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公主吧 关注:74贴子:814
  • 5回复贴,共1

秋季新文推出 原创的都是好样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3-09-03 23:05回复
    “大人言之有理,的确是有些可疑!大人可要奉符县将卷宗调过来重新审过?”
    “不用了!我们亲自去一趟奉符县。”
    “大人亲自前往,此案如有隐情,只怕会打草惊蛇。”公孙策担忧的说。
    “公孙先生顾虑的对!这样,先给奉符县派去公文,就说本府不日前往奉符督查御砚制作之事。”
    “是,大人,学生这就去办。”
    两日后,包拯坐在奉符县的公堂之上,那知县刘道贵依照惯例向包大人汇报本县的公务,尤其着重汇报本年度御砚制作的进度情况。
    “刘知县辛苦了!就快到进贡之日,本府心念御砚之事,多有叨扰。”包拯客套了一下,“本府还要前往工匠做工的现场去看看。”
    “包大人还要亲往现场吗?”刘知县的这句话反应有些过度,公孙策不禁侧目看看他,刘知县自知失言,赶紧补充道,“下官只是觉得那开采现场乱石堆砌,尘土飞扬,怕大人去了多有不便。”
    “御砚乃是朝廷贡品,丝毫马虎不得,有再大的不便,本府也应该前去看看。”
    “是!是!大人说的是!下官这就去安排。”
    等到刘知县告退之后,包拯与公孙策交换意见,“这刘大人似有可疑!”
    “公孙先生也有此感觉?”包拯问道。
    “是!前几日发生命案,并未没有找到尸首匆匆结案,按理和大人汇报公务时,多少应该提及,可是刘大人却只字未提,此其一;大人要去视察御砚,他又多加阻拦,不合常理,此其二。所以学生以为刘大人一定是想隐瞒什么事情。”公孙策分析道。
    “是,先生所言正是本府所想。”包拯道,“明日,本府前往制砚现场仔细的看看。”
    “大人不用学生陪同?”公孙策急忙说。
    “本府另有一项重要的事情要交给公孙先生。”见公孙策着急,包拯也不多卖关子,“本府想你到坊间打探一些关于押司孙文之事。”
    “是,学生遵命。”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3-09-03 23:19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包拯略一思索,“王朝!”
      “属下在!”守在门外的王朝推门而入。
      “明日你悄悄将孙文的小妾迎儿带来回话,切记莫要惊动旁人。”
      “属下遵命”王朝领命,又退回屋外。
      “大人今天去制砚现场可有收获?”公孙策问。
      包拯摇了摇头:“一切按部就班、井然有序。”
      “既然如此,当不会耽误进贡之期,为何大人反有担忧之色。”
      “本府也说不上来,总觉得哪里隐隐有些不对!也罢~先放一放,看看这孙文的死因可有疑点。”
      第二天一早,迎儿便被带到包拯面前,“迎儿,你家大人之事,本府已然知晓,故人已去,还请你节哀顺变。”
      “谢包大人!”迎儿年纪不大,本是孙文的侍女,几年前就收了房,“不知大人因何事传民妇到此?”
      “本府知你虽为妾室,但与你家大人感情深厚,他不知何故自寻短见,可苦了你和你家夫人。”
      “包大人明鉴,我家大人没有理由寻思啊!”
      “那你就把当夜之事原原本本的说与本府听!”
      迎儿想了想,才开始叙述:“大人那日喝了酒,回到家时已是微酣。夫人见其面色阴郁,便询问缘由。大人说是日间卜卦惹了晦气,被看相的说今夜三更当死。夫人与我也十分很气恼,但还是安慰大人说相士之言岂可相信,便由我便服侍大人睡下了。刚刚入睡,夫人来敲门,说是相士的话不可尽信,但还是小心为上,又说今夜我俩都不睡了,亲自守夜,明日一早和大人一起去找那相士理论。谁料想……谁料想……”思及丈夫新亡,迎儿已是泣不成声。
      “你先莫要悲伤,且细细说来。”包拯安慰道。
      “三更天,人是皆迷迷糊糊的,突然听见大门响动,只见大人身穿白衣冲出门去,我二人慌了神,跟着后面追赶,一路追到河边,只听见噗通一声,再细看哪里还有我家大人的身影……我们两个妇道人家也不会游水,不能搭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人……”
      “迎儿,你说三更听见大门响动,看见你家大人冲出门去,你可曾看清你家大人的脸?”包拯问。
      迎儿仔细的想了想,摇了摇头:“并未看清,我们被门声惊醒时,大人已经冲出门了,只看到背影,穿着白日里的那件白色长衫,确实我家大人无疑啊!”
      包拯低眉沉思,又问:“你二人追至河边,可曾亲眼看到你家大人投河?”
      “没有,只听见有人投河的声音。”迎儿又摇了摇头,“包大人莫非对我家大人之死有所怀疑?”
      “本府目前还没有什么头绪,你自回家中,本府今日与你的谈话,你不要让任何人知道,你可明白。”
      “是的,民妇知道,民妇遵命。”照旧让王朝悄悄的将迎儿送回家中。
      “公孙先生,明日该是那孙文的头七,本府会亲往孙府吊唁!”
      “是,大人,学生这就去安排。”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3-09-03 23:20
      回复
                   第六章 端砚之难
        奉符县地域不大,百姓主要的活计就是开采、制作端砚,这也是百姓们的主要生活来源。包拯来到孙家吊唁,令孙夫人很是讶异,包拯在孙家随意转了家,指着炉灶随口问道:“孙夫人,这口灶台好像是新砌的?”
        “是啊,包大人,原来的用年头久了,如今家里又在办丧事,里里外外的都少不了,所以请人赶工砌了一个。”那孙夫人显然是没想到包拯会问道炉灶,回答前明显愣了一下,不过还算说的过去。
        “如此,本府只能请夫人节哀顺变,并奉上官府的抚恤银两。本府不多打扰,这就告辞了。”
        回到府衙临时客房,包拯对众人如此吩咐一番。
        夜半时分,孙夫人被窸窸窣窣的声响吵醒,找不到火折子,只得抹黑找寻,发现竟是灶台发出的。孙夫人心下紧张,“官人,今天是你的头七,你可别来吓我。”
        “夫人好狠的心,为何要害为夫?”一个朦胧的人影在灶台后的墙壁上摇晃不已。
        “这不能怪我,要怪只怪你自己。谁让你……”突然又觉得说了不妥,赶紧噤声。
        “也罢,就算为夫是咎由自取,你也不能让为夫躺在那冰冷的井中,一日夫妻百日恩啊!”
        “好好,赶明儿我多给你烧几套衣服,你赶快走吧!”孙夫人已入筛糠一样瘫坐在地上。
        突然房中灯火通明,孙夫人一惊,却看见家中平白多出了很多人,为首的正是白天吊唁的包大人。原来包拯发现这新炉灶垒砌的位置实在是不对劲,又想起前些日子梦中得的那两句话,便觉得内有蹊跷,和公孙策仔细的分析讨论,后又找来迎儿想问得知那炉灶下原本是家中日用的一口深井,心中便有了计较。
        “来人啊,拆了炉灶!”包拯一声令下,早有衙役备了工具三下两下的捣毁了灶台,井口立现在大家眼前,包拯观察那孙夫人的脸色已是变了数变,“王朝,你亲自带人下井查看。”
        “是,大人。”王朝带着几个人不大会的功夫就从井内拖上来一具男尸,不是孙文更是何人?那孙夫人一见孙文的尸体立时面如死灰。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3-09-03 23:20
        回复
            知县刘道贵立马走上前来,谄媚的对包拯说:“包大人真乃神人,这神不知鬼不觉的伎俩都叫大人看破了。”
            包拯冷哼一声:“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本府前些日子得了两句话‘要知三更事,掇开火下水’,这井者水也,灶者火也,水在火下,孙家的炉灶偏右又砌在井上,故而死者之尸,必在井中。”
            这边公孙策已然做完了简单的尸检,“启禀大人,死者乃是被人勒死的,死亡时间大约也有六七日。”
            包拯定睛看向孙夫人:“大胆刁妇,你为何要谋害你家大人,又是如何谋害于他,还不如实说来。”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3-09-03 23: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