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解释
曾经也有一次类似的情况,当时拉平已经在外面了,正好发生类似事故,此时火车也过来了,在最危机的时刻,拉平脱下自己身上的 红色秋衣发出警报,解除了危险。这一切都被牧羊犬麦克发现,并记住了。
于是,在这此危险来临时,麦克立刻叼这那件红色秋衣发出警报。其实麦克并不知道那件秋衣是红色的,它认为的是:那件秋衣的其他特征(麦克发现与其他秋衣不一样的特征)可以解除危险。
当然,还有比较无聊的解释:麦克叼那件秋衣并不知道可以解除危险,甚至麦克并不知道有危险,它仅仅是因为好玩。
从这题想到个典故:苏东坡曾经因为王安石的一句诗中有菊花被雨打落的说法,而表示不可能。于是王安石就将苏东坡发配到黄州,结果黄州的秋菊确实被雨打落了。
原文:
据载,苏东坡任职湖州期满后赴京等候新的任命。一天,他到当朝丞相王安石府上拜访,被仆人安排在书房等候接见。闲来无事,他在书房随意走动观看,突然,他看到一首题为《咏菊》的诗稿,上面只有“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两句诗,没有完稿。他认得这是王安石的笔迹,但却想不通王安石怎么会吟出这有悖情理的诗句来。因为据他看来:“黄花即菊花。此花开于深秋,其性属火,敢于秋霜鏖战,最能耐久,随你老来焦干枯烂,并不落瓣。说个‘吹落黄花满地金’,岂不是错误了?”
这么一想,苏东坡不由兴之所发,便举笔舐墨,依韵续了两句诗:“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写了以后,他又觉不妥,担心王安石责怪,便不待晤面就一走了之。
后来,王安石得知苏东坡续诗讥讽自己之事,便决定煞一下苏东坡的傲气,给他一个教训。因为王安石所咏之菊乃一特殊品种,此菊花产于黄州。不久,经玉安石一番安排,朝廷任命苏东坡为黄州团练副使。
果不其然,在苏东坡赴黄州上任后的那年重阳节之后几天,连日大风,苏东坡与来访的好友陈季常一道去后花园赏菊花,没想到只见菊花棚下满地遍洒黄灿灿的菊花,枝上全无一朵。这一情景使苏东坡目瞪口呆,半晌说不出话来。陈季常见而生疑。苏东坡便坦诚他说道:“季常有所不知,平常见此花只是焦干枯烂,并不落瓣。去岁在王荆公府中,见他《咏菊》诗二句,道:‘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小弟只道此老错误了,续诗二句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却不知黄州菊花果然落瓣!此老左迁小弟到黄州,原来使我看菊花也。”