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豪客传吧 关注:3,209贴子:23,557
  • 5回复贴,共1

【那个啥】水浒中出现过的水调歌头版本与今本对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祭百度


1楼2013-08-18 02:04回复
    在第三十回中,张团练买通张都监,涉及陷害武松,中秋之夜,张都监在上设家宴,宴请武松,张都监的养娘玉兰陪酒唱曲,“玉兰执着象板,向前各道一个万福,顿开喉咙,唱一只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唱道是: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只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高卷珠帘,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万里共蝉娟。”
    但这首词引用时却出现了失误,其原文是: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上阙将“又恐琼楼玉宇”错为“只恐琼楼玉宇”;下阙将“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错为“高卷珠帘,低绮户,照无眠”。还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错为“但愿人长久,万里共蝉娟”。“又”字错为“只”字,已经对词义产生了影响,而“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说的是月亮在天空运行,月光在地上移动造成一种美轮美奂的景象,这与“高卷珠帘”的人为的行动毫无干系,试想,在静谧的月光下,人们在默默地享受着一种朦胧的美,这时却有
    人不知趣地将珠帘卷起,将窗户打开,乒乒乓乓那才是大煞风景。最后,《水浒传》将“千里共婵娟”错为“万里共婵娟”,这不知从何说起。这首词作于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怀念时在齐州(今济南)的弟弟苏辙,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 苏轼这里已经将空间作了极大的夸张,这里又给扩大了十倍,令人捧腹。也不知是作者有意为之,或是那个朝代的翻刻、出版、排印工作人员出现的失误。不好妄加猜测。


    2楼2013-08-18 02:05
    回复
      2025-11-02 14:57:0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水浒传的作者明显诗词修养不佳啦,书中好的诗词没几首,多的是抄袭篡改前人的,那“高卷珠帘”明摆不合水调歌头这词牌格律啦,多出一字。所以金圣叹只好删一高字,以求合律啦。


      4楼2013-10-26 20:28
      回复
        施耐庵挺热血的,认为自己也是个好汉。
        自然文学诗词处要减分了。


        IP属地:黑龙江5楼2013-10-26 21: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