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吧 关注:3,060贴子:413,089
  • 6回复贴,共1
一直以为《枉凝眉》是唱 林黛玉和宝钗的,后来看到说是唱 林黛玉和宝玉的,如果是这样,那宝钗的曲子是哪首?


1楼2007-09-03 19:03回复
    《枉凝眉》应该是唱贾宝玉与林黛玉的。也有人认为《枉凝眉》是唱林黛玉和薛宝钗的,但不大讲的通。《枉凝眉》中一句“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与一句“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对举,表现的是两人之间的一种难以言说的感情:既说不得“无缘”,又说不得“有缘”,或者说是“有缘”里包含着“无缘”。如果把两句分别解释为林黛玉对贾宝玉与薛宝钗对贾宝玉,等于把原曲中那难以言说的复杂心态给取消了。但如果解释为林黛玉对贾宝玉,则非常通顺。贾宝玉实为“假宝玉”,即顽石冒充的假神瑛侍者。甄宝玉才是“真宝玉”,真正的神瑛侍者。林黛玉的真配实际应该是甄宝玉,但她今生却遇到了与甄宝玉一模一样的贾宝玉。所以叫“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但贾宝玉又毕竟不是真正的神瑛侍者,宝、黛之间也注定成就不了“木石姻缘”,所以又说“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另一支曲《终身误》,实际上也不是唱薛宝钗的。你看看那曲子的口吻就知道,“终身误”是宝玉的“终身误”,而并非宝钗的“终身误”。而且,宝玉的“终身误”也不是“误“在与宝钗成婚,而是“误”在他前半生未听癞僧、跛道的劝告,错误地迷恋于红尘的繁华,错误地将他与黛玉的假木石前盟当作他情感的归宿。“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一句后,他的情感即有了一定的变化。

    所以,严格来说,《红楼梦曲》中并没有一支曲子是专为宝钗而作的。这可能与曹雪芹的设计中,宝钗的悲剧最为特殊有关。从脂批的种种提示来看,宝钗是金陵十二钗中唯一达到了“大乘”境界的女子。在旁人看来,宝钗引导宝玉悟道,最终推动宝玉出家为僧,宝钗自己只能孤独半生,这当然是一种悲剧。但宝钗自己却可以做到安之若素,坦然地牺牲自己的尘世幸福,而成就宝玉的理想。所谓“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所谓“虽离别亦能自安”,“香可冷得,天下一切无不可冷者”。这样的精神既不同于黛玉、凤姐辈的患得患失,也不同于惜春辈的只愿做“自了汉”,用单支曲文的形式恐怕是很难表现的。所以,作者干脆在《红楼梦曲》中跳过了宝钗,没有专门为她写曲。

    但这并不意味着作者不重视宝钗,相反,作者专门在甲戌本第8回的标题诗——《金玉姻缘赞》中专门讴歌了宝钗与宝玉之间的情缘:

    古鼎新烹凤髓香,那堪翠斝贮琼浆?
    莫言绮縠无风韵,试看金娃对玉郎!

    另外,作者安排第22回,在宝钗生日这天,宝钗专门向宝玉推荐《山门•寄生草》。又安排第63回,在宝玉生日这天,宝钗抽到“艳冠群芳”的签子之时,宝钗命芳官演唱《邯郸梦•赏花时》。还不厌其烦地将《山门•寄生草》与《邯郸梦•赏花时》的曲文全文照抄到书上(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全文照抄别人写的曲文,这是唯一的两处)。这些做法的实质都明显是在借用的典故(鲁智深的典故、吕洞宾与何仙姑典故等等),来暗示后文中宝钗推动宝玉出家为僧的结局。同时,这也可能是作者为弥补没有在《红楼梦曲》中专为宝钗设曲而采取的一种写法。


    IP属地:四川2楼2007-09-03 20:20
    回复
      2025-09-04 12:16: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谢谢西风有言这么详尽的回答!!

      看了西风吧主的回复,我也释然了,呵呵!!~~


      3楼2007-09-04 08:27
      回复
        没关系


        IP属地:四川4楼2007-09-04 08:52
        回复
          顶顶顶!


          IP属地:四川5楼2007-09-04 18:05
          回复
            d


            6楼2007-09-11 18:52
            回复
              DING


              IP属地:四川8楼2007-09-11 19: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