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康保县文广新局了解到,这县西土城遗址考古调查取得阶段性成果,初步确定该遗址的主体年代为金代,对研究河北省的大遗址保护工作、河北省辽金考古研究、河北地方文物保护工作都有重要意义。
7月26日至8月26日,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和康保县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对西土城遗址进行了专题调查。通过采用无人机高精度航测、RTK测绘、地面踏查、口述史调查、钻探和试掘等现代科技和传统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较全面的掌握了西土城遗址的保存现状和历史文化价值。
西土城遗址位于河北省康保县西南二号卜乡,距离康保县城约46公里。西土城遗址目前保存现状良好,该遗址城墙大多清晰可见,城址平面大致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100米,东西宽约660米。东南、西南和东南角各有一角台,西北角角台已残。东墙有10个马面,北墙7个,南墙6个,均较明确,西墙南段现存马面4个。经踏查、钻探,东、南、西、北四面城墙均有多处豁口,南墙居中位置的南门可以明确,其外可能也有瓮城。
该遗址地表遗物十分丰富,有瓷片、陶片、钱币、骰子、骨器、骨料和泥砚等。从城墙建筑风格、采集到的“尚食局”铭龙纹盘、钱币、“西京”澄泥砚以及地表采集的遗物瓷器皿、瓷骰、瓷棋子、瓷动物模型、陶器皿、陶人、陶范;砖、瓦以及建筑构件均具有金代特征。从城址的规模、布局和地表遗物的丰富程度看,西土城遗址可能是当时一个较大的地方政治、经济中心,西土城遗址还有可能是以盐业生产为支持的一座生产、贸易性城市,同时具备生产陶瓷制品的能力。
8月30日,“康保县西土城考古发掘工作推进会”在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举行。河北省文物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省文保中心、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等领导及专家、教授出席会议。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本次调查成果较全面,同时指出,西土城遗址规模较大,文化内涵丰富,在康保考古史上非常少见,对西土城遗址下一步的保护和考古发掘工作作出了详细的规划和论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