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梦吧 关注:43贴子:11,573
  • 15回复贴,共1

随笔:不能忘怀的眷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假期有同事来访,闲谈中提及学院一位德高望重的地貌学著名学者崔之久老师,蛇年来临之际便是崔老八旬之身,教研室筹划着在为老人家贺寿的同时,随之搞一次相关的学术纪念活动。说起这位崔老师,心中始终保有着一缕难以磨灭的情愫,在俺遭遇人生重创的那年,老师也不幸罹患癌症,记得他得知俺的情况后特意带病前来慰问,鼓励俺一定要坚强地面对生活,还相约要一起战胜困难,表示自己也要用阳光的心态去面对疾病,战胜病魔,赢得健康。如今已过经年,见他老人家依然精神矍铄地活跃在学术阵地上,真是由衷为之高兴。
  崔之久老师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杰出地质地貌学家,上世纪五十年代自南大本科毕业后被保送为北大地理系研究生,专攻第四纪地质学和冰川冰缘地貌学。作为中国现代冰川学研究的先行者,他多次参加了青藏高原、天山、祁连山、昆仑山、唐古拉山、川西山地、阿尔泰山、大兴安岭、中国东部中高山和南极中国长城站区的科学考察工作,并应邀考察了美国阿拉斯加、华盛顿州山地和东部五大湖区以及加拿大极地区、育空山脉、海岸山脉、落基山脉、瑞士阿尔卑斯山区和南美安第斯山区的冰川冰缘地貌,撰写并发表了200多篇科学论文和多部专著。


1楼2013-09-10 17:05回复
      崔老师曾经撰写过一篇名为《年轻的珠穆郎玛》的文章,在写作中是贯穿着一首人人耳熟能详的歌曲《青藏高原》展开的,曾经听他充满真情地说起过对这首歌曲的情有独钟。印象里这位硬汉型的学者当时面带虔诚,用饱含深情的口吻告诉俺,自己每每倾听《青藏高原》那高亢嘹亮的天籁之声时,心中就会涌现出无限的感慨,欣赏回味着一句句真挚朴实的歌词,自己曾经攀登过的一座座山峦就像过电影一样浮现眼前。
      循顾当年历历足迹,他曾写下了中国第一篇现代冰川论文,却也遭遇了被严寒夺去五根手指和双眼雪盲后遗症之创;他走遍地球寻找冰川,是第一个抵达世界“三极”的中国人,却也与死神狭路相逢,亲历雪崩吞噬队友的撕心之痛;在半个世纪的追寻中,雪崩、暴风雪、裂缝、滑坠、迷路、冻伤、雪盲、高山病等艰难困苦几乎都被他历经了八九不离十,从而使之他的人生布满了冰川“擦痕”,然而自始至终,只要得以纵横驰骋于冰川他就分外开心,用他的话说,“就像回家一样”。
      俺琢磨着,在崔老师的感觉里,那些绵延起伏的大小峰峦仿佛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载体,它们不仅是老师毕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事业源泉,并且随着光阴的荏苒,阅历的叠加,已渐渐升华为他的一片心灵栖息之地。那些经他无数次攀缘过的神山圣土,不仅是他在科学道路上毕生追逐和向往的地方,甚至早已幻化成为他生命的组成部分。他曾经说过:“虽然经历了太多的死亡,感受了冰川的冷酷无情,但是,对冰山的爱也在不断加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雪山冰川已经成为我的知己,我的精神寄托。”
      如今已是古稀之年的崔老师,深知“随着岁月推移,我是年纪越来越高,而研究领域的海拔高度却越来越低了”,然而,他从未将自己置身事业之外,依然尽其所能,活跃在自己钟爱了一生的冰川“王国”里。  在南京大学某次召开的全国地质学年会上,应邀发言的崔之久老师健步走上讲台,令所有与会者不曾想到的是,这位叱咤学界的风云人物没有滔滔不绝的夸夸其谈,也没有铿锵有力的掷地有声,只是饱含深情,无限神往地高歌一曲《青藏高原》。。。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
    是谁留下千年的期盼
    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
    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
    。。。。。。
    。。。。。。


    3楼2013-09-10 17:06
    收起回复
      2025-10-16 19:42: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今天是教师节,再次贴上这篇赞颂人民教师的字,并借此文祝天下的教师们节日快乐!


      4楼2013-09-10 17:08
      回复

        翻唱一首《青藏高原》贺节


        5楼2013-09-10 17:10
        收起回复
          附上崔之久老师的一篇文章
          年轻的珠穆郎玛
            珠峰留给每个走进她的人的印象除了威严、雄伟外,就是她的严酷无情。多少登山者和科学家已献身于此,留下了无尽的叹息、感慨和追忆。人们在歌声中发出询问:“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期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这歌声与其说是歌唱青藏高原的,不如说是献给珠穆郎玛峰的圣歌。
            大自然的探索者面对大海和高山时都会有一种感觉:那片蓝天下的雄浑壮美。“是谁日夜遥望着蓝天”当然是一群渴望大山和大海的人,而珠峰正是经历了沧海桑田变幻,兼备高山大海的地区。1960年,中国登山队王富洲、贡布(藏族)和屈银华从珠峰顶上捡回的八块石头就是来自奥陶纪的石灰岩,4-5亿年前它们出自大海,而今又被高高地抬上了世界之巅。
            这种天壤之别的经历真正是一首梦幻曲,远古的呼唤总算有了很具体的内容。在珠峰北侧地带还能找到来自南半球的巨羊齿植物化石,在雅鲁藏布江沿岸还能看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层中的岩块挤压到一起的板块缝合带,这一切均显示整个喜马拉雅山脉连带它的主峰---珠穆郎玛峰都是从遥远的南半球经印度板块推挤,飘洋过海2400公里而来。而在漂的同时,它又因受到欧亚板块反作用力的阻挡,慢慢地抬高升起。虽然在山南山北有很多断层消除了相当一部分地球内部的应力,但最后还是被抬升为世界第一高峰。当然,在抬升过程中也有来自地球内部向上穿越的花岗岩岩浆的顶托也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现在看到的珠峰的“颈部”---8700米的“第二台阶”和顶部都是奥陶纪灰岩,实际上8500米以上就已都是奥陶纪灰岩了。而珠峰的“身体”部分则是来自地球内部的花岗岩和变质岩---片麻岩、眼球状片麻岩,它们都是原始的沉积岩,因为遭到花岗岩侵入和区域的地质事件而改变了原来的性质。在东绒布冰川一侧,人们多看见深灰黑色的岩石,那就是片麻岩。当人们去西绒布冰川考察时,就会看到大量发黄色的岩石,那就是花岗岩。
            在大约至今100万年前后,珠峰在升高到现在的高度以后,或者说现有高度以前,在全球气候变冷的冰期时期,就有多次冰川发育的时期。不同时期冰川的规模有大有小,据有关资料显示,喜马拉雅山脉北侧包括珠峰地区,最大的冰川范围也只到达山麓地带,长度数十公里,并不像人们想象的冰川已经把高原盖满了。在珠峰地区,登山大本营所在的绒布寺在不远的河谷中有一道乱石堆起的小丘,东边颜色黑,西边颜色黄,这就是18000年前绒布冰川末端所在的位置。我们就依据这一冰川遗迹命名为:绒布寺冰期。稍后,随着气候变暖,冰川退后到绒布德寺,又在冰川末端堆了一堆小丘,时间大约5000年前,我们叫绒布德寺冰川阶段。现在从5000米开始显现的中绒布冰川就是那时遗留下来的。冰川长度有18公里。自1960年,我们开始考察研究绒布冰川以来,40多年过去了,冰川表面和冰体内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明显的是冰塔林的变化。上世纪60年代,中绒布冰川冰塔林从5300-5400米就开始出现,而东绒布冰川只要一拐弯就可以看到冰塔林。现在,中绒布冰川的冰塔林已经上移到5600-5700米才能看见。而冰塔林的高度也从30-40米缩小到20-30米。尽管如此,冰莹玉洁的水晶世界却没有本质的变化。那水晶宫似的冰洞是由冰川内部的排水道被放弃后形成的。一个冰柱顶着一块大石头,而形成的冰桌是由于冰面差别消融形成的。因为被石块盖住的冰块得到保护,减少了消融,所以高高擎起,而周围未受到保护的冰面消融很快而变低。冰桌就这样形成了。
            冰塔林是珠峰冰雪世界的代表,也是珠峰地区和喜马拉雅山脉北侧冰川的特色。因为只有在低纬度气候干燥的海拔高度地区,由于太阳入射角度高,太阳辐射从冰川上面直射冰川裂隙,引起从上到下的消融,才能使冰塔林个体高耸、陡峭,冰塔林才能成林。如果缺少任何一个条件,譬如:纬度偏高、太阳入射角偏小、冰川面从侧面开始融化,则形成的冰塔林就不会高而陡峭。只有珠峰北侧才具备前面提到的各种条件,所以冰塔林又高又美。这里的雪线高达6000米以上,因而也是世界山地冰川中冰川位置最高的所在。绒不冰川的末端的海拔高度比欧洲最高峰---阿尔卑斯山的勃郎峰还要高几百米。因此,这里是典型的大陆性高位山地冰川区。
            人们有时在议论珠峰到底有多高?甚至于有人主张要设法穿过顶部的冰雪层去测量岩石的顶部,这样才算珠峰真正的高度。其实,冰雪也是一种岩石,只不过存在的时间短暂而已。在南极人们把冰崖都当作一种海岸类型对待,你排除不了它。在北极,有大块地下冰的土地也是陆地的一部分。海水侵蚀冰化了,陆地也少了一块,因此冰作为陆地的一部分是排除不了的。难道在珠峰顶部就一定要排除掉冰雪层的存在吗?不,冰雪的顶部就是真实的珠峰的真正顶部。人们也许会说:“冰雪层不稳定,会导致珠峰顶高度的多变”。这又何足多怪呢?岩石的顶部的高度就永远稳定吗?任何专业人员都知道,冰雪和岩石都不是永远稳定的,只不过有量的差别而已。再说,如果珠峰按一些人的设想,测量到了岩石顶部的海拔高度,那别的山峰高度又如何处理了?假使测量了珠峰岩石顶峰的高度比乔戈里峰的冰雪顶部高度低?或者说比乔戈里峰的岩石顶部高度低呢?……又该如何确定谁是世界第一高峰呢?简单一句话,我认为,挑起这一问题并引起可能会产生的争论是没有必要的。


          6楼2013-09-10 17:15
          收起回复

            崔老师工作照


            7楼2013-09-10 19:29
            收起回复


              8楼2013-09-11 09:13
              回复


                9楼2013-09-11 10:43
                回复
                  2025-10-16 19:36: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0楼2013-09-16 08: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