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对赵构有没有下过班师召心存疑虑。因为《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对此记载不太明确,针对岳飞班师的情况,要录所记载的是“飞既得京西诸郡,会诏书不许深入,其下请还,飞亦以为不可留。”
从这里看来,似乎是岳飞自己认为要退兵,而赵构的诏书仅仅是“不许深入”而已,而《三朝北盟会编》记载也和此类似。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三朝北盟会编在其单篇《岳侯传》里面记载着“忽一日,金牌十二道,令班师,赴阙奏事”。那么事实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笔者试图依靠现存的史料来拨开事实的真相。
可以证明赵构有班师诏书的决定性的证据,也是赵构的诏书,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这封诏书:
得卿十八日奏,言措置班师,机会诚为可惜。卿忠义许国,言词激切,朕心不忘。卿且少驻近便得地利处,报杨沂中刘锜共同相度,如有机会可乘,约期并进。如且休止,以观敌衅,亦须声援相及。杨沂中已于今月二十五日起发,卿可照知。遣此亲札,谅宜体悉。
从这封诏书中不难看出,岳飞在七月十八日回了一封言辞激切的奏折“言措置班师,机会诚为可惜”。但是有许多怀疑者认为,是岳飞“言措置班师”,而赵构认为“机会诚为可惜”。而联系到赵构后来的几封诏书中有让岳飞“择利并进”的命令,如此一看,似乎也解释的通,并且还能看出赵构其实是想把这一仗继续打下去的,那么实施是否果真如此?
首先我们可以简单浏览几封赵构当时给岳飞的诏书:
览卿奏,(已阅)知已遣兵下郑州,自许、陈、蔡一带形势皆为我有……(复述奏章概要)想卿忠义许国之心,必期殄灭残虏,加叹无以。(表扬)然贼计素狭狙诈,虽其奸谋不能出卿所料,更在明斥候……(命令)
览卿七月五日及八日两奏,(已阅)闻虏并兵东京,及贼酋率众侵犯,已获胜捷。(复述奏章概要)卿以忠义之气,独当强敌,志在殄灭贼众,朕心深所倾属。(表扬)已遣杨沂中悉军起发,自宿亳前去牵制,闻刘锜亦已进至项城。卿当审料事机,择利进退……(命令)
览卿奏,(已阅)八日之战,虏以精骑冲坚,自谓奇计。卿遣背嵬游奕迎破贼锋,戕其首领,实为隽功。(复述奏章概要+表扬)然大敌在近,卿以一军,独与决战,忠义所奋,神明助之,再三嘉叹,不忘于怀。比已遣杨沂中全军自宿泗前去,韩世忠亦出兵东向。卿料敌素无遗策,进退缓急之间,可随机审处……(命令)
览卿奏,(已阅)兀术见聚兵对垒,卿欲乘时破灭渠魁。(复述奏章概要)备见忠义之气,通于神明,却敌兴邦,唯卿是赖。(表扬)已令张俊自淮西,韩世忠自京东,择利并进。若虏势穷蹙,便当乘机殄灭,如奸谋诡计尚有包藏,谅卿亦能料敌……(命令)
刘锜在顺昌屡捷,兀术亲统精骑到城下……(复述奏报概要)卿可依累降处分,驰骑兵兼程至……(命令)
近据诸探报及降虏面奏,皆云……(复述奏报概要)卿切须站稳自固……(命令)
---------------------------------------------------------------------------------
一个人写文章,特别是公文,他习惯的格式是不太会进行特别大的变化的,所以从赵构历次诏书来看,他的诏书格式也是非常明确的,即“复述奏章概要+下命令”,复杂一点的,就是“已阅+复述奏章概要+表扬+下命令”。
那么再回头来看赵构的这封诏书,意思就一目了然了:
“得卿十八日奏,(已阅)言措置班师,机会诚为可惜。(复述奏章概要)卿忠义许国,言词激切,朕心不忘。(表扬)卿且少驻近便得地利处,报杨沂中刘锜共同相度,如有机会可乘,约期并进。如且休止,以观敌衅,亦须声援相及。杨沂中已于今月二十五日起发,卿可照知。遣此亲札,谅宜体悉。”(命令)
另外,虽然岳飞有许多重要奏章都消失不见,但是十八日奏依然有部分存在,我们来看这封奏略:“契勘金虏重兵尽聚东京,屡经败衄,锐气沮丧,内外震骇。开之谍者,虏欲弃其辎重,疾走渡阿。况今豪杰向风,士卒用命,天时人事,强弱已见,功及垂成,时不再来,机难轻失。臣日夜料之熟矣,惟陛下图之。”
如果按照某些人的说法,岳飞是主动逃走而不理赵构的命令,那么请问如何解释岳飞这十八日奏里的内容?
综上所述,岳飞在七月十八日的时候,绝对收到了一封赵构于八日左右发出的措置班师诏书。至于那封诏书的最终去向,相信秦相爷是绝对脱不了干系的。
从这里看来,似乎是岳飞自己认为要退兵,而赵构的诏书仅仅是“不许深入”而已,而《三朝北盟会编》记载也和此类似。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三朝北盟会编在其单篇《岳侯传》里面记载着“忽一日,金牌十二道,令班师,赴阙奏事”。那么事实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笔者试图依靠现存的史料来拨开事实的真相。
可以证明赵构有班师诏书的决定性的证据,也是赵构的诏书,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这封诏书:
得卿十八日奏,言措置班师,机会诚为可惜。卿忠义许国,言词激切,朕心不忘。卿且少驻近便得地利处,报杨沂中刘锜共同相度,如有机会可乘,约期并进。如且休止,以观敌衅,亦须声援相及。杨沂中已于今月二十五日起发,卿可照知。遣此亲札,谅宜体悉。
从这封诏书中不难看出,岳飞在七月十八日回了一封言辞激切的奏折“言措置班师,机会诚为可惜”。但是有许多怀疑者认为,是岳飞“言措置班师”,而赵构认为“机会诚为可惜”。而联系到赵构后来的几封诏书中有让岳飞“择利并进”的命令,如此一看,似乎也解释的通,并且还能看出赵构其实是想把这一仗继续打下去的,那么实施是否果真如此?
首先我们可以简单浏览几封赵构当时给岳飞的诏书:
览卿奏,(已阅)知已遣兵下郑州,自许、陈、蔡一带形势皆为我有……(复述奏章概要)想卿忠义许国之心,必期殄灭残虏,加叹无以。(表扬)然贼计素狭狙诈,虽其奸谋不能出卿所料,更在明斥候……(命令)
览卿七月五日及八日两奏,(已阅)闻虏并兵东京,及贼酋率众侵犯,已获胜捷。(复述奏章概要)卿以忠义之气,独当强敌,志在殄灭贼众,朕心深所倾属。(表扬)已遣杨沂中悉军起发,自宿亳前去牵制,闻刘锜亦已进至项城。卿当审料事机,择利进退……(命令)
览卿奏,(已阅)八日之战,虏以精骑冲坚,自谓奇计。卿遣背嵬游奕迎破贼锋,戕其首领,实为隽功。(复述奏章概要+表扬)然大敌在近,卿以一军,独与决战,忠义所奋,神明助之,再三嘉叹,不忘于怀。比已遣杨沂中全军自宿泗前去,韩世忠亦出兵东向。卿料敌素无遗策,进退缓急之间,可随机审处……(命令)
览卿奏,(已阅)兀术见聚兵对垒,卿欲乘时破灭渠魁。(复述奏章概要)备见忠义之气,通于神明,却敌兴邦,唯卿是赖。(表扬)已令张俊自淮西,韩世忠自京东,择利并进。若虏势穷蹙,便当乘机殄灭,如奸谋诡计尚有包藏,谅卿亦能料敌……(命令)
刘锜在顺昌屡捷,兀术亲统精骑到城下……(复述奏报概要)卿可依累降处分,驰骑兵兼程至……(命令)
近据诸探报及降虏面奏,皆云……(复述奏报概要)卿切须站稳自固……(命令)
---------------------------------------------------------------------------------
一个人写文章,特别是公文,他习惯的格式是不太会进行特别大的变化的,所以从赵构历次诏书来看,他的诏书格式也是非常明确的,即“复述奏章概要+下命令”,复杂一点的,就是“已阅+复述奏章概要+表扬+下命令”。
那么再回头来看赵构的这封诏书,意思就一目了然了:
“得卿十八日奏,(已阅)言措置班师,机会诚为可惜。(复述奏章概要)卿忠义许国,言词激切,朕心不忘。(表扬)卿且少驻近便得地利处,报杨沂中刘锜共同相度,如有机会可乘,约期并进。如且休止,以观敌衅,亦须声援相及。杨沂中已于今月二十五日起发,卿可照知。遣此亲札,谅宜体悉。”(命令)
另外,虽然岳飞有许多重要奏章都消失不见,但是十八日奏依然有部分存在,我们来看这封奏略:“契勘金虏重兵尽聚东京,屡经败衄,锐气沮丧,内外震骇。开之谍者,虏欲弃其辎重,疾走渡阿。况今豪杰向风,士卒用命,天时人事,强弱已见,功及垂成,时不再来,机难轻失。臣日夜料之熟矣,惟陛下图之。”
如果按照某些人的说法,岳飞是主动逃走而不理赵构的命令,那么请问如何解释岳飞这十八日奏里的内容?
综上所述,岳飞在七月十八日的时候,绝对收到了一封赵构于八日左右发出的措置班师诏书。至于那封诏书的最终去向,相信秦相爷是绝对脱不了干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