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菜地
午饭时分,一个人在厨房转了几圈,看看直射到灶台上的强烈的阳光,摸摸鼻梁上未干的汗珠,终于还是决定带着洗好的两个苹果躲进了西屋。空调在这个夏季给了我们太多的安慰,躲在这里,最安全。
午觉醒来,突然觉得该做饭了,万一大哥一会回来吃饭怎么办?于是又一次走进厨房,灶台上的阳光还赖在这里,只是没有先前那么强烈了。我实在想不出该做什么饭好,于是,翻遍了地窖,找出了三个茄子两个西红柿和一块南瓜。和好面,我又一改初衷,决定不吃南瓜面了,要吃米祺,也就是和子饭。熬上小米的空挡,我来到了路东的菜地,为晚饭找食材。千万别小看这块不起眼的菜地,其实是一块杨树林,前两年伐了一茬大树,重新栽种上小树后,趁大树长起来之前,母亲在林里开劈了一小块菜地,种点应季蔬菜,自供自给。
两个月前,我刚回来那会儿,正是豆角多的时候,经常摘上两大包捎到县城大哥二哥家。记得半月前去太原,在一个朋友家,她说非常爱吃自家种的豆角,炒出来的味道跟买的完全不一样。对于这一观点,我非常认同。而今天,过了豆角繁盛的季节,看着架子上稀稀落落的豆角,真难想象再过段时间如果秋豆角因为干旱和病虫害不肯好好开花结果,那吃起菜来就没有这么方便了。西红柿今年也不丰收,母亲说去年虽然也没种几棵,却也吃不完,而今年就比较紧张。白菜是母亲昨天浇过的,鉴于今年的气候,没有长势喜人的蔬菜。倒是那一小片韭菜,长得很茂盛,走近一看,原来草比韭菜高 。对于这片韭菜,母亲也是费力打理过,每年施的农家肥就不下三次,只是最近比较忙,吃的又少,所以就忽视掉了。别看面积不大,周围邻居想吃就来割,割过一茬又一茬,养分没长了韭菜,全长了草了。不一会儿功夫,我在为数不多的架子上摘到了一把豆角,找了三个西红柿,拔了一点小葱。忍受着蚊虫的叮咬,我快步跑回家,胳膊上已经被叮出了好几个包了。
想想母亲平日里,又是翻地,又是播种,又是施肥,又是浇水,又是除虫,要打理好这不起眼的一小片菜地也需要付出很多辛劳和大把的时间。你们知道吗?这块菜地里种着三块玉米,第一块早已在一个月之前被我们吃光了,第二块在半个月前也成熟了,现在已经老了不能煮着吃了,第三块再有几天就可以吃嫩玉米了。母亲说,我分开种,是让你们在不同时候都能吃饭到嫩玉米。
母亲的菜地,不大,可能懂她的,除了她自己,还有那瓶瓶罐罐里的各种蔬菜种子,那经常被她用来翻地的铁锹,那用来施肥的粪桶,那副扁但,那喷雾器,和这个收获的菜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