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沈高铁吧 关注:19,514贴子:941,877
  • 14回复贴,共1

【一起做大?还是你争我夺?】从东北交通特征分析京沈及秦沈选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果说东北地区与华北、西北、西南、华东、华南的铁路网有什么区别,那就是鸡脖子效应。
鸡脖子效应是指内部路网挺发达,但同身体其它部位联络就不行了。引用hasea一篇分析东北路网特征的一段话:
===================================
东北地区对外铁路联系主要存在如下弊端:
(1)与华东、华北等其它地区不同,东北地区同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等全部国内其它地区的铁路联系,全部依赖沈山、秦沈一线。随着东北经济的发展,东北地区进出关物资人员必将增加,该线路将面临超负荷,并进而制约东北经济的有效运行和发展。如今年出现的著名的“北粮南运难”的问题,使东北农民的利益严重受损。
(2)东北对外交通过分依赖沈山、秦沈线,而沈山、秦沈线最终都将进入京津发达地区后才能转向华东、华南、西北、西南全国各地。然而京津地区本身就是物资人员集散密集地区。这就好像,一个房子门口有一个大的农贸市场,这样出门是不可能顺畅的。
(3)除沈山线外,东北其它进出关通道,如京通线、锦承线,要么线路迂回,远离东北对外运输的主要方向,要么基础设施落后。难以承担起分流沈山客货运输的重任。
(4)现在的东北出入关通道,命悬秦-锦-沈一线。一旦出现如今年年初的气象灾害,将一断百断,缺乏迂回空间和战略防备。
====================================


1楼2013-08-11 10:19回复
    既然如此,我们提出一个概念,就是通道。所谓通道不是一条高铁,也不是一条双线电气化铁路,而是由一串城市串起的,同时兼顾客货运,至少包括一条双线高等级铁路,建设、规划四线乃至四线以上的铁路。
    比如京沪通道,是由京沪双线+京沪高铁双线+局部城际如京津城际、沪宁城际等组成的全线四线,城市群密集区局部六线、七线乃至八线的铁路通道,以北京-天津-济南-南京-上海为走向。
    现在我们比较各大区的区别。 西北地区对外联络:京包-包兰通道,石太-太中银通道,郑西/陇海通道,宝成/西成通道。。。。
    西南地区对外联络:沪汉蓉通道、沪昆通道、贵广通道、宝成/西成通道、郑渝通道。
    东北地区对外联络:秦沈通道、没了?没了!
    西南、西北地区,对外都建设或规划多条高铁,虽然有一些当初规划350时速的降为250,但至少他们都是争取更多通道、更高等级,而不是减少或你争我夺。


    4楼2013-08-11 10:33
    回复
      2025-08-21 13:29:3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东北就不要同发达的华东、华北比了。同西北、西南地区,东北对外联络落网的规划也是落后的。
      在这种情况下,还要争夺几乎被枪毙的京沈高铁线路走向,几乎是自取灭亡。我们知道,经济发展、铁路发展都是机遇,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发改委的审批,国家政策随时会改。中国百年铁路史,留下多少遗憾?汉川铁路一等就是一百年。
      东北对外联络,不仅要争取京沈高铁,而且要形成多条通道,应该形成沈阳-承德-北京(京沈高铁)+160公里时速双线电气化四线并进一步联络西北、西南的通道;沈阳-(辽鞍盘)-锦州-秦皇岛形成京哈+沈山+新建350公里时速高铁六线并进一步联络华东沿海的通道。
      这是痴人说梦?看看沪宁已经六线还要规划新的沿江城际高铁。
      别人给你们家兄弟俩一个苹果,聪明的把精力放在争取更多的苹果上,傻的把精力用在哥俩你争我夺唯一的苹果上。


      5楼2013-08-11 10:49
      回复
        因此,先把京沈高铁拿下,再去争更多的苹果。东北作为全国一个大区,今后对外铁路必将进一步发展。京沈、秦沈乃至未来的渤海海底隧道(现在不靠谱,今后谁知道呢?现在中国铁路隧道修20公里跟玩一样。渤海隧道利用中间岛屿,最长隧道不过47公里,技术上可行),都是需要的。


        6楼2013-08-11 10:54
        回复
          楼主说的我真爱听,东北的铁路已严重落后于西北,更别提华北和华东。不能同提并论,难道我们东北的领导是弱智。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3-08-11 13:15
          回复
            别人给你们家兄弟俩一个苹果,聪明的把精力放在争取更多的苹果上,傻的把精力用在哥俩你争我夺唯一的苹果上。
            这句太对了


            IP属地:辽宁9楼2013-08-11 13:34
            回复


              IP属地:河北10楼2013-08-11 13:49
              回复


                IP属地:北京11楼2013-08-11 16:15
                回复
                  2025-08-21 13:23:3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个帖子说的很在理。东北和关内的铁路通道确实太少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条高速铁路通道进入关内。这和刘志军在位时的规划有关,按正常的思维是先修容易的,后修难得。老京哈沿线应该先修,然后才是新规划的京沈线。由于秦沈间已有一条低等级的客运专线,重修一条可惜了,升级吧也不容易。左右为难。好不容易决定了先修京沈线,又让北京人搅和的至今还没有通过环评。现在连津秦高铁都要通车了,京沈线八字还没有一撇。看来还是得就和着走秦沈这条路了。早知道京沈线修起来这么麻烦,还不如先再建一条秦沈高铁呢,然后修京沈高铁呢。


                  IP属地:天津12楼2013-08-11 18:00
                  回复
                    东北三省一区应该有更多的出关通道,而且我们的思维一定要开阔,摆脱既有线路带来的思维上的束缚。可不可以摆脱京津两个铁路枢纽,经过蒙东的通辽赤峰等地再经张家口进入石家庄,这样东北到中西部地区避开了拥挤的京津两地。固然这样很难实现,但就像LZ那句“争取更多的苹果”。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3-08-12 08:56
                    回复
                      其实东三省之间的铁路网也不够发达,每个省内部还很好,可是三省之间几乎就是沈长哈这一条线,应该再规划两条走向差不多平行的250级别的线路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3-08-12 09:0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