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踏玉阶染春色吧 关注:654贴子:60,931
  • 4回复贴,共1

重开个贴,综合一下大改一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3-08-30 23:23回复
    【第一卷·报名】
    1.ID与姓名一致,ID必须符合复古演绎贴吧环境,不可使用火星文,符号仅可用 _ °
    2.头像必须与丹青一致。
    3.姓氏须写中国传统姓氏,不得杜撰。
    4.不得直接使用世家姓氏与国姓晏氏,如需使用请先报名世家,通过世家考核方可报名。
    5.家世不得攀亲,比如说成某某妃的亲戚。【待定】
    6.丹青不要使用旗袍、现代服饰、过于动漫化的服饰,拒绝使用SD娃娃丹青等。
    7.丹青不要与此处重复:http://tieba.baidu.com/p/2480666385


    2楼2013-08-30 23:25
    回复
      2025-11-29 07:49:2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二卷·殿试】
      1.殿试之前请先在安排好的未册封采女住处入住并且详细阅读本吧宫内礼仪,否则不予处理殿试。
      2.殿试结果从优到一般封为美人、才人、舞涓,一般采女皆封为才人,演绎平平者封为舞涓,极优者封为美人。
      3.殿试评选标准分为两项,一项为演绎水平包括应变能力、逻辑思维、描写能力;一项为殿试态度包括在未册封采女住处的演绎等。
      4.如果觉得殿试麻烦可以和处理报名的管理员说明不参加殿试,从宝林做起。或者去采女免殿选纳册典正处填写表格(考官为管理和一宫主侧妃),甩记录,等待管理给予相应位分,其标准与殿试相同。
      5.主持殿试者为各宫主侧妃,除外还有殿试公号,殿试时公号等同妃位。【公号待定】
      ps:【采女免殿选纳册典正待重建,且采女免殿选纳册典正最高册封等级改为于殿试齐平,最高为封号美人。 】


      3楼2013-08-30 23:28
      回复
        【第四卷•礼仪篇】
        后宫个人位次各有差等,须各依本分位次,谦恭和顺,接上以敬,待下以庄。
        每日晨昏定省,各宫嫔妃需向皇帝、皇后、太后和本宫主妃请安。奴婢须向服侍妃嫔和本宫掌事宫女请安,各宫掌事宫女须向本宫妃嫔和皇后宫管事宫女请安。
        请安时需言:“**宫**氏给**(封号品阶称呼)请安。”
        请安礼仪禁止使用清朝礼仪,如甩帕等。
        向帝后、太后请安行肃拜(谨肃)礼:取跪姿,举手加额,手向下与心平,拜,头于半空止。
        向其他人请安行敛衽(福礼)礼:左脚向后退小半步,落身。同时将右手掌心压在左手外,两手掌心向内,放置在右腰位置,欠身。( 落身/欠身、双手姿势描写为必写 )
        入夜后开始请安,请安毕诸嫔妃不可于宫中行走。
        出宫需得皇后令牌,夜出需帝令牌。如发现有无令牌擅自出宫、强行出宫者,酌情或禁足、或降级、或去职贬至冷宫思过。
        后妃在宫外无诏令留宿者、按照后妃私通罪名,去职贬至冷宫或遣送出家为尼。
        低位向高位行礼,高位回施点头(颔首)礼即可。
        皇家宗亲子嗣需向一宫主侧妃行欠身礼,向其他嫔妃行颔首礼。王爷王妃需向从二品及以上嫔妃行礼。
        若顶撞上殿、行礼无措则按情况降级或遣送出宫。


        5楼2013-08-30 23:52
        回复
          【第九卷·特别篇】
          因为雪盟在礼仪上【禁满清】,所以特别开一篇介绍清朝的礼仪,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演绎中避免使用清朝礼仪。
          明代的乌纱帽到清代换成花翎,所以官员请勿说什么“花翎”。
          清朝官员穿的朝服,其实是由旗装演变过来的:圆领、捻襟、左衽,四面开楔,束腰,有扣绊,窄袖(有的带有箭袖),保暖、便于坐骑。清初开始的制度规定,官员入朝必须穿披肩领袍,谓之朝服。朝服带有箭袖,就是在本来就比较窄的袖口前边再接一个半圆形的袖口。一般最长为半尺,形似马蹄,又称“马蹄袖”。袖和肩是清服区别身份的标志。带箭袖的旗袍是满族贵族平时穿着和旗人百姓的节日礼服,一般旗人只许穿披肩领便袍,而到了普通百姓那里就只许穿无披肩的领袍,谓之便服。
          所以大家在描写服装的时候,请勿出现以上的字样。还有,请勿出现“旗袍”,这也是清代非常有特色的服装。
          请安原是明代军礼中的一项,见于《大明会典》。当时全国各指挥使司、各卫所都有这个礼节,称为“屈一膝”。建州卫也如此,到了清代,在八旗和明朝遗留下来的绿营中仍然沿袭旧习。本来,兵士见到上级军官应该下跪,但因为身上有盔甲,只屈一膝或半膝,久之,不穿盔甲时也以屈一膝为礼,并和叩首、打恭一样,含有问候请安的意思。在八旗人家和部分汉族官宦人家,晚辈见长辈,平辈中幼见长,奴仆见主人至亲友相见,都行这个礼,所以屈一膝又叫请安。但在衙门或公共场所,则不论旗人汉人都行打恭礼,不能请安。
          所以,请大家别写什么“一膝跪地”之类的话语。
          清代男子请安的姿势:先端正姿势,如“立正”的样子。然后向前迈左腿,左手扶膝,右手下垂,右腿半跪,略微停顿;眼平视,不许低头、扬头或歪头;双肩平衡,不许弯腰,左右腿的间距不可太大,保持左腿向前迈的自然距离,不可向后蹬腿。
          女子请安姿势与男子相同,只是左右腿的距离要近,动作幅度小,双手扶左膝,右手不下垂。
          所以大家在描写请安姿势的时候,要注意一下不能像以上的姿势一样。
          还有,请勿出现“跪安”一词,这也是清代才出现的。
          “跪安”行于皇宫和五公府第以及宗室家庭中。
          跪安的姿势和请安的姿势,相同部分是先端正姿势,左腿向前迈步。但跪安时右腿须全跪,然后左腿也跪下,右腿随即起来,左腿也起来,恢复立正的姿势。这一连串的动作要节奏均衡,不可慌忙,不可拖拉。其他和请安的要求一样。
          还有请安之时的一些用语,如“万福”等,这也是清代的,所以请大家注意别说“万福”。
          [ 后妃礼仪由银雪蝶、夏醉白、玖兰梨刃、李丝雨、瑾未韶、祭洛琪编写,严禁各种“借鉴参考”,雪盟版权·翻版必究 ]


          12楼2013-08-31 00: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