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吧 关注:10,326贴子:188,559
  • 1回复贴,共1

敦煌写本类书《励忠节钞》引《三国志》异文辑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1楼2013-08-11 05:56回复
    ②“精神不乐”,《册府元龟》卷869、《御览》卷392《人事部33·吟》引《魏志》、《通志》卷182、《艺文类聚》卷19《人部3·吟》引《魏志》《萧氏续后汉书》卷23、《郝氏续后汉书》卷72同,《节钞·交友部》作“不能已已”。按:“已已”,意为休止,叠用以加重语气,从与前文“倚树哀吟”相对呼应来看,似当据《节钞》作“不能已已”意较“精神不乐”为长。且考古籍文献除此例外,鲜少用“精神不乐”语,而“不能已已”一语则较常用。如《世说新语·伤逝》:“埋玉树箸土中,使人情何能已已。”《欧阳文忠公文集》145《书简》卷2:“今闻公薨谢,感旧怆怀,不能已已。”《贞观政要》卷2《纳谏第五》:“太宗下书日:‘……览用嘉叹,不能已已。有臣若此,朕复何忧?’”可证。
    王昶字文舒……其为兄子及子作名字,皆依谦实,以见其志,敌兄子默处静,沈字处道,其子浑字玄冲,深字道冲。遂书戒之曰:“夫人为子之道,莫大于赏身全行,以显父母,此三者,人知其善,而或危身破家,陷于灭亡之祸者,何也?由所祖习非其道也。”①(《三国志》卷27《魏书·王昶传》P744~745)
    ①“夫人为子之道……”一段戒文,《群书治要》卷26引《魏志下·王昶传》、《戒子通录》卷3引王昶《戒书》、《太平御覧》卷362《人事部3·名》引《魏志》、又卷512《宗亲部2·伯叔》引《魏书》、《册府元龟》卷816《总录部·训子》引王昶《戒书》同。按:前文言“宝身全行,以显父母”,后言“此三者”,前后似乎不一致,又“人知其善”之后,直言“而或危身破家”,似显突兀。而《节钞·家诫部》作“夫为人子者,莫大于立身行己,以显父母,其行亏正道,交游非类,而危身破家者,由乎所祖习非其道”,两者相校,差异较大,若据《节钞》校补作“夫人为子之道,莫大于宝身全行,立身行己,以显父母,此三者,人知其善,而其行亏正道,交游非类,或危身破家,陷于灭亡之祸者,何也?由乎所祖习非其道也”,则文意较长。


    5楼2013-08-11 05: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