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课本上的东西我们都听不进去,但是有些知识课本上没有的我们也能侃侃而谈,特别是一些历史阿,名著阿,故事阿,小说阿神马的.这是为什么呢?

我想了一想,可能是我们玩的游戏教会了我们这些知识吧。我相信,小时候很多童鞋都玩过吞食天地这款记忆卡游戏,插在小霸王上玩的那叫一个嗨皮,而且越玩越精神。那是我还不怎么了解三国的历史,什么名著也没看过。农村的野孩子知道吧,楼主就是。
我现在是三国迷,但是对三国的兴趣绝对不是因为三国演义,而是吞食天地。什么诸葛借东风,火烧赤壁,刘备借荆州等等,这是我了解三国的最初途径,后来家里有了彩电,电视台也变多了,才开始喜欢三国电视剧,至于原著我是一次没看。

除了三国,还有楚汉,什么游戏我忘记了,但是我记得最深的就是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那首。
在中国的历史里,什么宫廷之类的我不感兴趣,喜欢策略谋略比较强的那种。像战国,我又不得不说QQ战国这个游戏了,我相信很多童鞋不知道王翦、李牧、田单、乐毅、项燕这些名将,更别说乐羊、李信、杨端和这类了。就算知道并记住,相信很多都是来自电视和相关题材的游戏。起初我只知道孙膑、白起、廉颇这几个名将,谋士里也就只有鬼谷。
游戏的过程中,我们总会去接受新鲜的事物,因为我们觉得这比读书有乐趣。从QQ战国里,我知道了白起为什么要坑杀几十万降兵,孙膑的师傅原来是鬼谷子,鬼谷子原来很厉害。原来邯郸是战国时期就有的,就像当初的吞食天地,我知道了庞统也和诸葛亮齐名,只是为了刘备的江山而当了导火索。

才知道除了白起,秦国还有王翦、还有李牧。原来知音一词是因为战国时期的伯牙而生。原来我们书本中所接触的孔融让梨是一个错误的形象,历史中的孔融其实是一个始乱终弃的无情浪子,曹操更是嗤之以鼻。
其实,我们并不是不喜欢学习的孩子,更不是不喜欢知识的蠢子,只是我们希望有一种学习方式能够让我们没有丝毫的排斥感,只要能够让我们在兴趣中成长下去,中国会有很多个爱因斯坦、霍金、牛顿等神般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