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蔡明东) “两天时间我接到了100多个电话,来自北京、上海等全国各地,上海世博会也派人来询问产品情况。”记者9月1日来到北仑钢业模具公司时,公司总经理杜钢毅这样表示。引起外界如此关注的原因是北仑钢业模具有限公司正在研发的新产品———民用载人直升飞机,目前该公司的首架直升机已经试飞成功,并被有关方面确定用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航拍。
据了解,与其他热衷于造飞机的民企一样,北仑钢业模具有限公司也选择与国外企业合作。直升机的核心技术来自美国,发动机、仪器仪表等从德国进口,其他大部分零部件在北仑本地生产,产品日后主要出口美国市场。
选择新产品眼光很重要
45岁的杜钢毅从1993年开始在大碶\当地办模具厂,做模具为他赚得第一桶金。然而,随着周边的模具企业越来越多,杜钢毅开始感觉到竞争的压力,于是前些年他开始转向汽车零部件制造。一个偶然的机会,合作多年的美国客户向他谈起从日本雅马哈公司购买直升机,成本很高,美国客户想在中国寻找更便宜的直升机制造商。 “我有厂房土地,北仑的模具制造业十分发达,深加工配套产业也很齐全,可以把直升机放在这里生产。”杜钢毅这样对客户说。双方一拍即合,美国客户同意提供核心技术并派出工程师指导,杜钢毅则负责提供制造场地和模具的开发,研发成功后的成品全部出口美国。
实际上,这并不是一块容易吃的馅饼,前期投入就非常大,而后期收益还是个未知数。北仑钢业模具公司这样一家民营企业竟然要花巨资研制开发直升飞机、涉足高科技行业,很多人为杜钢毅捏了把汗。
“选择新产品眼光很重要,稍有不慎,巨额投资完全有可能打水漂。”杜钢毅说。从去年7月至今,杜钢毅生产的直升机经历了无数次的试飞与失败。虽然眼下直升飞机的研制已经初步成功,但还要进一步完善磨合。
不过,试飞成功给了杜钢毅很大信心, “这个产品的利润、市场空间都很大,前几天上海世博会组委会也来询问产品的情况了,有意采用。”他说,由于质量与美国国内的产品大致相当,而价格要低30%以上,因此预计出口的竞争优势比较明显。
做好了三年亏损的准备
杜钢毅介绍说,直升机项目从去年7月上马以来,至今投入的成本已经达四五百万元,包括进口发动机和开模具等费用。“我的目标是准备投入3年,3年后再产生利润。”杜钢毅表示,对研发周期漫长他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去年11月,北仑钢业公司研发中的直升机参加了珠海航展,受到广泛关注。今年6月,在经历无数次失败后,直升机终于第一次试飞成功。
“目前研发车间停的还只是模型样机,在批量生产前,还要经过美国方面的认证,做飞行和静力试验。”杜钢毅打算在初步研发成功后,去争取有关的科技创新基金。 “我们的直升机只需要一个十平方米大小的位置就能起飞。”他显得很有信心。
在研发车间,记者看到了还处于研发中的直升机,机身呈黄色,约10米长,驾驶舱装饰精致,操纵杆、座椅、仪表盘一应俱全,人坐在里面觉得很宽松。 “上马这样的高科技项目,主要还是要投入资金。”杜钢毅说,自己现在是拿其他产品上的利润来支付新产品的研发费用,等产品相当成熟后,他还准备自主生产大部分关键部件。民企造直升机的消息传出后,凤凰卫视也给杜钢毅打来电话,希望前来采访,但是被杜钢毅谢绝了, “在产品没有成熟前,还是要低调。”他笑着说。
很快将投入批量生产
“在这个高投入、高风险、收效慢的行业,作为先入者,我们实际上承担了培育市场的责任。”杜钢毅说。据介绍,公司计划明年投入批量生产,销售主要针对美国市场。目前北仑钢业公司正在准备建造新厂房,设立专门的直升机生产车间,为批量生产做准备。有关资料显示,民用轻型直升机在美国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年需求约5000架,主要用于航拍、高速公路交警事故处理、农药播撒、植树造林等。
目前制造民用载人驾驶飞机的最大问题在于如何取得国家有关部门的执照。 “所以我们的思路是先国外销售,合适的时机再内销。”杜钢毅坦言。
据了解,与其他热衷于造飞机的民企一样,北仑钢业模具有限公司也选择与国外企业合作。直升机的核心技术来自美国,发动机、仪器仪表等从德国进口,其他大部分零部件在北仑本地生产,产品日后主要出口美国市场。
选择新产品眼光很重要
45岁的杜钢毅从1993年开始在大碶\当地办模具厂,做模具为他赚得第一桶金。然而,随着周边的模具企业越来越多,杜钢毅开始感觉到竞争的压力,于是前些年他开始转向汽车零部件制造。一个偶然的机会,合作多年的美国客户向他谈起从日本雅马哈公司购买直升机,成本很高,美国客户想在中国寻找更便宜的直升机制造商。 “我有厂房土地,北仑的模具制造业十分发达,深加工配套产业也很齐全,可以把直升机放在这里生产。”杜钢毅这样对客户说。双方一拍即合,美国客户同意提供核心技术并派出工程师指导,杜钢毅则负责提供制造场地和模具的开发,研发成功后的成品全部出口美国。
实际上,这并不是一块容易吃的馅饼,前期投入就非常大,而后期收益还是个未知数。北仑钢业模具公司这样一家民营企业竟然要花巨资研制开发直升飞机、涉足高科技行业,很多人为杜钢毅捏了把汗。
“选择新产品眼光很重要,稍有不慎,巨额投资完全有可能打水漂。”杜钢毅说。从去年7月至今,杜钢毅生产的直升机经历了无数次的试飞与失败。虽然眼下直升飞机的研制已经初步成功,但还要进一步完善磨合。
不过,试飞成功给了杜钢毅很大信心, “这个产品的利润、市场空间都很大,前几天上海世博会组委会也来询问产品的情况了,有意采用。”他说,由于质量与美国国内的产品大致相当,而价格要低30%以上,因此预计出口的竞争优势比较明显。
做好了三年亏损的准备
杜钢毅介绍说,直升机项目从去年7月上马以来,至今投入的成本已经达四五百万元,包括进口发动机和开模具等费用。“我的目标是准备投入3年,3年后再产生利润。”杜钢毅表示,对研发周期漫长他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去年11月,北仑钢业公司研发中的直升机参加了珠海航展,受到广泛关注。今年6月,在经历无数次失败后,直升机终于第一次试飞成功。
“目前研发车间停的还只是模型样机,在批量生产前,还要经过美国方面的认证,做飞行和静力试验。”杜钢毅打算在初步研发成功后,去争取有关的科技创新基金。 “我们的直升机只需要一个十平方米大小的位置就能起飞。”他显得很有信心。
在研发车间,记者看到了还处于研发中的直升机,机身呈黄色,约10米长,驾驶舱装饰精致,操纵杆、座椅、仪表盘一应俱全,人坐在里面觉得很宽松。 “上马这样的高科技项目,主要还是要投入资金。”杜钢毅说,自己现在是拿其他产品上的利润来支付新产品的研发费用,等产品相当成熟后,他还准备自主生产大部分关键部件。民企造直升机的消息传出后,凤凰卫视也给杜钢毅打来电话,希望前来采访,但是被杜钢毅谢绝了, “在产品没有成熟前,还是要低调。”他笑着说。
很快将投入批量生产
“在这个高投入、高风险、收效慢的行业,作为先入者,我们实际上承担了培育市场的责任。”杜钢毅说。据介绍,公司计划明年投入批量生产,销售主要针对美国市场。目前北仑钢业公司正在准备建造新厂房,设立专门的直升机生产车间,为批量生产做准备。有关资料显示,民用轻型直升机在美国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年需求约5000架,主要用于航拍、高速公路交警事故处理、农药播撒、植树造林等。
目前制造民用载人驾驶飞机的最大问题在于如何取得国家有关部门的执照。 “所以我们的思路是先国外销售,合适的时机再内销。”杜钢毅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