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是有声调的。不过吴语的声调不但对吴语学习者,对多数以吴语为母语的人也是很费解的。
对于每个确定的字表达一定的意思,普通话一般有一个固定的声调。吴语的声调相形之下更难以捉摸。 虽然汉字单念时也有和普通话类似的确定的声调(一般吴方言有7~8个单字调),但当它们在句子中时,根据它们所处的位置,就会呈现出多种不同的声调,这就 是所谓的“连读变调”。这也是很多以吴语为母语的人难以找出某个字的声调的原因。苏州文人陆基在民国时出版的《苏州同音常用字汇》里说:“其余平、上、去 三声,在苏州人嘴里是弗大分别格”就是这一情况的很好反映。西方传教士在一个世纪前到达吴语地区,并且将圣经等宗教文献转译成用拉丁字母拼写的当地口语, 几乎所有的这些作品都不标示声调,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他们对吴语声调的认识。也许对他们来说,吴语的声调就如同英文词汇的重音一般是需要记忆而无需在书 面上表示出来的。
对于每个确定的字表达一定的意思,普通话一般有一个固定的声调。吴语的声调相形之下更难以捉摸。 虽然汉字单念时也有和普通话类似的确定的声调(一般吴方言有7~8个单字调),但当它们在句子中时,根据它们所处的位置,就会呈现出多种不同的声调,这就 是所谓的“连读变调”。这也是很多以吴语为母语的人难以找出某个字的声调的原因。苏州文人陆基在民国时出版的《苏州同音常用字汇》里说:“其余平、上、去 三声,在苏州人嘴里是弗大分别格”就是这一情况的很好反映。西方传教士在一个世纪前到达吴语地区,并且将圣经等宗教文献转译成用拉丁字母拼写的当地口语, 几乎所有的这些作品都不标示声调,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他们对吴语声调的认识。也许对他们来说,吴语的声调就如同英文词汇的重音一般是需要记忆而无需在书 面上表示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