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和玛丽
之所以把这两个人放在一起,是因为她们都出生贵族,而最初的她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并且同样以这颗善良的心去体察周边的人和事。她们拼劲自己的能力,为的只是身边在乎的人,休戚相关的人的安好,玛丽向迪奥夫人低头是为了母亲,而不是对自身担负责任的认识,同样的,奥斯卡从迪奥夫人房中救出母亲也是出于对在乎的人关心的本能。她们的善良,勇敢,都只用在自己认为的相关对错上,而对于与自身利益关系不大的事情,从来选择不闻不问(譬如奥斯卡对玛丽和迪奥夫人的暗斗就不作表态,最后在被逼无奈之下选择了更有利于自己长远权益的一方。)
即使成为王妃以后,玛丽依旧如她最初的个性,仅仅凭借自己的好恶来处理事情,随意任命大臣,以及对勃力夫人的纵容,她都仅仅是希望周围与自己亲近的人高兴从而体现出自己不可或缺的价值,从而满足自己的心意。包括在她处理汉斯的问题时,玛丽对自己的认知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小我”存在,而忽视了“大我”不得不履行的责任和义务。这样的玛丽,固然单纯、善良、可爱,但是她的单纯、善良、可爱更多的是于事无益,且于世无益。虽然说成为王妃并不是玛丽的意愿,坐上了王妃的宝座,玛丽面对的是孤冷寂寞,会渴望被温暖是人之常情,但是既然成为了王妃,同时也意味着掌握了管控他人生死贵贱的权利,这是一把双刃剑,不是说只要不犯错就好,在上者的无所作为本生就是一种过错,更何况这种过错中还带着权利对人自身的腐蚀。玛丽在这种权利的腐蚀下,挥霍无度且御民无方,加上她嫁了一个同样不懂得治理国家的丈夫。长久以来以“小我”为中心,活在自己和贵族们所营造出的“小我”世界中的玛丽,最终一步步走向了她悲剧的人生。
而少年时候的奥斯卡与玛丽唯一的区别仅在于奥斯卡还有对自己军人责任的认知。这时候的奥斯卡正如所说,不过是一个王宫里的装饰娃娃,除了被手动输入的程序外,对外界现状是毫无作为的,当她目睹公爵枪杀平民幼童后,除了自己生气也是别无他法,如果不是因为公爵先生公然的挑衅与蔑视,可能这一辈子都不会公开说出来,但即使这样,最后依旧毫无他法。如果奥斯卡也如玛丽一样,在思想上毫无成长的痕迹,如果《凡尔赛玫瑰》描述给我们的仅仅就是这样一个宫廷中的另类绅士,那么,《凡尔赛玫瑰》也就不过如此,还好,还好,奥斯卡并不仅仅停留于此。如果《凡尔赛玫瑰》中,玛丽的关键词是“爱情”,那么奥斯卡的关键词就是“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