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接受央视《面对面》记者王志的采访时,毫不掩饰地说:现在全世界人都知道我热爱周杰伦。啊?!太惊奇了,于丹也会喜欢周杰伦。不由得感叹,于丹的心理年龄的确是很年轻的。
女儿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就喜欢周杰伦,那时候也常常给她买周杰伦的CD和磁带。实话讲那时候我真不喜欢周杰伦,唱得什么呀?满嘴里含混不清,那些不成句的莫名其妙的歌词,听过多少遍仍然分不清之乎者也。可是女儿不这样认为,“你懂什么?”她常常这样说“这是最流行的”。就像《追星》那个小品里的蔡明饰演的小孙女一样,谁说周杰伦不好她就会跟谁急。那时候我告诉女儿,流行的东西不都是好东西。流行性感冒就不是好东西。好的音乐不在于一时的传播,经典的音乐都是长久不衰传唱下来的。女儿那时候也小,对我的话似懂非懂。
事情往往就是那样奇怪,一些小时候不喜欢吃的东西,长大后渐渐改变了口味,甚至嗜爱如命。而小时候很喜欢吃的东西也许会越来越淡忘了。女儿跟我亦不例外,到了中学的时候,她所收藏的CD渐渐变了花样,慢慢地开始厌烦周杰伦,以前的歌听着也没有那么顺耳了。而我却鬼使神差地喜欢上了周杰伦的歌。
自己有了MP4以后下载了许多周杰伦、陈奕迅、陶喆、林俊杰、潘玮柏、容祖儿、蔡依林、孙燕姿、梁咏琪等等流行歌曲,边听边琢磨他们的歌到底好在哪里,仔细听发现其实也不赖,他们都是有才华的人,一般自己都能作词谱曲,旋律、歌词也不难听。有一次几个同事一起讨论说起这个话题,一个同事说不喜欢听现在的流行音乐。另一同事却说,千万别说人家的歌难听!是你自己老了,欣赏不了了,而不是歌有什么难听的。就像我们八十年代初听邓丽君的爱情歌曲觉得很好听,而老人们却嗤之以鼻,贬之为靡靡之音。他的话我极为赞同,因为我感觉年轻人的歌里确实有不错的音乐元素,在震荡了一个时期的节奏音乐之后,又回归了丰富的旋律。
于丹喜欢周杰伦并不是搞什么噱头、炒作,她是发自内心的真正意义上的理解。从外在形式上,她只要听到周杰伦含混不清的声音就喜欢,而且喜欢到认为周杰伦的名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意味。从音乐的内在涵义上,她解读周杰伦是在多元层次上传递出来一种价值,一种解构。我没有于丹那么高深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但是从周杰伦的《东风破》《七里香》《发如雪》《千里之外》《菊花台》一直到现在的《珊瑚海》《枫》等等都是我神之向往的,它们的魅力何在呢?其实还是没有脱离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基根。他的许多歌词是旧体诗的演绎,配乐上也惯用中国的传统手法。这一点上我理解于丹所说的她“与周杰伦是殊途同归”的。周杰伦的可贵之处还在于每张新专辑都要有中国风,而且每一首歌都注入不同的表现形式,最典型的《千里之外》与费玉清的合作就是形式上的重要突破。他不会重复自己,不断地尝试新的元素,不妨你可以找来仔细听听。
周杰伦称霸流行乐坛十几年,除了专心致志搞音乐,还拍了电影,既当主角又尝试当导演,而且还受到电影界著名评论家的好评。他导演的电影我没看,也不知好在哪里,但说明一点他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突破自我的人,什么都喜欢尝试,也就这一点,就是我喜欢周杰伦的理由。
于丹是传播传统文化的形象大使,好像跟流行音乐不沾边的,但是她义无反顾地喜欢流行音乐,反映出其多层面的真性情。尤其她的坦诚让人喜悦,像她这样的年轻心态能够接受新鲜事物精神上一定富有,也更增添了对于丹的敬佩。
女儿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就喜欢周杰伦,那时候也常常给她买周杰伦的CD和磁带。实话讲那时候我真不喜欢周杰伦,唱得什么呀?满嘴里含混不清,那些不成句的莫名其妙的歌词,听过多少遍仍然分不清之乎者也。可是女儿不这样认为,“你懂什么?”她常常这样说“这是最流行的”。就像《追星》那个小品里的蔡明饰演的小孙女一样,谁说周杰伦不好她就会跟谁急。那时候我告诉女儿,流行的东西不都是好东西。流行性感冒就不是好东西。好的音乐不在于一时的传播,经典的音乐都是长久不衰传唱下来的。女儿那时候也小,对我的话似懂非懂。
事情往往就是那样奇怪,一些小时候不喜欢吃的东西,长大后渐渐改变了口味,甚至嗜爱如命。而小时候很喜欢吃的东西也许会越来越淡忘了。女儿跟我亦不例外,到了中学的时候,她所收藏的CD渐渐变了花样,慢慢地开始厌烦周杰伦,以前的歌听着也没有那么顺耳了。而我却鬼使神差地喜欢上了周杰伦的歌。
自己有了MP4以后下载了许多周杰伦、陈奕迅、陶喆、林俊杰、潘玮柏、容祖儿、蔡依林、孙燕姿、梁咏琪等等流行歌曲,边听边琢磨他们的歌到底好在哪里,仔细听发现其实也不赖,他们都是有才华的人,一般自己都能作词谱曲,旋律、歌词也不难听。有一次几个同事一起讨论说起这个话题,一个同事说不喜欢听现在的流行音乐。另一同事却说,千万别说人家的歌难听!是你自己老了,欣赏不了了,而不是歌有什么难听的。就像我们八十年代初听邓丽君的爱情歌曲觉得很好听,而老人们却嗤之以鼻,贬之为靡靡之音。他的话我极为赞同,因为我感觉年轻人的歌里确实有不错的音乐元素,在震荡了一个时期的节奏音乐之后,又回归了丰富的旋律。
于丹喜欢周杰伦并不是搞什么噱头、炒作,她是发自内心的真正意义上的理解。从外在形式上,她只要听到周杰伦含混不清的声音就喜欢,而且喜欢到认为周杰伦的名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意味。从音乐的内在涵义上,她解读周杰伦是在多元层次上传递出来一种价值,一种解构。我没有于丹那么高深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但是从周杰伦的《东风破》《七里香》《发如雪》《千里之外》《菊花台》一直到现在的《珊瑚海》《枫》等等都是我神之向往的,它们的魅力何在呢?其实还是没有脱离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基根。他的许多歌词是旧体诗的演绎,配乐上也惯用中国的传统手法。这一点上我理解于丹所说的她“与周杰伦是殊途同归”的。周杰伦的可贵之处还在于每张新专辑都要有中国风,而且每一首歌都注入不同的表现形式,最典型的《千里之外》与费玉清的合作就是形式上的重要突破。他不会重复自己,不断地尝试新的元素,不妨你可以找来仔细听听。
周杰伦称霸流行乐坛十几年,除了专心致志搞音乐,还拍了电影,既当主角又尝试当导演,而且还受到电影界著名评论家的好评。他导演的电影我没看,也不知好在哪里,但说明一点他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突破自我的人,什么都喜欢尝试,也就这一点,就是我喜欢周杰伦的理由。
于丹是传播传统文化的形象大使,好像跟流行音乐不沾边的,但是她义无反顾地喜欢流行音乐,反映出其多层面的真性情。尤其她的坦诚让人喜悦,像她这样的年轻心态能够接受新鲜事物精神上一定富有,也更增添了对于丹的敬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