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之前,所在部门为欢送我离开安排了最后的唱歌活动。自己在分别的时刻终究还是感性超越了理性,那一夜我喝了酒。在即将曲终人散之际,我举起杯对大家说:唱首歌送给各位,希望每个人的未来都有美好前程。同事们的掌声响起,我再次唱出了那首自己已经记不清唱过多少次的歌:With You,My Dear Friends,越过高山和大海。勇敢面对危险,We Are On The Road Again。选择在春天重新出发,用“少年游”来启程恰好合适。
次日清晨,天高云淡。我把CD架上优客李林的专辑取下来,一张张翻看着专辑文案。把《黄丝带》放入碟机,跳到那首“流星”。把窗户打开,把音量放大,就这么呐喊出来:生命中的每个脚步都是那么艰辛,是不是就要放弃年轻的一些权利。我将在属于你的星座上留下一点点轨迹, 告诉你不要放弃,不要放弃!一年前的病痛折磨,一年后的苦尽甘来。永远年轻,也永远热泪盈眶。我在畅想着用一篇关于优客李林的文章来庆祝自己的重生。
说来就是这样的巧,在新的工作职场将电脑安装好的半个小时以后,偷闲登陆微博竟然发现“优客李骥”这个熟悉的ID。点击照片观看,果然是二十年前结识的那个永远带着墨镜永远弹着吉他也永远用沙哑嗓音唱出动人心魄作品的李骥。兴奋之余,忙厚着脸皮说了句:“李骥老师,去年我唱了华娟写给你们的那首“多情种”,永远喜欢!”彼时正值周末的午后,阳光透过玻璃窗打在身上,舒服得很。我当时在想:这个令我激动的星期,竟与优客李林如此有缘,真是一种幸福。
可就在那一天的回家路上,铺天盖地都是有关令人震惊的日本大地震的消息。那时的北京,天空由晴转阴,北风也从此再也没有停歇。也许正是因为这一天重逢了李骥,在回家的路上我浏览着新闻想起的是他唱起的“几秒钟的瞬间,就让五千人和他们所爱的人分离”,回家看到那些有如世界末日般的电视画面后我胸口涌动的是他唱起的“什么时候给我一个新的地球,还是要千年再耐心等候”。连续四天,我将这一张《一个李骥》从头听到尾,听得是越来越心动。
时过境迁,我们依然在心底某个遥远的地方幻想着大人的童话,而不经不觉间某种力量就让我们成熟与成长,发现那本应属于我们自己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