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吧 关注:2,383,175贴子:19,990,210

【伞面收集·鉴赏】 又一年九月半,晚风凉,斜阳渐矮只影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场故梦里,孤桨声远荡 .. 去他乡,遗忘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3-09-07 22:04回复
    油纸伞
    词:霖
    曲:相思垢
    唱/和声:陌子芯
    后期:太子殿下
    雨巷拂水袖
    人约黄昏后
    油纸伞轻把丁香嗅
    江南烟雨朦胧
    酌一杯清酒
    清风吹湿烹茶清愁
    玉竹长吹奏
    曾记凤游
    油纸伞不见伊人愁
    弦断三千红豆
    品一樽芳酒
    袖舞流年付尽白头
    灯影桨声错(呼~呼~)
    谁家琉璃落
    夜半窗舷萧萧风声雨零落
    伞下谁人坐(谁人坐)
    青苔石寒江无人放烟火
    雨巷谁人思君诺
    玉竹长吹奏(玉竹长吹奏曾记凤游)
    曾记凤游
    油纸伞不见伊人愁(伊人愁)
    弦断三千红豆(呼~)
    品一樽芳酒
    袖舞流年付尽白头(袖舞流年付尽白头)
    灯影桨声错(呼~)
    谁家琉璃落
    夜半窗舷萧萧风声雨零落
    伞下谁人坐(谁人坐)
    青苔石寒江无人放烟火
    雨巷谁人思君诺(雨巷谁人思君诺)
    灯影桨声错
    谁家琉璃落
    夜半窗舷萧萧风声雨零落
    伞下谁人坐(伞下谁人坐)
    青苔石寒江无人放烟火(青苔石寒江无人放烟火)
    雨巷谁人思君诺(雨巷谁人思君诺)
    地址君:[flash=250,32]http://l.5sing.com/player/true/fc/4277398.swf[/flash]


    2楼2013-09-07 22:16
    回复
      2025-10-18 15:18:0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3楼2013-09-07 22:17
      回复



        4楼2013-09-07 22:18
        回复




          5楼2013-09-07 22:25
          回复
            那夜宿醉时,残笛曲离殇,来此城,寻你。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3-09-07 22:29
            收起回复
              油纸伞是一种用涂上原生态熟桐油的棉纸做伞面的雨伞。源于中国,亦传至亚洲其他地区如日本、朝鲜、越南、泰国、老挝等地。除了是挡阳遮雨的日常用品外,也是嫁娶婚俗礼仪一项不可或缺的物品,中国传统婚礼上,新娘出嫁下轿时,喜娘会用红色油纸伞遮着新娘以作避邪。日本传统婚礼上,新娘也会被红色油纸伞遮着,老人喜好象征长寿的紫色伞,送葬时则要用白色伞。日本传统舞蹈也会以油纸伞作道具,茶道表演时用的要用“番伞”。 现时油纸伞由于其保存不易,多作为艺术品和游客纪念品售卖。


              8楼2013-09-07 22:29
              回复
                这里长风,公子好。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3-09-07 22:31
                收起回复
                  2025-10-18 15:12:0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0楼2013-09-07 22:31
                  回复






                    12楼2013-09-07 22:34
                    回复
                      伞相传由鲁班之妻云氏发明。据传,早在春秋末年,我国古代著名木工师傅鲁班常在野外作业,若遇下雨,常被淋湿。鲁班妻子云氏想做一种能遮雨的东西,她就把竹子劈成细条,在细条上蒙上兽皮,样子象“亭子”,收拢如棍,张开如盖。实际上,这就是后来的伞。“劈竹为条,蒙以兽皮,收拢如棍,张开如盖”,但初期的伞多以羽毛、丝绸等物料制作。发明纸后,丝由纸代替,制成纸伞。宋时称绿油纸伞。以后历代均有改进,油纸伞,油伞、蝙式伞,最后形成今天的大众用品。


                      13楼2013-09-07 22:34
                      回复
                        很美 有的清淡,有的浓艳
                        墨意淋漓


                        14楼2013-09-07 22:35
                        收起回复







                          16楼2013-09-07 22:36
                          回复
                            油纸伞实际出现的时间不明,约于唐朝传至日本、朝鲜。明朝开始于民间普及,《天工开物》提到:“凡糊雨伞与油扇,皆用小皮纸。”,沈括《梦溪笔谈》也提到:“以新赤油伞,日中覆之。”江南地区由于气候潮湿多雨,当时制伞业十分蓬勃。在一些文学作品如《白蛇传》等也可以看到油纸伞的踪影。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7楼2013-09-07 22:37
                            回复
                              2025-10-18 15:06:0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雨巷,巷雨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13-09-07 22:3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