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吧 关注:240,722贴子:6,851,308

[西心慢笔] 其之五 尼采与大闹天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三层兵力,臣请度娘献头。


1楼2013-08-12 06:47回复

    写在前面的话
    这篇文字本来是在读过墨石兄的劝世西游后有所感而写的一些回复。谁知道后来越写越有些不必要的戾气,于是稍微放了一下。
    前两天家里有些事情,耽误了重新启笔。今日再回头看看之前写的那段文字,心境却又大不相同了。于是删除了一些,改写了一些,补写了一些,就有了这第五篇西心慢笔。
    话说这个西游随笔的系列已经搁了大概有两年没有续写了,今日得续,要多谢墨石兄启发。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


    2楼2013-08-12 06:47
    回复
      2025-08-07 12:09:2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865年,工业文明初露峥嵘,历史的齿轮发出前所未有的亢奋轰鸣。初夏时节,酸橙树的叶子已经绿得发油,蒸汽火车在浓郁的树影下沿尖叫着前行,沿途扬起的风沙中,依稀还有五十余年前拿破仑败退的时战马的嘶鸣。
      这列蒸汽火车的终点站在莱比锡。就在火车站外的广场上,有一家旧书店。
      黑铁花挂起的椴木招牌已经漆色斑驳,让人几乎很难再辨认出上面花体字刻出的名字。透过蒙蒙的玻璃,你能看见一个瘦瘦的青年正在架前翻看着那些泛着淡淡霉味的老书。他的皮肤苍白,头发四六分开,一丝不苟地梳到耳后,身前还摆着几本柏拉图和埃斯库罗斯。
      此刻,他手上拿着的则是亚瑟·叔本华的那本《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这是他第一次翻看这位理想主义哲学家的著作,字里行间那种谴责和自我否定的呐喊令这位曾经立志于神学的青年感到惊恐又着迷——那是一面真实得可怕的镜子,把这个世界、生命本身以及其自己的灵魂都映在其中。
      在叔本华看来,世界的一切表象都只是潜藏的真相的一种具体表现,而这种真相就是意志。这种真实的意志的另外一个名字,即“欲望”。它不是有形的实体,故不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之中,而是潜藏在遍及宇宙的整个有生命和无生命的自然状态中。
      这种意志,这种欲望,作为一种永恒的、无形的宇宙力量,并不是神学中认定的“上帝”,而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因为意志只会带来更进一步的欲望,而非满足感。于是作为人类,我们真正的原罪其实是被罚永远追求无法实现的欲望。用叔本华的话来说,就是——“我们吹出一个肥皂泡,尽可能把它吹得又大又长,尽管我们十分清楚它终究还是要破裂的。”
      这个名叫尼采的青年合上书册,出神地望着窗外圣多马大教堂遥远的塔尖。这种极度悲观主义思想给他描绘出的那个没有上帝的世界,充满着一种不可违逆的悲剧美。被盲目意志所推动的宇宙,是如此地阴暗,缺乏主宰,没有终极意义,也寻不到丝毫慰籍。于是人生在世,能做的也只有尽量忍受生活。待到死亡后,归于虚无。
      其实,他那时还不知道,这种哲学思想里带着另外一位哲学家留下的深深的烙印。这位哲学家在此时已经安眠于双树之下十余个世纪,而他给世界留下的欲望与宇宙的命题,又不知有多少人在其后由此寻找着属于自己的解脱之道。
      这个古代哲学家的名字,叫做释迦牟尼。


      3楼2013-08-12 06:48
      收起回复
        夸擦!这是要发呀!
        我佛慈悲!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3-08-12 06:59
        收起回复
          好久没见酥梨了,你的西游童话还更吗?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3-08-12 07:38
          收起回复


            理查德·瓦格纳在《尼伯龙根的指环》中将众神与人类共有的欲望作为强大到可以焚毁瓦尔哈拉神殿的烈焰,将世间的一切权势和财富送归永恒的虚无,作为这一切表记的指环则回到莱茵河底化作原本的黄金,将音乐具象化成了对悲观主义和断念的四联剧式的朝拜。
            从那时起,尼采开始和他的这位曾经的好友分道扬镳。因为他和年老的石猴一样,在觉悟到了命运不可抗拒的悲剧性后,并不是选择对这种悲剧臣服、歌颂,静待归于虚无,而是试图通过对生命愉悦的肯定来进行反抗。石猴得意于不归人王法律,不惧禽兽威服;尼采批判着群体意志、国家道德,自相矛盾的民主以及达尔文的适者生存,从而在思想的世界里寻找着真正的超人之道。
            之后就有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在这本书里,尼采借流浪的哲人之口刻画出了类似轮回的生命悲剧,称之为永劫回归。它就像希腊神话里受罚的西绪弗斯所过的日子——将一块巨石推上山顶,而每次到达山顶后巨石又滚回山下,如此永无止境地重复下去。
            人的生命陷入一连串永不中断的事件当中,“缠绕着‘我’的这些复杂事情将再次出现——它将再一次塑造我!我将是轮回的一部分……我将永远不变地回到与今生一模一样的生活中来,把大小事务都再经历一次,再次宣扬万物的永恒轮回。”
            于是面对这样的没有结局的永恒,尼采开始在人生本身寻求解脱或者说制胜于这种叔本华式断念的途径。
            超人,是他找到的第一个解答。尼采的超人,并不是传统意义上达尔文主义的超人。事实上,他对达尔文主义一向都抱着一种嘲讽的态度。
            按照达尔文主义,正如人类进化自猿类,那么人类之于猿类而言可以定义为“超猿”;因此超人也就代表着一种必然的、朝向新的生命类型的发展结果,是一种基于人类进化而出,而又超越于现在人类形态的生命形式。
            然而,尼采的超人则是首先需要或者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个体的超越。它和基督教那种克服人类弱点,追求灵魂拯救不同,它要面对的不是对宏观命运的悲观和屈服,而是对自己本身的超越,是对自身欲望的驾驭和对自身力量的创造性应用。
            和进化不同,这样的超越是可以在一个人的短暂一生中实现的,甚至和社会、自然等宏观环境可以是无关的。如果我们把这个概念和达尔文主义结合起来,假设进化也是可以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实现的。那么当这个人回望自己的作为猿猴的昨天时,面对的就是一种可以供世界谈资的笑料,一种令人绝望的难堪。然而,当他仰望自己作为“超人”的明天时,则会发现,现在的自己,无论再聪明、强壮,也讲无可避免地成为明天的笑料与难堪。
            因此,真正的超人,其实是如何去面对这种笑料和难堪,让自己沿着那根孤零零的绳索,在绝对理性的状态下(甚至最大程度地抛却人性)实现从人到超人的穿越。这种穿越,这种旅行可以是危险的,痛苦的,甚至绝望的。因为它首先要面对的是对自己存在本身的否定,这种否定其实是可以凌驾于死亡之上的恐惧。
            然而,“了解恐惧,而又能驾驭恐惧,看到深渊而又傲然以对的人,是谓大勇者”,即所谓超人,而超人最伟大的作品,就是他自己。
            尼采找到的第二个解答是权力意志。
            一切生物的根本欲望是生存的意志。然而,在某种情况下,某种生物会为了某种原因甘愿冒着生命的危险而违反这种生存意志,正如我们常说的杀身取义,或杀身成仁。对这种仁和义的追求,在尼采看来,正是一种更本质的东西,其对人生的支配性和重要性甚至超过于生存本身,他称之为权力意志。权力诉求是生物扩大活动范围、巩固自我的本能体现,进而成为我们行为的心理准则。权力可以让最强者也用生命本身作为其赌注。
            但是并不是人人都能将自己的权力意志贯彻下去。因为人们必须要为他们自己的权力意志在自身内找到属于自己的理由,而不是别人的理由。
            因为无人是一座孤岛,我们既生活在自己的生命里,也生活在他人的地狱里。人们很多时候为自己的生活寻找着属于他人的注脚,而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将自身的指挥权交到了他人的手里。而一个受别人指挥的人,就已经在意志上向他人屈从。完美执行权力意志的人,不但能为自己的每一个行为负全责,而且还能为每一个行为创造出自己的价值观。很明显,只有这种意志,才能为实现对自己本身的超越提供相匹配的精神能量。
            那么,用超人和权力意志的望远镜来观察同样试图跳出永劫回归的孙悟空,又能看到什么呢?


            7楼2013-08-12 07:40
            收起回复
              先写到这里,还有两千多字,明日继续一气写完。


              8楼2013-08-12 07:46
              收起回复
                高才,写的不错!


                9楼2013-08-12 16:57
                收起回复
                  2025-08-07 12:03:2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一期西心写起来有点收不住笔了. 本来计划伍千字,现在估计非万字不可了. 慢慢更吧.
                  暂时把我们熟悉的丹道,心学,禅宗放到一旁,用和西游记表面上没有太大关联的西哲来尝试着做一些解读,这个过程真是很刺激很愉悦。一个苹果拦腰切开,能看见一颗星星,用尼采拦腰切开大闹天宫,我自己的确也找到了一颗星星。只是重看写的这篇文字,有很多地方阐述的还很不清楚,也有一些地方,我自己也有些含糊。但这是一次很有趣的尝试,我已经在设想下一篇通过萨特关于存在与虚无的角度去看看取经本身的意义了,一定也会很有意思。
                  最后要澄清一点,本文提到的很多内容,尤其是关于猴子的判断,是不应该以世俗的道德价值观去理解和衡量的。这是一个没有善恶的讨论。


                  13楼2013-08-13 17:22
                  回复
                    等一会儿接着更。


                    14楼2013-08-13 17:22
                    收起回复
                      好久没看到soulkuri兄的西心慢笔了,好!慢慢写慢慢品。


                      15楼2013-08-13 18:06
                      收起回复


                        权力意志下所强调的“自我服从”是对自我意志的坚持和执行。它并不是单纯的做自己的主人、走自己的路那么简单,而是在这个道路上要勇于实践这样一个原则——要始终如一地以强者的姿态生存,去统治甚至奴役弱者,直至成为强有力的权力意志者。如果由于客观原因而自己身处于弱势,那么也需要明确地表达出不甘和对差别消除的诉求。一个在超人路上无法以这样的原则来服从于自我的人,将会被别人所领导,也就无法完成真正的超越。
                        大闹天宫时期的孙悟空恰恰就是在自我服从上面无法做到始终站在一个准备完成超越的强者的角度,在面对招安以及被招安的过程中,他有多次地甘于在强权面前充当一个驯顺弱者的角色,并把自己的控制权毫不迟疑地拱手交给了对方。这样的自我服从失调,恰恰和他在之前所表现出来的强者的意志、欲望形成了一种无法调和的矛盾。在这对矛盾中,孙悟空其实是将自己的左右脚放在了两条截然相反的道路上。除非他将自己撕成两半,否则任何在两条歧路上同时并行的尝试到最后都必然会导致整个超越行为的崩溃和失败。
                        先看一下书中的一些例子:
                        1、当傲慢的金星第一次来招安的石猴,猴王的反应是喜不自胜,甚至大有受宠若惊的局促紧张感的,再没有之前面对龙王、冥王以及妖王们的嚣张跋扈。
                        [ 美猴王听得 [大喜] 道:“我这两日正思量要上天走走,却就有天使来请。”叫:“快 [请] 进来!”猴王 [急整衣冠,门外迎接] 。金星径入当中,面南立定道:………………悟空 [笑] 道:“多 [谢] 老星降临。”教:“小的们![ 安排筵宴款待 ]。”……承光顾,空退,空退!”]
                        2、在御马监任职时,他混没有了任何脾性,一切表现都是一个称职的马夫,事事亲力亲为,力图把这个“官”做出样子来,给“上级”看,以报招安之德。
                        [ 这猴王查看了文簿,点明了马数 …………弼马昼夜不睡,滋养马匹。日间舞弄犹可,夜间看管殷勤,但是马睡的,赶起来吃草,走的捉将来靠槽。那些天马见了他,泯耳攒蹄,都养得肉肥膘满。]
                        3、在因为不堪受辱引发了第一次花果山之战后,猴王面对第二次招安,依然选择了欣然领受,再次主动交出了作为强者的主动权。
                        [ 玉帝道:“那孙悟空过来,今宣你做个齐天大圣,官品极矣,但切不可胡为。”这猴亦止朝上唱个喏,道声谢恩。玉帝即命工干官张、鲁二班,在蟠桃园右首起一座齐天大圣府,府内设个二司:一名安静司,一名宁神司。]
                        4、有人说孙悟空是被蒙骗的,因为他不知官阶品级。可就无论他是否知道,他的表现已经是完全意志松弛的了。
                        [ 那齐天府下二司仙吏,早晚伏侍,只知日食三餐,夜眠一榻,无事牵萦,自由自在。闲时节会友游宫,交朋结义。]
                        5、即便在后来一怒犯下了偷桃窃酒盗丹这样的罪过,清醒过来的孙悟空也并没有立刻重新回到强者的角色里去,而是继续着服从思维,这样一来,之前的稍显苗头的抗争变成畏罪潜逃,后来的挑战和征服也变成了暴力拒捕。而无论是畏罪潜逃还是暴力拒捕,这样的角色面具恰恰都是孙悟空亲手给自己戴上的。
                        [一时间丹满酒醒,又自己揣度道:“不好,不好!这场祸,比天还大,若惊动玉帝,性命难存。走,走,走!不如下界为王去也!”他就跑出兜率宫,不行旧路,从西天门,使个隐身法逃去,即按云头,回至花果山界]
                        和本文的第五部分列举的那些例子对比后,孙悟空当时自己混乱不明的内心就已经相当清晰了。俗话说,心为形役,尘世马牛;身被名牵,樊笼鸡鹜。不是被统治阶级迷惑,也不是因为他是一个官迷,而是自己被太多杂驳的欲望迷惑,根本没有看到自己身上的这份矛盾。而他所拥有的强大能力在由于缺乏了有效明确的自我服从来引导的权力意志作为支持,所以他的能力最终释放基本都以破坏性、毁灭性这样的混乱方式展现出来。所以原书的判诗才会说大闹天宫是“恶贯满盈今有报”,叹息他为“一朝有变散精神”。
                        学成道法但又大道未成的石猴在大闹天宫时期就是这样一颗充满矛盾的炸弹。他有着改变自己实现真正超越的能力,但又根本无法给确立一个能让自己完全服从的、一致的、稳定的意志立场。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强大的自由精神就转变成了一种负能量的催化剂,最后导致了他无法约束自己的行为,并且对自己的能力以及驾驭自我的能力根本没有足够的信任和判断。所以可以说,从“超人”的观点来看,大闹天宫其本身的悲剧性是先天的,孙悟空的失败则是注定的。


                        16楼2013-08-14 05:13
                        回复


                          写到现在,是时候再随着秋千一下子荡回第四节的那个问题了——“那么在这之后,回到“归宿”的孙悟空最应该做的是什么呢? ”
                          当时的回答是隐居心府,固本清修,等待功成完满,水火兼济。这或许是一个很显而易见的路径,但是也是一条明显更枯燥,更索然的道路。
                          在隐居观心的苦修之路上,其实是更容易实现超人的超越的。因为那样不再需要做出在自己与世界之外的任何旁骛,所需要驾驭的也只是本心和天地的关系而已。你不需要面对道德深渊,只需要面对生死命题。所需要服从的自我因为没有其它阶层的比照,也就变得更加简单。而独处独修,自私以便也从道德抉择变成了唯一选择,所以这样能获得的自由精神便是近乎绝对的了。最后,只有走这条路,也才是对自己最初付出的尊重与珍视,才是一条恒长之路。
                          这样当然是最完满简单的途径,但是从此也不会再有西游。
                          俗话说,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还有迷,总不如自悟之了了。意兴从外境而得者,有得还有失,总不如自得之休休。很多事情,往往都不会因为它表面上的理性而成为我们的生命选择。毕竟人不是没有欲望情感的机器,一切都以多少得失的公式来判断下一步的取舍。无论我们是否愿意,内在的眼耳鼻舌身意总会追逐外境的色声香味触法。很多事情必须要经历了,感受了,才知道最后结局的珍贵。
                          跳出绝对理性的评判上下文,当我们面对和孙悟空一样的境况时、拥有他那样的能力时,会去像他一样选择那条最危险,最难驾驭,要直面各种欲望和诱惑,却又充满了无限可能和未知的道路吗?
                          我相信对于我们很多人而言,这个答案是肯定的。
                          所以,大闹天宫时期的孙悟空,虽然是作者眼中令人惋惜的灾难,虽然是距离尼采的超人只差一步的精灵,却是一个注定属于凡间的英雄。


                          17楼2013-08-14 06:44
                          收起回复

                            这一回的《西心慢笔》到此告一段落。这还是这个小系列里最“慢”的一回呢 (笑)。
                            下面会从这里面跳出来,继续把平行西游的第三个故事写完。我大九头赛高。
                            顺便把之前四期西心慢笔的地址贴出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共同探讨,斧正。
                            [西心慢笔] 其之一 石猴,猕猴
                            http://tieba.baidu.com/f?kz=1065650307
                            [西心慢笔] 其之二 关于二张版《西游记》的一些碎碎念
                            http://tieba.baidu.com/p/1066460349
                            [西心慢笔] 其之三 从东方朔和偷桃说起
                            http://tieba.baidu.com/p/1074018949
                            [西心慢笔] 其之四 我的第一张邮票和《西游》的第一个英译本 (被度娘吞掉的第一段已补)
                            http://tieba.baidu.com/p/1082484594
                            还有一个很久没更的系列叫《梨解西游》。那个会暂时放一放了。


                            18楼2013-08-14 06:45
                            回复
                              2025-08-07 11:57:2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看前两段还能看懂,还能有所体会,第三段就被你绕迷糊了……哲学什么的真心无力啊,还是更喜欢哲♂学(喂,节操)……
                              其实主要就是第三段看不懂,不理解所谓的“权力意志”。后面的反而似懂非懂的能看下去……
                              最后,酥梨,你找到你的愉♂悦了……(噗)


                              IP属地:天津19楼2013-08-14 21: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