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郁吧 关注:10贴子:141
  • 1回复贴,共1

【霁郁*原创】〔整理〕青训之曼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整理〕青训之曼联


首先我要声明:此文是我一个字一个字打上来的,此文是《曼联俱乐部官方杂志中文版》上的,此文不属于中国任何一个人,而是发来给所有曼联球迷看的。

希望转贴这能够尊重曼联俱乐部、尊重英国记者劳动成果、也小尊重一下我花的精力和时间,做个有道德的好人。所以请看清楚文章的出处和作者。


出处:《曼联俱乐部官方杂志中文版》2004年三月刊   P18

撰文:Rebecca Tow

整理:PTU


在曼联历史上,弗格森爵士是唯一一位能够与巴斯比爵士看齐的主教练,弗格森令人佩服之处,不单是他拥有辉煌的战绩,而是他替曼联创立的青训制度,为红魔近十年霸业奠下丰厚的根基。到底这位“青训之王”在培育年轻球员时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技?他又是如何发掘出一个又一个的天王巨星?


弗格森尚未执教曼联前,在苏格兰已经以培育新星闻名,当他正式接掌曼联帅印后,便开始计划建立一套完善的青训制度。1990年,曼联就是靠他提拔的李·马丁一脚定江山,夺得足总杯冠军,这也是老爷子加盟曼联后获得的首个冠军。自此之后,老爷子便开始积极投入培养新人工作,而以本土青年球员为骨干的曼联也逐渐建立起来。在老爷子的建议下,俱乐部耗资800万英镑兴建曼联青年足球学校。在学校每个角落,挂满了历届青年军代表人物的照片,当中有贝克汉姆、吉格斯,以及今年崛起的布朗、奥谢和弗莱彻的照片,全都是曼联青训的优良产品。

在弗格森办公室前的走廊,挂满了曼联夺冠的照片。最近,这里又增加了一张2003年度曼联青年军勇夺青年足总杯的照片。而在老爷子的办公室,则挂着1999年他和舒梅切尔一起高举欧洲冠军杯的照片,这是他和1992年度青训出身的球员共同创下的辉煌战绩,当年曼联还成为了欧洲三冠王。在这位老人家的心目中,能够成功培育出吉格斯、贝克汉姆、斯克尔斯、加里·内维尔等球星,其成就绝对不下于夺取欧洲冠军杯。最令人振奋的是,老爷子的心境仍很年轻,他现在又开始着手培育他的“第四代”红魔。


走遍大街小巷找球员

Q:培养新人的工作,是你教练生涯不能分割的部分,你的执教哲学是什么?
A:我初期执教的球队,大多资源有限,因此只有培养新人,自给自足,解决兵源不足问题。1974年,我在东斯特灵谢开始执教生涯,当时球队只有12名球员可用,于是我便有意设立青年军训练系统,可惜我在那里就呆了四个月就离开了,计划最终只能搁置。后来,我去了圣米伦,当时球队财政紧张,我只好走遍格拉斯哥的大街小巷,发掘年轻新力军,从此我便喜欢上青训工作。在我手上成长的队员,包括麦加维、费塔帕特里克、威尔、斯塔克和法兰·麦埃文尼等五位苏格兰国家队成员。

Q:1983年,你率领阿伯丁夺得优胜者杯,两个进球都是由你一手培养出来的夏维和布莱克包办。这段经历是否让你获益非签?
A:我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要给年轻人更多的机会,他们必定会还你一个惊喜。当时球队有不少只有17岁的小伙子,当时我的执教方针,就是斗胆重用新人。我们培养出格拉斯哥市内最出色的青年球员。整个教练团队不分昼夜东奔西跑,花了很多时间在训练方面,终于创出美满成果。

Q:你在1986年开始执教曼联,当时你有没有同巴斯比爵士和墨菲讨论过重建俱乐部青训的问题?
A:关于青训,我有自己的相法,所以当展开青训以来,我没有和他们讨论,但他们一直都很支持我。墨菲生前一直致力为球队物色新力军,巴斯比也是青训高手,正是他们在这方面的努力,才为曼联建立辉煌的历史,所以,我们之间的执教观念没有矛盾。

Q:你说过初来曼联时,球队的青训制度极为落后。当你知道这个情况时,你有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A:大部分主教练只会注重建立一队,因为他们才是保障你开饭的人,不过,我认为球队的青训基础建设才最重要。建立一个良好的青训系统,球队才能不断涌现新人,满足一队的需要。我起初就斗胆派青年队员上场,以便观察他们的实际技术水平。



1楼2007-09-03 18:06回复


    所向披靡的92班

    Q:1992/1993年度的青年军,是曼联青训工作的里程碑,出现了不少的优秀青年球员,其中有7至8位球员晋级一队,实在是非常罕见的现象。现在效力纽卡斯尔(现在应该是皇马)的伍德盖特和原来利兹联的布里奇都是你们当时考察物件(物件?晕,应该是对象吧),但由于竞争太过激烈,你们惟有忍痛割爱。你放弃了他们,是否因为球队中已高手如云,没有让他们立足的位置?
    A:你说得对!我们提高了选秀的标准,教练团花了不少时间进行轮选。在1998年,青年足球学校的选择范围受到足总新条例限制,我们只有加强物色新秀的工作。我们的辛苦没有白费,最后得到了应有的回报。现在我们跟其他国家的俱乐部结盟,选拔新人的渠道也相应增加。来自德国的纽美尔和来自比利时的恩加路拉就是其中的例子。

    Q:青年足总学校经理科尔绍最近接受我们杂志访问,曾提到现在在比利时签入年轻球员,比在伯明翰找一个更加容易,你认为这是否是英格兰足球发展方向的警报信号?
    A:他并非危言耸听,不过,足总却忽视了问题的严重性,足总在公布选秀新规定的同时,又扬言英格兰要夺取2006年世界杯,我实在无话可说。在这样的制度下,要夺取冠军谈何容易?

    Q:你认为曼联俱乐部中,本土球员和外籍球员的比例需要保持平衡吗?现在看来,外籍球员的表现比本土的更胜一筹。
    A: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但青年学校最近也培育了不少优秀本土球员,这对我们的发展非常重要。能够有本土球员代表球队上场,实在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

    Q:俱乐部为青年球员照顾日常生活所需,使他们没有后顾之忧。这样会否使他们变得娇生惯养,变得目中无人呢?
    A:要学会踢球,首先要学会做人,我们会培养他们安分守己,以礼待人的品格,让他们知道作为曼联球员,一定要脚踏实地。作为欧洲豪门,我们经常受到不公正的批评,但只要你亲自体验一下,就会发现很多批评都是捕风捉影。谦虚务实的精神是我们的带队基础。


    怀念在大街上踢球的日子

    Q:你选拔球员的标准是什么?
    A:我们要选拔有实力,又有足够自信心表现自己的球员。我们的选拔标准很高,但我们会更加注重球员的心理素质,能否承受在老特拉福德67000名观众面前比赛的压力。

    Q:你是否仍然留恋当年在大街上踢球的的生活?当时在大街小巷,经常会发现一些球技全面的年轻人,现在这种情况以及很少见了!
    A:没有经历过这种生活的人,一定不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当时球场边挤满不少志同道合的球友。如果你想上场比赛,便要等到球场上的人离开才有机会用球场。我们有时为了踢一会儿,有时甚至连晚饭都不吃。在那种困难环境下,我们不仅在球技上有进步,还磨练了自己的意志。

    Q:梅伦斯汀的青训系统,有没有引进街头足球的训练气氛?
    A:梅伦斯汀有他自己的一套训练方式,“街头足球”流行的日子已经过去,他要做的就是为年轻球员能够提高个人技术水平。梅伦斯汀的训练方式相当实用,训练时要使用很多器材;所有在比赛运用得到的技术,都能够通过他的训练得到体验,他的训练方法深受球员欢迎。

    Q:对这些年轻球员而言,能够和夺得欧洲冠军杯的一线队球星同场训练,实在是难得的机会。你为什么将青年学校健在一队训练场附近?
    A:让年轻球员时常接触这些球星,能够刺激他们的上进心,让他们认清自己的目标。我们安排了年仅16岁的恩加路拉参加一队的训练,因为他进步神速,明年他将有机会进入一队。


    五分钟询问一次战况

    Q:说起92班的青训精英,你是否觉得这种情况十分罕见?
    A:是的!他们夺得了青年足总杯,而且表现出惊人的潜质。这实在要多亏哈里森的悉心教导,他旗下的一班青年队球员,的确是球德与球技兼备。

    Q:1995年,由菲尔·内维尔率领的青年军,再次夺得青年足总杯。你可否比较1992年和2003年两届青年足总杯冠军队成员。
    A:这很难比较,他们的足球潜能不相伯仲。去年青年军出产了不少可造之材,但我们现在的选拔标准也相应提高了,很难说他们能否像当年的吉格斯、斯克尔斯和贝克汉姆等获得同样选拔的机会。伊格尔斯、大卫·琼斯、麦克夏恩和里查德森都具备相当出众的能力,他们的天分甚至比92班的球员更高。

    Q:眼见红魔新人辈出,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是否成为你决定续约的重要原因?
    A:现在这支球队的实力,坎称俱乐部史上最强。我很感谢梅伦斯汀对青年军付出的心血,现在我们的青训系统非常完善,球员的水平很高。本赛季我们欧洲冠军杯做客对帕纳辛那科斯时,我一直很关心青年足总杯的比赛情况,并每五分钟打一次电话询问战况,最后我们终于胜出,真是要好好慰劳青年军主教练赖恩和麦克莱尔,他们两位为球队付出很多心血。

    


    2楼2007-09-03 18: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