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本土管理概念】
协同OA是一个非常具有中国本土的管理软件概念,最初是经过是用于解决行政审批、办公、公文等流程的信息化,以及通常ERP涉及不到的小资产管理。而从传统意义上的OA到了协同软件后,其外延发生了改变。
致远软件研发副总裁兼首席架构师文杰认为,OA系统的流程是非常灵活的,相比之下ERP则比较刻板,而当协同引入了流程的概念后,各种应用、审批、项目管理都可以以流程为核心去进行。
国外也有协同的概念,但是在这一概念上,并没有一个独立的管理软件领域。以微软为例,通常是通过lync做会议沟通,再加上邮件等方式进行。
而在中国,出于中国企业的需求,协同和OA结合后就迅速的发展起来。文杰认为,现在的协同OA正在走向大协同的概念,这是在全球管理软件领域中都有没有的,但是会在中国不断壮大,甚至反向输出这种理念到世界其它区域。
他将认为,企业相关的信息化应用,分为偶尔应用和专业应用。例如销售或者财务,在输入销售订单后,领导可能只是偶尔需要将这些数据拿出来看看,进行简单的管理。而还有一类用户,则是专业全员的用户,这就是OA协同,是会涉及到企业流程方方面面的。
【融合流程助推运营】
相比BPM,协同的流程更加宽泛。过去的BPM关注专业系统内部的流程,例如财务系统中的流程,或者人力资源系统中的流程。而协同的流程,更加关注的横向应用,跨部门审批。例如,员工如果要休假,首先需要上级领导批准,而员工是否有带薪年假,又涉及到行政和财务部门。
此外,协同和BPM相比更加灵活。流程分为三类,非常固化的、标准的和本身最佳实践。BPM往往更多关注固化的流程,而协同则可以解决非标准流程和最佳实践流程的问题。
企业管理没有统一固定的模板,协同流程的灵活性能够充分帮助企业实现这种弹性。
文杰举例,对很多中小企业而言,由于业务的多变和发展,管理一定要求灵活性。例如出差,在大公司有非常固化的流程,考量出差成本、业务收益等。但中小企业出差,往往就是老板一句话,这些流程的审批,在协同OA上就更加容易实现。
对新成立的公司和部门而言,系统OA更能帮助他们实现从无到有的最佳流程实践。因为这些新部门和业务,没有人知道正确的流程是什么?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流程是可以进行稳定优化的,并最终实现标准流程。这些目前来看,通过协同流程来实现都是最好的手段。
文杰透露,致远公司的协同流程有自己独特的技术引擎,在流程上既可以固话又可以很灵活。实际上,致远是为企业运作流程提供了一个工具和平台,业务部门的人利用这些工具和平台,可以很容易的自己对流程进行新增和更改,就像用PowerPoint画图一样简单,而完全不需要专门的程序员进行代码级的调试。
【数据挖掘彰显价值】
作为首席架构师,文杰认为致远未来可以提供更多的经营流程分析和挖掘,帮助企业实现真正的大数据运营。
致远也提供了绩效考核,但是致远的绩效考核是过程绩效,可以通过对流程的统计分析,生成几十种不同类型的报表,供企业高管进行决策。通过这样的全局分析,企业高管可以真正看到那些流程节点容易延迟,并寻找延迟的因素。而在过去,由于这些系统之间相互不透明,企业高管想要看到这些内部问题是非常困难的。
移动化、大数据和云技术的催生下,协同将会带来更多的价值。文杰认为在研发结构上,致远就是一种颠覆性创新。因为利用移动终端可以解决过去很多PC无法解决的问题。
例如某家电池企业打假,可以通过在致远中生成专门的打假流程。这样当打假员来到零售终端时,只需要通过手机拍照,就可以在协同中自动将信息进行传递,查询序列号并返回结果,实时判定电池的真假,而在过去这些都是很难做到的。
文杰还提出,致远协同将会是企业最适合做大数据分析的平台。因为企业所有的应用系统,事实上都可以通过协同进行无缝整合,换句话说,致远协同就是企业真实运行在IT信息系统中的映射。基于对企业整体运行的分析,企业既可以从宏观上多维度了解运行状况,又能够从微观上进行细节的发掘到某一个人的具体工作状况,为企业决策提供细致的数据依据。
“这就像一个立方体,展现了企业真正的状态。” 文杰认为,未来的致远提供的协同,将会成为企业员工的工作入口,而这也是协同发展的终极目标。因为对企业员工而言,它的受众面最广、黏着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