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学吧 关注:4,758贴子:40,786
  • 27回复贴,共1

关于合口三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目前看到所有人的切韵的拟音三等合口介音都是iu,而不是ui,却没人能证明是iu.
如果说三等合口介音是ui,好像也没有强有力的理由反驳。


1楼2013-08-23 08:01回复
    我倾向iw


    IP属地:广西2楼2013-08-23 08:42
    回复
      2025-08-07 06:01:0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介音无先后。


      IP属地:四川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3-08-23 08:58
      回复
        iu和ui完全不一样吧


        4楼2013-08-23 08:59
        回复
          汉越语是-wi-吧……
          不过,介音次序并不是重要的特性,不能辨义,也不是音位分化条件。说真的,合口三等B有三个介音在一起,可能吗?某些介音可能可以合并,例如写作iu的,可能只不过是y。


          IP属地:中国香港5楼2013-08-23 11:40
          收起回复
            潘悟云是 -wi- (w是上标)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3-08-23 18:38
            收起回复
              @国风大雅
              如果合口作为韵母性质来处理,只能以-u-作为一种介音并放在三等-i-介音之后来处理的话,是否是说韵母系统会变得很冗杂??潘悟云将合口作Cʷ-来处理是不是为了简化传统以来对《切韵》音系的理解导致的一整套复杂的韵母系统?
              我个人觉得他这么做是为了契合郑张系的上古音系汉语音节类型即ccCcc·Vcc的,当然这么做我也觉得十分合理!如果这么一来的话实际上二等韵的-r-依然是在声基范围之内,如果将不正则元音-ɯ-拟到声母部分去也是可以理解的嘛(是否可以理解为软腭化?)。
              能否这么理解,将二等、合口放在韵母来处理等专注于韵母上的用功,也许一是因为韵图绘制时期科技水平所限,一来是研究传统所致,再来也是后代学者可以更方便解释中古到今音及各个现代方言的转变?但是这样中间大两头小的局面实在太没有说服力了。


              IP属地:福建8楼2013-09-13 21:19
              收起回复
                所以无论二等还是合口,是声母部分还是韵母部分,放在哪个位置来处理,我觉得拟音工作都是殊途同归,问题都在于怎么更合理地解释语音到今天的演变,怎么为构拟上古音系提供一个更理想的支撑。因为我认为中古汉语的拟音只是一个按照文献给的蓝图填音值的工作,上古音系的构拟才是需要像还原化石、遗迹一般考究的功夫。


                IP属地:福建9楼2013-09-13 22:5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