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吧 关注:848贴子:161,071
  • 9回复贴,共1

全球生活质量 (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全球生活质量:挪威居首冰岛第二 中国未入前20


根据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对全球一百八十三个国家最新进行的生活质量指数调查结果显示:位于北欧的挪威与冰岛分居前二名。排名前二十的国家中,几乎都在欧洲;亚洲地区仅有日本入列,排名第七。 

根据这项调查结果,全球生活质量最佳的前二十名国家是:第一名挪威、第二名冰岛、第三名澳洲、第四名爱尔兰、第五名瑞典、第六名加拿大、第七名日本、第八名美国;芬兰与荷兰、瑞士同列第九名;比利时与卢森堡同为第十二名;第十四名奥地利、第十五名丹麦、第十六名法国;意大利与英国同列第十七;第十九名西班牙、第二十名新西兰。



1楼2007-09-07 10:13回复
    经济学人是根据儿童福利、谋杀案、平均寿命、平均收入、健康医疗质量等二百项指针进行分析评比。

      英国虽然是全球第五大经济体,但生活质量仅排名全球第十七。调查还显示:自一九九七年到去年,英国的房价飙涨百分之一百九十六,首府伦敦的办公室租金高居全球第一;英国民众的平均年薪为一万五千七百九十四点三四英镑。

      在平均寿命方面:英国人到二零零一年约七十九点四岁,仅是全球排名第二十二的长寿国家;位在欧洲的安道尔侯国以八十三点五岁高居第一。

      英国人口的平均年龄为三十九点六岁,六十五岁以上的人口占全国百分之十五点八,人口总数约六千零七十八万人。


    2楼2007-09-07 10:13
    回复
      2025-08-12 20:58: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全球生活指数排116位 中国生活质量差在哪里
      评论:0 条 查看:150 次 hkps 发表于 2007-02-03 09:20

      近日,美国旅行杂志《国际生活》公布了2006年度“全球生活质量指数”,法国在综合评比中连续第二年高居榜首,而中国在195个国家中位居中游,排名116位。

       在国际社会“捧杀”中国、盛赞中国崛起的时刻,这条消息可谓当头棒喝,无疑具有警醒作用,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

       《国际生活》杂志的“全球生活质量指数”排名综合考察了生活成本、文化与休闲、经济、环境、自由、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治安、气候9项指标。这些指标都属于社会学家们致力研究的课题。作为一个普通百姓,踏出国门时,感受到的差距则全在细微末节方面。因为,老百姓所关心的,也就是身边这点事儿,这些舒心了,生活质量也就高了。

       首先,人都要呼吸,国内许多地方,尤其是某些工业化城市,空气质量确实差了不少。记得在柏林生活时,总爱在街头闲逛,中午时分,蓝蓝的天上会忽然飘来几朵白云,一阵小雨不期而至。几分钟后,雨后的深润空气便毫不客气地袭入肺里。而在北京,我们还在为每年有多少个蓝天而奋斗。

       其次是水。在欧美国家,从水龙头里流出来的水可以直接喝,不用担心细菌的侵袭。可我们的水,一定要煮开了才能喝。可别小看这一点,水的净化不是高新科技,中国的自来水厂也可以做到。其实,我们好多地方的水出厂时也达到了饮用标准,但运送水的管道年久失修,把净化好的水进行“二次污染”。要把整个系统修缮,需要政府相当的投入;反观德国一些城市的下水道,是俾斯麦时代修建的,至今依然通过它给市民运送自来水。这就是差距。

       水和空气,是最基本的生存要素,这两方面的差距,实际上过度执著于GDP导致环境被毁坏的后果,也是现代化过程中付出的代价。好在,政府早已意识到这一点,把环保指标也纳入了官员们的考核体系。

       环境存在差距是个社会问题,可以逐步改变,但生存状态的差距就更大了。一个人的生存状态,受社会状况、工作情况、收入水平、家庭氛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要求一个食不果腹的人天天快乐有些勉为其难。我的感觉是,无论是有钱人,还是没钱人,老外生活的比中国人开心。我喜欢欧洲的家庭作坊式的小餐馆,一个人,要杯咖啡,和老板(或老板娘)闲聊几句,看到他们那发自内心的笑容,开心极了。可在国内,找不到这感觉。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从机场打车回家,由于路途不够远,司机拉长了脸,有的还指桑骂槐,自己不高兴,也让打车人的不舒服。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跟在一位欧洲绅士的后面,他开门后,会顺手扶一下门,一般来说你不用担心被门磕到,这意味着生活质量;拿着中文的记者证,到博物馆告诉管理员“我是记者”,他不会通过检查记者证的公章来验证真伪,这意味着生活质量;吃东西不用担心毒大米、毒粉丝,这意味着生活质量;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半夜两点钟乘坐地铁回家而不用担心安全,这也意味着生活质量。

       欧洲的发达国家,有着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大家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在柏林,失业者也可以拿到1000欧元左右的“新水”,比北京的白领收入还要高,他们快乐、开心,生活质量高,似乎是天经地义。然而,即使和不如中国富裕的国家比,我们也有差距。

       中国驻摩洛哥大使程涛在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前曾在线讲解非洲的情况时说,非洲总体上来说,人民的生活并不富裕,但是他们许多人活得很潇洒。父亲很少为儿子发愁,更不会为孙子发愁,今天不会为明天发愁,更不会为后天发愁,他们就是要过好每一天。

       程大使认为,拿中国人跟他们做一比较,中国人不苦,但是很累。有钱的人为了花钱很累,没钱的人为了挣钱也很累,当领导的累,被领导的也累,当父亲的累,做儿子的也累。

       累,也是现代化的代价。韩国迈进现代化的几十年,整整一代人付出了健康作为代价,男性平均寿命不过50岁。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无论是打工者还是工人、白领,许多人都透支自己的健康,为了医疗、住房、教育等必不可少的开支而打拼。生活质量排名世界第116位,处于现代化的起步期,这是中国人和中国的真实写照,我们期盼“大国崛起”,赞美盛世,但不是今天。(王冲)



       新闻链接:全球生活质量评比法国高居榜首 中国排名116

       据中国日报报道,生活最重要的不是富有,而是质量。美国旅行杂志《国际生活》日前公布了2006年度“全球生活质量指数”,法国在综合评比中连续第二年高居榜首,而中国(内地)在195个国家或地区中位居中游,排名116。

       《国际生活》杂志执行主编劳拉·谢里登表示:“法国气候宜人、拥有未受破坏的乡村和完善的医疗保健系统。首都巴黎堪称地球上最美丽和浪漫的城市。此外,法国的基础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认为法国是全球最佳居住地的原因。”

       据悉,虽然法国人在税收和生活成本方面的支出相对较高,但那主要是在巴黎等大城市,法国其他地区的生活成本要低得多,一般10万美元就能够买一套住房。

       此次排名前五位的国家还包括澳大利亚、荷兰、新西兰和美国。美国曾连续21年排名榜首,但去年一下子跌落至第七位,今年的排名略有回升。


      3楼2007-09-07 10:30
      回复
        不管中国排名多少,俺还是最喜欢中国


        4楼2007-09-07 11:38
        回复
          • 219.238.219.*
          中国排在116,指的是平均水平吧?国内大城市早就跟欧美齐头并进了。中国是个充满生机的国家。在国内生活着许多欧美人士,还不愿意回去呢!他们说这里好,热闹,他们那里太寂寞了。呵呵~~~俺也是这样看。如果把俺放到美丽如画的乡村,一两个月还可以,时间长了俺可受不了,俺还是习惯城市小资生活方式。

          国外相比于国内(大城市之间的对比),感觉更整齐和干净,更加有规矩、更加从容(基本保障好嘛,不去工作一样生活得不错)。在欧洲,生活节奏很缓慢,往往你都要暴跳如雷了,他还不紧不慢的呢。欧洲的商店晚上八点准时关门,如果周六周日你没有储备好日用品,就只能去华人开的小超市买东西了。从柏林去波茨坦,乘火车,一整节车厢里就俺们几个人,这景象你在国内见过吗?

          欧洲人不管贫富,骨子里都有一种贵族气质。这里一种很高贵和高傲的气质,使得他们言谈举止很得体;使得他们处理事物很简单,不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至少从表面上看如此)。而国内呢,往往一看就能分辨出来一个人的教养和所处的社会阶层,外表的光鲜难掩内心的贫瘠。俺觉得这应该是每代人努力的方向。


          5楼2007-09-07 12:10
          回复
            不管中国排名多少,俺还是最喜欢中国 !


            6楼2007-09-07 20:12
            回复
              国内的好处是,吃的东西很方便.热闹.

              坏处是不卫生,很多人互相之间不礼貌,不守规矩.


              7楼2007-09-08 01:00
              回复
                中国的人口太多了,且贫富差距大,所以排的后啊.


                8楼2007-09-09 00:10
                回复
                  2025-08-12 20:52: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中国也是不断在进步。。


                  9楼2007-09-11 11:26
                  回复
                    相信中国一定会赶上去的.


                    10楼2007-09-13 12: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