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吧 关注:814,460贴子:6,168,826

趁着现在阳光大好,来晒晒我的暑假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放了一个半月的暑假,感觉好奢侈,于是我想到了利用,好好利用这个暑假做些将来开学让我值得留恋的事,下面就是我的暑假清单啦!


1楼2013-08-25 16:16回复
    哦~


    2楼2013-08-25 16:17
    收起回复
      2025-11-22 07:11:3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首先,放假了,也不能忘了读书,但是暑假想让我再读教科书,哼,想得美!我是个开了学就忘了课外书,放了假就忘了教科书的人,呵呵,所以这个暑假我把“魔爪”伸向了图书馆。
      那就先晒下图书馆吧!


      3楼2013-08-25 16:17
      回复
        图书馆外貌
        图书馆前面的雕塑


        螺旋楼梯




        4楼2013-08-25 16:18
        收起回复

          好啦!说正事,就说我这个暑假看的书以及心得吧!


          5楼2013-08-25 16:19
          回复
            在这一条十分漫长的路上,我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路旁有深山大泽,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远,也有绝处逢生。路太长了,时间太长了,影子太多了,回忆太重了,我真正感觉到,我负担不了,也忍受不了,我想摆脱掉这一切,还我一个自由之身。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楼2013-08-25 16:20
            回复

              白鹿原》不知怎么的,我对乡村题材的小说特别有好感,可能是我来自农村,看到一些共鸣之处了吧。陈忠实的这本小说,描述的是在新中国成立前白鹿原上的风云幻变,而这变化的受害者都是农民。我学到的是里面主人公白嘉轩的为人处世原则,身为族长,他坐怀不乱,处事不惊,为人坦荡,光明磊落,敢作敢为,真叫我拜服。只是不知,他能否堪称白鹿原上的那只“白鹿精”?


              8楼2013-08-25 16:21
              回复

                《郑板桥传》我记得初中就读过他的一首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大家都知道郑板桥是一个大才子,扬州八怪之首,善画梅兰竹菊,可是也许大家不知道,那所谓的人生三大不幸 幼年丧父(或母)、中年丧妻(或夫)、老年丧子都让他给遇上了!而且,官场上的不如意也是折磨他的心病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郑板桥的好山水与书画就显得尤为豁达。我最为欣赏的不是他的诗和画,而是他深知官场黑暗却任然为官清廉,嫉恶如仇,不畏权贵的作为。甚至在他告老还乡之时,明知自己囊中羞涩,任然乐善好施,为民解忧。所以我看到的郑板桥已不再是风流才子,而是有如包拯那样高风亮节为民请命的清官!


                9楼2013-08-25 16:22
                回复
                  2025-11-22 07:05:3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秦腔》有是一本农村题材的小说,我的大爱!这本小说可以说是由清风街诸多关于农村小矛盾小瓜葛小纠纷的集合,说的粗俗一点就是整本书都在写发生在农村的鸡毛蒜皮的事,比如说里面作为父亲的夏天义在儿子家吃饭不小心打碎了饭碗,几家儿媳都吵闹着怎么平摊损失这种事也记录在案。可记录的事虽小,勾勒出的人物可就栩栩如生了。打个比方,同样面积的一张纸,用细笔来勾描肯定比用出毛笔的挥毫细腻的多,细腻了就容易生动和印象深刻,所以小说里面的人物刻画的很成功,可以说是只见其话语就可辨其人,比如里面的老实憨厚却又稍显懦弱无能说话结巴的武林!可以说,贾平凹是清风街的主宰者,他写了一本书,却构造了一个农村的史话!小说的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新的经济体制和观念给传统农村价值观念带来的冲击,具体表现就是农民与土地的关系的改变,由原来的农民日夜劳作离不开土地到后来农村劳动力的外流,才有了书中结尾整个清风街居然凑不齐人手来抬夏天智棺材的闹剧。在此,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家乡,神一样的相似,每次我回家乡,印象深刻的不是山林的葱翠,而是那里的荒田与荒房,再说了,我家就是农村劳动力外流的活例啦!真替留守在农村的老人伤心,因为他们已经很久没看到那慢慢的田地的丰收了。


                  11楼2013-08-25 16:23
                  收起回复

                    《人生》这可以说是路遥除了《平凡的世界》之外广为人知的小说了吧!基本和《平凡的世界》一样的写作风格,我就不剧透了。就是看完之后,我懂得了,人生路,还是走得踏实一点比较好,即使是看起来身份卑微。还有,做人,千万不能见异思迁!


                    12楼2013-08-25 16:24
                    回复

                      《史铁生精选集》里面包括了史铁生的著名小说和散文。小说当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插队的日子》了。讲的是知青从北京到黄土高原上山下乡的故事,看的我真的很想马上飞过去亲身体验一下那种日子!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呢?首先,劳作肯定是首要任务,民以食为天,在那个艰苦的日子,每天的艰苦工作都是只为了有一口饭吃,不至于饿死。那种劳苦,看着真为现在的我们庆幸啊,连吃一顿白面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我们真不该为学校饭堂的菜难吃而叫嚷了。接着是那里的风土人情,真够有趣的。尤其是那里的方言,人们一看到新奇的事物或者表达或惊讶或喜悦之时,总是“呵呀”“呵呀”的,看的真有趣,还有那里的饮食结婚礼仪等等,别有一番风味!最后呢,在劳作的过程中,与朋友与当地人民建立一种深厚的情谊也是一件很吸引我的事!现在通过聊天工具认识的朋友,总感觉关系太脆弱,不禁考验,唯有共患难共劳苦过的友谊才是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呢!散文的话就是大家耳熟能详入选高中语文课本的《我与地坛》啦!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我理解的不够透彻,但有一点我是知道的,就是内心不宁静,看不透生死的人是写不出这种文章的。里面的一句话我很喜欢,就是“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楼2013-08-25 16:25
                      收起回复

                        《少年天子》一位女作家写的一本小说,拿过“茅盾文学奖”。讲述的是清朝顺治帝福临的在位史。现在电视屏幕清宫剧大行其道,导致我一度很厌恶关于清朝的作品,关键是里面的关于朝廷的礼节以及官衔等级太让我觉得烦琐,所以这本书我说实话是耐着性子跳跃着看的。看完后的感想是,朝廷事物的不顺心,婚姻的不顺心,真的可以摧毁一个当初野心勃勃朝气蓬勃的皇帝。顺治的英年早逝,确实让人心痛!


                        14楼2013-08-25 16:25
                        回复

                          《超强记忆力训练法》,《用幽默激活你的人格》这两本书不知道大家看到书名有没有莫名的喜感,反正我在打这两本书名的时候就感觉到喜感了。怎么说这两本书呢,都是属于技艺介绍型的书,看得觉得不知道是我的智商有问题,还是作者的书名夸大其词。还好,这两本书都是图书馆借的,不是买的,不然我又有新枕头喽!


                          16楼2013-08-25 16:26
                          回复

                            以上就是我这个暑假的书单啦,《丰乳肥臀》看到一半,就不说啦!可以说这个暑假是我看书最多的暑假啦!但令我高兴的还不是这个,而是看书后我所做的思考。


                            17楼2013-08-25 16:27
                            回复
                              2025-11-22 06:59:3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很多人总是在问,读书有什么用?在这里我说下我的观点,就是读书可以锻炼我们的思考能力!还记得小学的时候,学过一篇课文叫《坐井观天》,故事大家都知道,无非就是说青蛙的眼界小,见识少,无法做到像小鸟那样视野开阔。到现在想想,我那时候连那只青蛙还不如,青蛙至少还有自己的观点,懂得为自己据理力争,而那时我还在好奇:“到底是青蛙说得对还是小鸟说得对?”可见那时的我真的是不学无术至极啊!不读书,好玩,都丧失了辨别孰对孰错的能力了。长大了,特别是上了大学,反倒迷上了看课外书,可是看书我重视的不是过程,而是喜欢看完后晚上躺在床上细细品味书中的内容,就犹如牛的反刍一样,体会作者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看完这本书后又能学习到什么。可能一开始真的想不出太有水准的思路,那就感谢一下百度百科,看看百科的讲解去。到后来,看得越多了,思考的也就越多,在本子上写下自己的读书心得时,就得心应手了。这心得,就是思考所得到的结果。


                              18楼2013-08-25 16: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