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过的水可养鱼
细节最能体现武汉乙烯在环保上的用心。
以水为例,武汉乙烯生产用水,75%将被回收循环利用。少量排放的水,经处理后,COD(化学耗氧量)含量比国家一级水标准还高。“我们将在污水处理场末端水池里养鱼。”武汉石化副总经理鹿令义信心满满地说。 雨水也要经检测排放。针对武汉地区雨水较多的特点,武汉乙烯设置了雨污分流系统,即碰上大雨,操作人员会及时将雨水切入污水处理系统,避免将装置地面可能有的油污带入,直到雨水检测合格才排出厂区。 一旦发生紧急事故,厂区也设有事故应急池、雨水储存监护池,可确保污染排水全部收集,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极端状态下,一滴污水也不会外泄
。包括消防水在内的污水将全部被导入一个容积为5万立方米的污水应急池存放。 厂区的分析化验楼中,还建有监测站,24小时连续自动采样监测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和噪声,并纳入武汉市环保局监测体系。“本工程对大气、地表水、声环境、土壤、地下水和农作物的影响均可达到当地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或相应的标准。”国家环保部对武汉乙烯的环保做出如此评价。
地面火炬不仅是美化 为了不破坏自然环境,武汉石化人绞尽脑汁,且敢做敢为。 在审查设计图纸的过程中,公司领导发现厂内铁路靠近江边,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滨江风景线,经过讨论,最后决定将厂区铁路从北边优化到南边,有效控制了煤炭运输过程中对长江水的污染。
按照原来的设计,武汉乙烯厂区绿化面积只有15%,而最新的设计,厂区绿化面积达到30%。四季常绿,四季花开,堪称花园工厂。
高耸入云的火炬,是炼化企业的标志。
可在武汉乙烯,却不见了高高的火炬。工作人员把记者带到高压火炬区,长长的围板后,一排排近两米高的钢管整齐排列,被围在18米高的围堰内。近距离观察,每个钢管上都有一个花瓣式的火嘴,看起来就像一个巨大的家用燃气灶,又像一朵朵绽放的钢铁莲花。火嘴是处理废气的重要装置——地面火炬,目的是让燃烧达到最充分。
据悉,地面火炬造价是普通火炬造价的2倍,武汉乙烯是国内为数不多使用地面火炬的企业之一。
记者手记
蝴蝶振动了翅膀 变化还会远吗
武汉很大,也很小。
大是她的名气,历史地位,以及大江、大河、大湖交错的城市地域。
不过,一名服装界人士早就说过她的小,现代化工太弱。从上世纪90年代起,武汉的高档服装面料一直要靠外来输入,从的确良,到柔姿纱等等。还有一度在家家户户流行的开泰管,这款外地产品风靡三镇市场赚了又赚,武汉的“落后”让人失落。 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些产品都是乙烯的下游产品,上马大乙烯项目是何其必要。
乙烯不仅仅是服装的原料,开车一族每天也在摸着它的下游产品——聚丙烯,方向盘、前台、门扣,都是。 国内汽车合资产品多,与之配套的产品,被合资方设立了技术壁垒。
现在,我们可以自己生产了,产品赚到钱,税交到地方,市民都会受益。
现在,武汉乙烯终于要投产了。不过在此之前,有件让记者意外的事也要说一说:武汉乙烯几乎所有的基层员工都是“外行”,没干过乙烯。培训上岗曾是武汉乙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好在武汉工程大学早就成立了“服务乙烯工程办公室”,从这里,未来校企合作也好,高中生高考主动报考也罢,一个千亿产业的崛起,将给毕业生们提供一条就业新路。岗位有多少?10万个,不少了! 武汉乙烯才刚刚起步,后面如何发展,下游产业链条究竟有多长,还有待时间去表现,总之,蝴蝶都振动翅膀了,生活的变化还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