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综合报道】
“只有经历过当年那段动荡的人,才真正明白保住国家和个人有尊严的生活有多么难得,只要一不小心就会重蹈覆辙。”一名俄罗斯老新闻工作者8月19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发出这样的感慨。今年8月19日是苏联解体22周年纪念日。俄罗斯已经从苏联解体之初的极度困境中缓过来并重新迈向繁荣,俄媒体和民调机构对当年那段岁月的议论和民调仍然层出不穷。
对于当年的岁月,绝大多数俄罗斯人认可“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而如今俄民众议论最多的,是当年是否有更好路径实现社会转型。中国一名俄罗斯问题学者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无论在哪个国家,没有人会选择走动荡的道路去实现民主。当年苏联解体前后几年出现的动荡是各种因素综合造成的,是由于改革错过了最好的时机,超越了社会的忍耐力。当年这个超级大国的动荡岁月表明社会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种不断修正、不断调整的过程,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和民众的需求,而且还要把握好节奏。
“只有经历过当年那段动荡的人,才真正明白保住国家和个人有尊严的生活有多么难得,只要一不小心就会重蹈覆辙。”一名俄罗斯老新闻工作者8月19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发出这样的感慨。今年8月19日是苏联解体22周年纪念日。俄罗斯已经从苏联解体之初的极度困境中缓过来并重新迈向繁荣,俄媒体和民调机构对当年那段岁月的议论和民调仍然层出不穷。
对于当年的岁月,绝大多数俄罗斯人认可“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而如今俄民众议论最多的,是当年是否有更好路径实现社会转型。中国一名俄罗斯问题学者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无论在哪个国家,没有人会选择走动荡的道路去实现民主。当年苏联解体前后几年出现的动荡是各种因素综合造成的,是由于改革错过了最好的时机,超越了社会的忍耐力。当年这个超级大国的动荡岁月表明社会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种不断修正、不断调整的过程,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和民众的需求,而且还要把握好节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