浅谈周笔畅、张靓颖、何洁之选歌篇》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没有谁比谁好的问题,何洁和靓颖是两个极端类型的歌手,请理智。我这里只摘录对何洁的那段:
“何洁的最大的优势还不在与她的声音(不是说她唱的不行),而是她对舞台空间的演绎,如果叫她不动手不移步的唱歌,简直就是暴殄天物(而对张靓颖的歌最好是闭眼静听)。何洁的音色介于周笔畅和张靓颖之间,对用来演绎中、西结合的歌曲是再合适不过了,加上她的舞台优势,可以说就是第二个CoCo(当然这里指的是她的自身条件)。”
--------------------------------
对靓颖,我突然有了新的认识,她只为歌生,过多的音乐之外的装饰都是对她的歌的损害,她的歌需要去掉环境、舞台、观众,让她的歌声在寂静的空间回荡,她的歌声中就是自己的世界,这才是她生只为歌手的世界。
突然,我从靓颖的眼睛里发现了自己,落寞的自己,喧闹人海里独行的自己,世界越美,舞台越大,寒冷却越浓。我还是把我那篇帖子《快乐与众人分享,孤独留自己独尝》重提一段:
“了解靓颖越多,我对靓颖的心情越复杂,一半是欣赏靓颖的率性、诚恳和坚强;一半却有隐约能体会靓颖笑容背后的忧伤,靓颖的歌声不仅是音乐,更是靓颖对人生态度的流露。
我总觉得靓颖不善(或许是不愿)同人交往,保持着一种低调的人生姿态。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又仿佛能捕获它的影子。我希望自己的理解是错误的。
我记得靓颖说过,她的生日一直都是很平淡的度过的,不过当看到文瑶的生日party后,也希望能过一个这样热闹的party。我想靓颖的生日不应该缺少美丽,为什么靓颖会说是平淡呢。
我记得有位哲人说过:“孤独使人深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孤独地来 ,又孤独地去。无论靓颖重如泰山,或是轻如鸿毛,都只有一个孤独的结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拼命制造热闹,或是像靓颖一样把挑战当作乐趣,是否也是为了掩饰孤独的存在?
“荣耀都会过去的”。静夜里,当我们躺在床上,回想白日的喧闹,越发感到寂寞和孤独像毒药一样侵蚀着我们的灵魂。听着时钟滴答作响,仿佛是自己生命在叹息,白驹过隙,红颜易逝。
有人说过,有百分之九十的诗都是描写悲愁;又有人说:喜剧带给人欢乐,但却容易遗忘;悲剧带给人痛苦,却刻骨铭心。靓颖说靓颖喜欢慢歌,但凡慢歌,无论低吟或是引亢,旋律背后都有悲伤的影子。不知道是靓颖是心合曲还是曲由心。
有一首词靓颖听说过没有: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真正的深刻是骨子里的,无声无息的。
在靓颖的歌中让我在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快乐与众人分享,孤独留自己独尝。”
————————————————————————————————
我自己也很矛盾,一方面希望人气越来越旺,在音乐的道路上越行越远,在音乐梦想中展翅高飞;一方面又感到她的压抑,完全违背了自己的个性,让我心疼。如果将来她成为专业歌手,为了配合节目的宣传,舞台的效果,去笑,去表现,去扮演一个完全不同的自我,也许是一种更大的折磨。我们自己在生活中何偿不是在扮演另外一个自我呢,我们不可逃避,只有逃避到靓颖的歌声中,靓颖又往何处逃避呢?
最后关于靓颖今天的歌,可能很多人觉得旋律不是那么琅琅上口,不过你认真听,去掉舞台的背景,你能听到那是靓颖的心情故事,那才是真正的用心讲述的故事。Jazz音乐,我还没有在华语歌坛听到这么动人的女声表述。Jazz的灵魂就是真实的自我,有靓颖的歌,夫若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